《高级会话》教学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249056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会话》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级会话》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级会话》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会话》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会话》教学大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会话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32420X课程英文名称:Oral Japanese 所属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适用专业: 日语语言文学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授课对象: 日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大纲执笔人: 潘贵民一、编写说明该课程是学科选修课,其教学大纲以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而编写,作为日语专业四年级七期学生的教学依据,适用于对日语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二、教学目标本课程开设在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旨在学生即将毕业之前对日语口语进行综合训练和提高。本课程主要以日语口语训练为主,现场对话为辅。通常由教师设置对话场景和主题,由学生自由进行会话

2、。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适当的时候应该出示范文。内容可以涉及面试口语会话、生活场景会话、政治经济会话等各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以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就某一个话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流畅、自然、轻松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深入的对话。三、教学内容 由教师自由安排,一般为主题会话、场景会话、现场会话等。3四、学时分配表内 容学时安排讲 授实践备 注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讲202实践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

3、结合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8讲202实践第9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0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1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2讲202实践第13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4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5讲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第16讲202实践复习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随堂考查220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合计36248五、教材自选。六、主要参考书目日语会话基础篇 上下(目黑真实、滨川祐纪代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4月出版)罗明辉著日语知识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2月;徐明维编著新编交际日本语金盾出版社,2003年3月;佐佐木瑞枝原著,陆泽军、赵军民编译日本世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9月。七、考核方式高级会话为考查课,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席与参与、课外作业和实践等。(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第二部分:课程讨论与实践占总评成绩的30%第三部分:上课考勤占总评成绩10。(二)考核方式 分为朗读,场景会话和主题演讲三部分。 1. 朗读。

5、以抽签形式进行,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朗读抽取的一段短文。 2. 场景会话。可以从供选的几个主体中选择一个,两个同学一组,十分钟准备时间,编出一组对话并现场表演。 3. 主题演讲。时间为两分钟。准备时间十分钟。八、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1、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学生角色,将教材内容“主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梳理教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思维与实践训练。2、部分章节由学生组成研讨小组,设计出教案,并由小组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分工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试讲,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当堂课的试讲情况进行点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3、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书本知识进行剖析,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4、采用“问题分析解决”的教学教材模式,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建立“教师教学示范小组教学讨论学生试讲锻炼”的课堂“对话”教学模式。5、改传统的教师一人上讲台为多人上讲台,将“教师个人单独教学”与“学生多人共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并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