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记叙文阅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249031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记叙文阅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暑期空中课堂记叙文阅读专题(七)记叙顺序考点分析一、主要考点: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总会考到有关记叙文顺序方面的题目。我们知道,一篇记叙文 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阅读记 叙文就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 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一般常考插叙和倒叙,尤其常考插叙,主要以考查辨识记叙顺序及其 作用的方式出现,此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记叙的顺序就易拿分。常考形式一、此类题主要出现的形式:(一般题目简单明了,易审题准确)(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2)按这样的顺

2、序写有何好处?(3) 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4) 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说说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5) 文中第三段是插叙,此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6) 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7)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吗?若不是,是什么记叙顺序呢?二、根据此类题常考形式,找到这类题的重点是辨识记叙文为何种记叙顺序,并掌握其作用 【有关记叙顺序的知识点】(一) 顺叙及其作用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

3、 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 明。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作用】1. 按事件发展(时间)叙述,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 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二)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写,然后从头来记叙。【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三)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 插入结東后,再接着原线叙述。【作用】1结合本段内

4、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 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注意】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 倒叙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 再向前发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級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插叙是就局部而言的,回

5、想的篇幅短,回想结束后,情节 继续向前发展。【特别强调】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很少考到补叙和平叙。但是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考到,比如今年, 湖南益阳市中考语文就考到了补叙。所以说,我们对补叙和平叙有关知识,最起码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了 解,遇到这类题,不至于手足无措。(四)补叙及其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若补叙中有对人物进行描写则有更加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注意】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

6、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 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 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五)平叙及其作用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 叙一件。也叫分叙。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 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 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三、这类题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

7、审好题目,明确题目是问全篇运用何种记叙顺序还是答出某种记叙顺序作用 第二步:根据每种记叙顺序的解释和作用,结合文本,明确答案第三步:整合答案答题模板该题型答题模板如下:答:运用了记叙顺序作用:(1)(2)(3)真题分析真题一(沈阳14 年中考题)雨夜的灯光 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 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 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夜幕降临,风停

8、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 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 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 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 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 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

9、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 岁。”父亲答。“我送送你们吧!”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 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 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 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

10、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 边说。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 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 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 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 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

11、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1.选文第 12 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 分)【答案】插叙: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原因。【分析】第一步:审题目,已知题目问文章第十二段是那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第二步:找到文章第十二段,突然插来那年的故事,辨识其为插叙 第三步:根据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 因。 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 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 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

12、者,激发阅读兴趣。)找到文章和这些作用匹配的作用 第四步:整合答案,即为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原 因。真题二:大手与小手从小到大那双手都是温暖的曾经,是那双粗壮的而有力的大手挽着我走进了幼儿园,也是那双不变的大手挽着我走过了小学的六 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的一个春天,父亲带我去机场放风筝。那时我还不懂事,小手拽着风筝在草坪里 跑呀,跑呀,可风筝就是飞不高。淘气的我跑到父亲身边,扯了扯父亲的衣裳撒娇道:“爸爸,风筝总飞不 高,你能让它飞起来吗?”父亲微笑着说:“好,我们这就让他飞起来,让它飞得很高很高。”于是,父亲 用他那温暖的双手将轻轻抱起,揽在怀中。然后,父

13、亲捡起草坪上的风筝递到我手中,并让我左手拿线, 右手拽着风筝。随后,他逆着风向前方奔跑,等到风势变大,他便将右手伸到我的小手上,一同将风筝掷 向空中。然后父亲慢下了脚步,和我一同望着那风筝飞向蔚蓝的空。那时,我一直认为是父亲那双温暖的 手给予了风筝力量,才让它飞向自由的蓝天。小学,父亲常常用他那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瓜,对我说:“超儿,你要好好学习,学习上需要 什么我都给你买。”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段时间,父亲经常挤出时间陪我学习,手把手地教我写字,牵 着我的小手去书店买书。在我十岁那年的中午。母亲正忙着炒菜,父亲在客厅看电视,刚放学回家的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跑到厨房 去端菜,可大手大脚的却

14、不慎将碗摔破了。顿时,我心里十分害怕,担心父母会责骂我。果然,母亲转过 身,满脸阴色盯着我,然后喝斥道:“你怎么搞的啊”霎时间,我湿润的眼眶流出了眼泪。这时,父亲走了过来,看了次情况说:“算了,算了,他不是故意的。”父亲用双手把我脸上的泪水抹去,拉着我来 到了阳台,用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瓜,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犯了错就要吸取教训,下次就 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知道吗?好了,不哭了,要做一个男子汉。”父亲再次用他那温暖的双手将我的眼 泪拭去。一天晚上,我和父亲在街上散步。忽然,父亲的手伸了过来,握住了我的手,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说: “超儿长大了,过不了多久就比爸爸高了,到时候啊,爸爸

15、岁数也大了,得让你牵着我走了!”一旁的我, 没有吭声。握着父亲那粗糙,布满老茧却又温暖如初的手,心中一股热流涌向了眼眶。如今,父亲的手已经布满了老茧,留下了岁月的印迹。在梦里,我梦见了大手牵小手,小手握大手1.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说说它的作用。【答案】本文的记叙顺序是倒叙。作用:1.一开始设置那手为什么温暖的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避免全文的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分析】第一步:审题出本题是问此文的记叙顺序和作用 第二步:浏览全文,开头设置悬念,全文成倒叙顺序,辨识该文的记叙顺序是倒叙 第三步:找到作用:开头点明这手温暖,吸引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第四步:整合出答案巩固练习练习一(2015 年杭州中考真题)继父 妞第一次看见继父的时候,是他和母亲结婚的第三天。 母亲拉着妞妞的手说:“妞妞,快喊爸爸。”她冷冷地看着面前这个个子魁梧却眼睛小小的男人,好 半天才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爹。”她执拗地认为“爸爸”是一个很神圣的称谓,也是她那已经在地下的 父亲的专称。他不过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怎么配得上如此神圣的称谓?叫声“爹”吧,别让妈妈为难。 而且她拿定主意,“爹”也只喊这一次。“唉,唉”他叠声答应着,一双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溢满笑 容的脸上闪耀着光芒。继父一辈子没有娶亲,更没有孩子。他说:“妞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