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高矮的比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24250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册高矮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册高矮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册高矮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册高矮的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册高矮的比拟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

2、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第一册高矮的比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 16 页“高矮 , 17 页的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 ,体会高矮的相对性。2、在比拟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掌握比拟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教学难点课堂纪律的组织 ,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具准备绳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比拟的“多、少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 ,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生:老师多!生:学生多!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

3、,老师比学生少。二、新课。1、请刚刚答复的学生上来。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 ,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生齐:老师高!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拟?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 ,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 ,从而引出比拟的方法。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学生争论一番。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 ,有更好的比拟方法吗?生:让他们背对背。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拟 ,得出结论。(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 ,但是 ,淘气这样做 ,你觉得对吗?生:淘气做得不对 ,因为他脚踮起来。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 ,还要注意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

4、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2、老师小结比拟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3、小组内互比身高。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 ,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 ,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学生活动 ,老师适当指导。4、学生反应活动结果。三、练一练。1、 同桌比拟铅笔的长短。2、 比拟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3、 同桌比拟绳子。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 ,让学生观察并判断 ,最后出示结果。四、 思考题 ,蚂蚁走路。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 ,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了高矮 ,你们学到了什么?比拟高矮的方法。比拟厚薄的方法等。六、作业回家跟妈妈比拟 ,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