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艺术手法台湾著名短篇小说家白先勇在其短篇代表作《金大班的 最后一夜》中,着重塑造了一个在上海和台湾当过20年舞 女的人物形象一一绰号“金大班”的夜巴黎舞厅舞女金兆丽, 极力剖析了主人公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剖析人物的心 理时,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倒叙手法白先勇的《台北人》的主题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 逝的感慨,每一篇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倒叙手法,一方面表现 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过去的经历,说明人物对 过去的怀念;另一方面,透过人物今昔对比,又体现了作者 自身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金大班的最 后一夜》倒叙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全文中有大段大段的追述, 回忆百乐门、任黛黛、陈发荣、秦雄、月如等回忆有近来 的人,也有十几年前的人金兆丽的回忆,往往是由于现实 的一些人一些事与过去对立或相似而触发的如金大班将嫁 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这和任黛黛当年嫁给一个老头儿的 情景是相似的她回忆起当初在上海百乐门时,丁香美人任 黛黛下嫁棉纱大王潘老头儿的时候,她还刻薄过人家,“我 才没有你们那样饿嫁,个个去捧块棺材板气 但是,现在“只 得牙痒痒地让那刁妇把便宜捞了回去”。
她对任黛黛下嫁的 态度由当时的讽刺刻薄到今天的妒忌,而且明天自己也将去 “捧块棺材板”这表明时间在金大班的身上起了作用,她 老了!她老了,连对付“扳起脚趾头还数不完”的陈发荣都 做了许多手脚,“拉面皮、扯眉毛一一脸上就剩一块肉没受 过罪”;她心老了,生活改变了她年轻时的想法,她不再追 求真正的爱情二重复手法《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另外一个重要手法是重复手法,强调 人生的周而复始,加深主题内蕴金大班年轻时有过真爱, 曾经和头一次来逛舞厅的上海复旦大学生月如堕入爱河那 时的她相信爱情,相信理想,相信人间有美好情感,相信自 己有光明的未来在经历了人生沧桑之后,金大班又在舞厅 遇到了一个清纯的大学生,同样眉清目秀、腼腆羞赧,以至 使她情不自禁跟那个学生跳起舞来,但这一个却是台北大学 的大学生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却又旧景重现、历历 在目人生的重复,命运的不可抗拒,就在这里沉重地撞击 着读者的心底 再一个例子,年轻舞女朱凤又在重复金大班的命运:爱上了一个 年轻人并怀了孕金大班对之充满了同情,保护她、帮助她, 先是像过去帮助过自己的歌女大姐一样要求她去打胎,但得 知她与自己当年一样坚持生下婴儿后,立即从手上褪给她一 个价值五百美元的大钻戒,要她去好好过日子。
前后的重复,使金大班的故事超越了个别而成为众多女性命运的重叠,从 而深化了小说的内涵三混合视点这篇小说采用了 “混合视点”的叙述角度书写所谓“混合 视点”,即以全知全能的观来来进行必要的场景、人物关系 的交代,随后则转换为主人公的单一视点来深入其内心的意 识流动透过隐含作者和小说人物交替地进彳亍叙述小说开开 篇便以一种全知的外视点叙述故事,把地点定在“台北市的 闹区西门町一带”,并告知读者现在已是“华灯四起的时 分”;再把镜头缩小到其中一间“舞厅夜巴黎的楼梯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由“一阵杂沓的高跟鞋声” 引出小 说的主角舞女金大班小说迅速地过渡到金大班这位核心人 物身上,以其为叙述焦点,在外在的全知视点与内在的个人 意识流动之间自由交替,逐渐带出这个经历二十年欢场苍桑 变幻、人情冷暖的故事在整篇小说里,视点就如一部随意 变焦的相机,根据情节的须要不断来回于现实与回忆之中、 过去与现在之间白先勇对《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采用了 “混 合视点”的叙述角度是十分成功的,他把想要表达的故事情 节成功地融入金大班的个人回忆里并作为一种内心独白的 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随着金大班内心的情绪起伏真 切地感受着不同的心灵颤动。
白先勇运用巧妙地写作技巧成功地把金大班二十年的舞 女生活高度凝练到这意义独特的“最后一夜”里,使这篇 作品的意蕴内涵远远超过一般短篇小说的容量他笔下的金 大班又是多么传神真实,血肉丰满,彷佛一位眉眼含情带笑, 举手投足之间风情万种的骚媚舞女就在眼前而更重要的, 是小说里成功地带出白先勇小说的总主题,以至整个文学界 永垂不朽的灵魂,即时间转瞬即逝、世事万物皆无常、人生 遍地苍凉虚无这些深刻的意蕴,给读者带来了无时无刻的 反思与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