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236941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项脊轩志》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项脊轩志》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项脊轩志》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项脊轩志》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围绕身边的至爱亲情,感受亲情的可贵与美好。二、文题背景1题目解说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到曾在太仓(现在的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有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2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

2、,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3、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三、知识积累诵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一)注音1先大母婢也()2迨诸父异爨()3先妣()4呱呱而泣()5象笏()6长号不自禁()()7扃牖()(二)通假字1以手阖门()2而母立于兹()(三)解释加点字凡再变矣先妣尝一至殆有神护者吾妻来归吾妻归宁迨诸父异爨已为墙凡再变矣先大母婢也比去,以手阖门时至轩中余自束发余扃牖而居大母过余曰久不见若影而母立于兹(四)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东犬西吠( )6乳二世( )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五)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2墙往往而是(六)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

4、妪,先大母婢也。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鸡栖于厅5其制稍异于前(七)翻译句子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2吾儿,就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5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四、文本鉴赏1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用三个数字概括)2思考:修葺前后的项脊轩有何变化?修葺前:修葺后:3诵读第三段,思考:本段可分为几个层次?五、归纳本文的写作方法(略)六、拓展阅读寒花葬志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注释1媵:(yng)2爇:(ru)3瓯:(u)4荸:(b)5荠:(j)评析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