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232702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国显重强国凰l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I 电动汽车充电站InterpretationofGeneraIR电动车由于其节能, 环保而成为新能源汽车理想的选择 .电动车的供电 , 充电系统的研究 和建设是电动车得以推广和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 目前 , 电动车的 使用还处于试验和示范运行阶 段 , 充电站的建设还不成熟, 国内外关于电动车充电站的技术标准还很少 , 成为影响电动车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将成为发展的方向 . 虽然目前我国在示范运行的绝大多数是纯电动城市公交车 , 而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 力乘用车不多 . 在 6 个试点城市已

2、对 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 力车进行试点补贴. 因此必须建立定的充电站或充电桩为电动车进行充电 . 为此 , 国家电网公司和上海 , 深圳 , 杭州,长春 , 合肥等 22 个城市都是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城 市和单位都在建设充电站,有些已 建成 , 有些正在建设中 , 因此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提出相关技术标准, 为电动车动力蓄电池供电, 充电等 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规范性技术文件 , 以利于电动车的规模化使用 , 从而推动电动车发展,实现电动车 的产业化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通用要求标准解读equirementsforEVChargingStation供稿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ee,b

3、标准化研究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出台 , 为规范和 指导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和设计 , 为开展电动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建设奠定基础.标准主要内容说明1. 参考标准准 .2009 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电 动汽车充电机(站)一系列标准. Q/GDW233 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Q/GDW23 4 2009 电动汽车非Q/GDW23 5 2009 电动汽车非Q/GDW23 6 2009 电动汽车充Q/GDW23 6 2009 电动汽车充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 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 电站通用技术要求 电站布置设计导则 电站供电系统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电动 汽车

4、充电机Q/GDW23 6 2009 电动汽车充( 站 ) 系列标准中的后三个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原则 , 功能要求 , 技术要求 ,安全要求 , 标志和标识作出了规定, 以此对充 电站建设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 . 该 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2. 标准涵盖范围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营模式 , 整车充电模式和分箱充电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 该标准涵盖了不同充电模式 中的共同的部分包括充电,供电 , 监控 , 计量等方面的要求.f 对于特 定模式下的特殊要求(如分箱充电模式下可能包括蓄电池更换场地和设备的要求 ) 及充电站的一些扩展功能( 如蓄电池检测等 ) 将另外规定.

5、3. 充电站功能区划分该标准将充电站的功能区划分 为供电系统, 充电系统 , 监控系 统 , 电能计量 , 行车道和停车位. 对每个功能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安装 布置等作出规定 . 每个功能区的 具 体实现方式可根据充电站规模大小 而不同 , 如监控系统可以是一台计算机 , 也可以是一套计算机系统, 这将在以后的标准中规定.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标准主耍内容2. 范围适用于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 包括采用整车充电模式 , 分箱充电模式及其他可 能采用的充电模式的充电站 . 充电站由三台及三台以上电动车非车载充电机和交流充电桩组成 ( 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 为电动 车进行充电

6、,并能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机 , 动力蓄电池进行状态监控 的场所 .充电系统由充电站内所有充电机 , 充电电缆及相关部件组成, 实现 电动车及蓄电池安全充电的系统. 供电系统为充电站的所运行提供电源的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的 总称 .充电监控系统是充电监控系 统 , 供电监控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 的总称 .3. 充电站选址原则1) ) 充电站的总体规划应与当地 区域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相协调 , 符合环保 ,防火安全要求, 并充分 利用就近的供电 , 交通 , 消防 , 给排水及防洪等公用设施.产业经沸报道OAP(No5)2010-41InterpretationofGeneralRequirement

7、sforEVChargingStation2) ) 充电站的总体规划应对站区, 电源进出 ,给排水措施, 防洪 , 进出站道路进行合理布局 , 统 筹安排 .3) ) 城区内充电站宜靠近城市道路 , 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 和交通繁忙路段附近 ; 充电站不应靠近有潜在危险的地方 ; 不宜设在 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场所不应该 在有激烈振动或高温场所; 不应该 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3. 充电站主要功能要求其基本功能包括: 充电 , 监控 , 计量 ; 扩展功能包括: 蓄电池更换, 蓄电池检测和蓄电池维护; 应具有对 电动车动力蓄电池充电的功能; 应完 成对整个充电站监控,包括供电系

8、统 , 充电机运行和充电站安全监控; 应具有对充电站输入电能 , 输出电能 进行计量的功能 ; 充电站应包括行车道 , 停车位 , 充电机 , 监控室和供电设施 ; 充电站布置和设计应便于被充 电车辆进出入及停放; 对采用蓄电池更换模式的充电站应具备蓄电池更换 , 存储的设备和场所.4)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为充电站提供电源, 其容量要满足充电 , 照明 , 监控 , 办公用电要求;应符合常规配电系 统设置 , 其输出为 0.4kV,50Hz, 宜 采用三相四线制 ; 根据充电站的容 2010-41(No5)OAP 产业经沸报道量 , 规模和重要性可选择是否采用 专用供电线路或两条供电线路; 其

9、布置不应妨碍充电站发展和扩建 . 考虑电源进线方向 , 应位于充电站偏向电源一侧 .5) 充电系统充电接口功能要求, 技术要求 应符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 ; 充电接口要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 可移动充电接口在不充 电时应放置在人不轻易触及的位 置 , 并采取防火, 防尘措施 ; 充电 机输入电源接口在室外时 , 其安装 高度应离地面 0.4m 以上 , 且应安装 在合适的防雨箱内 .为防止温度过高 , 充电机应安 装通风设施并安放在距地面一定高度 , 满足防雨 ,防积水要求; 充电 机应尽量缩短充电电缆长度, 其电 缆应至少抵抗车轮碾压; 应符合防 火安全要求.6) 监控系统该系统应

10、实现对充电机运行和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监控, 保 护 , 控制 , 管理和事故下紧急处理及数据存储,显示和统计; 该系统 应由监控主站, 监控终端及通信网 络构成 ; 系统必须有有效防病毒措 施 ; 充电监控系统局域网与其它信 息系统互联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 ; 供电监控系统应实时采集和记录供电系统运行信息 , 对 供电状况 , 电能质量 , 开关状态 , 设备安全等进行监视和控制 , 保证 对充电站安全供电; 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充电站环境, 设备安全 , 防 火 , 防盗及视频监控. 应在发生危 及安全时发出声光告警 , 并保证发 生事件后至少1hr8 详细事故信息 . 7. 电能

11、计量在充电站与公共电网的产权分界处 , 应装设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 能电能表 ; 充电机交流输入端的电 能计量应采用电子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O 级; 充电 机直流输出端电能计量应采用电子 式直流电能表, 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 级.8. 安全要求(1) 充电站建筑物的燃烧性能 , 耐火极限等防火间距应符合国标规定 . 变压器室 , 配电室 , 蓄电池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电缆进入 口 , 接头处 , 电缆长度超过100m 时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 采用防火隔墙或隔 板 ; 电缆局部防火涂料或局部采用 防火带 , 防火槽盒 .(2) 充电站应设置必要消防措施 , 并不得移作他用 ; 灭火剂应检查灭火有效性 ,并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应有水喷雾灭火系统.(4) 充电站应有防雷措施.该标准只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提 出通用技术要求, 并没有提供充电站充电机的性能要求 . 对特定模式 下特殊要求及充电站的扩展功能没有详细说明 , 将另列相应标准.0A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