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2315406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准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准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感知故事盲人摸象,有个民间故事叫盲人摸象,说的是有几个盲人一块去看由印度进来的大象,但他们全都是只摸了大象

2、的一个部位就走开了,然后聚在一起争论不休,有的说大象像城墙。有的说大象是柱子还有的认为大象是扫帚、蒲扇、水管状。那么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呢?生:同样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讲故事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即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三位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他们分别看到了小药箱的哪几个面?请你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提供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实行观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

3、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2出例如1: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3 假如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假如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从前面看到的也能够说是从正面看到的;正面旁边看到的也能够说是从侧面看到的。4填写观察实验报告: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5假如 降低高度 ,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说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二)教学例21出例如2。(1)思考: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2)动手操作。(3)汇报,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水平。三、方法应用1说一说,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2.这是我们从正面看到的一个物体的一个面 ,它可能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一个正方体,及物体的可能性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设计意图:这几个实际动手操作的练习的设计,不但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5、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升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1.连一连2.猜一猜这是我们从正面看到的两个立体组合图形的两个面,他们可能是什么立体组合图形?课堂检测B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2.画一画。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六、布置作业练习八1、2、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