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227467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特点及建议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感 蒋连芳(化学化工学院11级材料化学班1107130020)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选修,只能说是一种巧合。 虽说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中学生心理方面却丝毫不感兴趣。 一方面,本身自己都是从中学时代过来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健康方面的问题,自认为自己一清二楚;另一方面,自己不是教育类 专业的,似乎没有多大学的必要。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自己着实收获 了不少,“中学生心理健康”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本文章 中的主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关键字:中学生自我意识特点一、引言中学生正

2、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是自我意 识发展的高涨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主要是:进入了自我分 化阶段;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自尊心发展突出;自我评价水平逐 渐提高,趋于成熟。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的教育对策是: 家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子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师应与学生建 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了解中学生,引导他们正确成长;家长和教师 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高他们自我 教育能力。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 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中学生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身体迅速成熟,而心理还未 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成熟的不平衡,使中学生自我评价有很大的主 观性,他们渴望独立,摆脱依赖的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听不进别人的 批评和意见,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享受成人的权利。2自我开始分化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复杂和丰富,这表现在自我开始分化:(1) 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自我分化使青少年不仅站 在自己立场上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且能站在另一立场将自我 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评定。自我分化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一个表 现,它体现为对自己的客观审视、评价及接受自己。(2) 中学生将自我分化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理想我

4、与现实我存在 一定差距和矛盾,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 矛盾形成动力,推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3自尊心高度发展从自我体验的角度来看,随着成人感的产生,自尊心在这个阶段 高度发展、并且表现得非常显著。中学生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敏感。当他们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就会产生强烈 的满足感;当受到否定和批评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4.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自我评价是指自我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调 节的重要机制。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中学生崇尚个性、追求独立, 他们越来越少地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是

5、独立地评价自己,心理 发展也在这种过程日趋成熟。(2) 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比 较片面,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经验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高中生的自我评价逐渐趋向稳定、客观和全面。(3) 自我评价已从表面特点向内心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青少年 后期已能把对自我的描述从表面化深入到内心、,对自我的评价日益 抽象化、概括化。三、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教育建议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助于 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促进中学生更好的 发展,更好的完善自我,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1. 家长应尊重中学生的人格,对子女进行正面教育

6、。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中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大大提前。他们要 求与成年人平等相处;他们渴望独立,遇到事情想自己做决定。家长 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2.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当代中学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参与意识,容易怀疑,喜欢 思考,渴望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学生主 体性地位的观念,不能要求学生一味服从;教师不能一味的说教,应 以平等的探讨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尊重学生。3. 帮助中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中学生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学校和家庭是对中学生

7、影响 最大的教育环境。应创设多种条件,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 的基础或基本依据,前已提及,青少年期自我开始分化,更多的从新 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剖析自己,使自我认识更客观。(2)为中学生寻找并树立榜样。中学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时期,青少年难 以找到可模仿的理想模式,家长和教师应为中学生寻找和树立正面积 极的榜样,摒弃低俗的模范。中学生可对照模式调整自己,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参考文献:1、刘学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