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224558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0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电器公司财务报表分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框架3第二章格力电器的战略分析3一、格力电器公司背景分析二、空调家电行业分析三、格力电器的战略分析第三章格力电器财务报告的会计分析6一、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二、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三、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第四章格力电器财务报表的财务分析8一、趋势分析81、财务状况趋势分析2、经营成果趋势分析3、现金流量趋势分析二、结构分析121、财务状况结构分析2、经营成果结构分析3、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三、各种财务指标分析151、盈利能力分析2、资产管理能力分析3、偿债能力分析四、财务综合分析一一杜邦财务分析法18第五章研究结论20第一章财务报表

2、分析框架第二章格力电器的战略分析一、格力电器公司背景分析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商,它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成就让人惊叹”。1991年,格力由几家效率低的国企重组而成。当时只是一家只有200员工、没啥名气、规格很小的工厂,一年生产2万台空调。无论怎么看,它都不具备成为全球空调领袖的资质,尤其在空调领域,当时的美日巨头正享受自己攻无不破的垄断果实。然而,十几年后,格力电器就发展成为拥有4万名员工,年产2700万台空调的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企业。探究格力的发展,格力电器自主创新的理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技术创新。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

3、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中商用有9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申请国内外专利944项,成功研发出GMV数码多联一拖多、离心式中央空调等高端技术,并全球首创国际领先的超低温热泵中央空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日等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在国际制冷界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营销模式创新。格力电器采用的是“新兴连锁销售一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的自建销售渠道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是行业内营销模式的创新。格力电器通过其特有的销售渠道挤占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产品创新升级所获得的快速增长。第三,服务模式创新:2005年1月1日,格力电器率先在业内推出“整机6年免费包修”政策,彻底根除

4、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肃清了游离在行业边缘的“螺丝刀加工厂”,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使空调行业摆脱了“价格战”等恶性竞争,走向了新的发展方向。格力电器凭借着其兢兢业业的专业生产精神、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和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管理,快速地成长发展着。格力电器从1995年起至今,连续12年空调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空调行业第一的地位,2006年格力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300万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内空调行业进入成熟期以后,格力电器凭借着市场发展的势头和己形成的其特有的经营模式,持续高速地发展。现如今的格力电器已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

5、化空调企业,现拥有生产超过2000万台空调的年生产能力。格力电器成为拥有珠海、江苏丹阳、重庆以及南美洲的巴西四大生产空调基地,员工超过35000人的大型企业。格力电器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并将“格力”品牌的产品成功地推入了英国、法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菲律宾、沙特、印度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家电市场。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格力电器公司的空调出口量、出口增幅连续多年均位居全国同行前列。作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在风高浪大和跌宕起伏的证券市场上的市场表现同样让人叹为观止:格力电器公司自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7.2亿元,而历年来格力电器

6、公司向股东的分红则超过了18亿元。格力电器公司连续6年都被入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是上市公司中难得一见的老牌绩优股。2003年9月,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对中国12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评估以后,将格力电器公司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12家上市公司”之一,格力电器公司是中国家电业唯一获此项殊荣的企业,被誉为“中国家电最佳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6年,格力电器公司连续六年都被选入美国财富(中文版)“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连续5年都进入了国家税务总局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纳税百强”,并连续六年位居家电行业纳税首位。二、空调家电行业分析(一)萌芽期中国对家用空调的研

7、制开发是从窗式空调机开始起步的,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直到1970年家用窗式空调才开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且当时生产出来的窗式空调机由于产能有限而且国家电力资源有限,因此主要是供医院使用。到1978年国内才开始生产单项电源的空调器。由于当时国内工业生产尚不发达,再加之又没有空调生产的历史经验,国内生产空调器是没有国家或行业的统一标准,只有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那么,当时国内家用空调的生产是很不规范的,生产出来的家用空调质量没有硬性指标来规范,空调的品质就没有办法确保的。但当时国内年生产家用空调的产量也不高。据数据统计显示,到1980年,国内生产家用空调的生产厂商只

8、有19家。到1985年,国内家用空调的年生产量只有12万台。到1990年也只达到24万台而已。家庭普及率仅0.25%。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国内空调市场己经形成并且是卖方市场,空调产品还没下线,就己经有大量的订单等着,无论质量的好坏统统被搬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二)成长期国内空调产业发展到90年代,开始进入成长期。由于国内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各类建筑。由此在国内引发了空调应用前所未有的大浪潮。中央空调的应用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家用空调销量更是迅猛增长。空调销量的增长极大地刺激并推动了国内空调生产的发展。在1990年以前,国内空调器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空调器是从日美进口的产品。而199

9、0年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国内的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发生产空调,这使得整个引进期间国内家用空调器的生产出现了两个转化,第一是实现了从前期产品引进到后期技术引进的转化;第二是实现了市场主要产品由进口产品向国产品的转化,为中国家用空调器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内空调市场上国产的空调产品替代了大部分的进口产品,国产空调占据了国内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加上空调生产的利润在国内空调产业初始发展阶段相对比较高的。在利益驱动下,空调器的生产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据有关权威部门数据统计显示:1995年,国内的空调生产厂家和组装厂家已达到400余家,年生产能力己超过1500万台,但

10、是由于生产布局相对零散,导致拥有年产量超过巧万台的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家也只不过有10家而已。其余绝大多数的生产厂家都是小型企业,其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均不强,无竞争的优势可言。受当时的国内经济状况和电力事业不够发达的影响,国内空调市场出现暂时的饱和,国内空调生产出现了产大于销的局面。再加上后来长虹等非空调家电企业大规模介入,使得空调年产能急剧增长,这使得本来就产大于销,产能闲置比较严重的空调行业雪上加霜。据估计,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空调器需求量在600万-700万台之间,若加上集团购买,国内总需求在800万台上下。另外,1999年出口达150万台,因而空调年销量在950万台左右,而空调年生产能力

11、已超过1500万台,产销矛盾非常明显,出现了严重的产销脱节、产能闲置的局面。供求矛盾的深刻影响,再加之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最低端的竞争方式一价格竞争成为空调企业间销售竞争的最重要的方式。同时由于一些相对落后的空调生产企业常常是简单地去模仿一些先进的空调生产企业的做法,这样就加速使得这些企业陷入困境,因为如果变的和竞争对手越来越相似,与竞争对手可以进行竞争的面就越来越狭小,最后也就只能在一点上与竞争对手竞争,这就是价格。这一点在国内空调生产行业竞争中表现地淋漓尽致。空调生产厂家都在产品质量、顾客服务、成本控制方面寻找竞争优势或最佳方法,而竞争促使在这些方面逐渐趋同,再也体现不出优势,也就只

12、有“打价格战”这一条路了。国内空调产业在成长中经历了价格战的血雨腥风和大浪淘沙以后,缺乏竞争实力的空调企业就此夭折。而在此次浪潮中生存下来的空调企业都被证明是具有一定发展实力的企业,可谓是真金始现。国内空调行业在此期间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同时也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逐步成熟规范起来。国内空调产业在近几年开始进入成熟期。(三)成熟期2003-2004年国内空调行业进入成熟期。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国内空调行业开始出现了恢复性的快速增长。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开始在国内空调行业显现。特别是发展到2007年,全行业销量达到了6,879万台历史高位,较2006年同比增长了25.

13、45%。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的地位日趋明显,空调产品出口在国内空调生产行业的主导地位是无可动摇。据统计,2007年空调产品出口所占比例依旧高达53%,高出内销6个百分点。三、格力电器的战略分析格力电器是唯一一家坚持专一化经营战略的大型家电企业。作为我国空调行业的领跑企业,格力电器股份以7.95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0.33亿美元的净利润,以及6.461亿美元的市值再次荣登该排行榜第46位,入选财富“中国企业百强”。成为连续两年进入该排行榜的少数家电企业之一。不仅多项财务指标均位居家电企业前列,而且在2002年空调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形下,格力空调的销售实现了稳步增长,销量增幅达20,销售额及净利润

14、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格力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与它采取了差异化战略是分不开的。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使之具有独特性。按照波特理论,企业战略的本质是通过差异化形成被市场接受的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可以成功地建立起防御阵地来对付5种竞争力量,为企业赢得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的利润。差异化战略追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即以差异化的产品、运用差异化的营销模式,在差异化的市场上获取“差异化的利润”。格力一直很注重技术研发。格力电业技术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实器每年从销售额中提取超过3的技术研发费用,成为中国空调业技术投入费用最高的企业之一。他们不断加大对科研部门的投入,引进空调专验室,每

15、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数千万元。随着珠海基地四期工程的竣工,格力电器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研发中心,170多个实验室,研发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公司已拥有专利357项,其中在国外获得专利25项,如远程控制技术、风力资源均衡技术等。同时,格力注意在供应链上游布点。2004年10月10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同盟。合作协议涉及了双方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加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总体合作框架。对于销售渠道,格力采取与大部分空调厂商不同的销售方式格力的联营公司管理模式。通过资产纽带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开拓市场上,通过稀释股权削弱大经销商的影响力,增强的渠道控制力和稳定性。把经销商甚至零售商的资金和经营精力都套牢了,分散了厂家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第三章格力电器财务报告的会计分析一、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根据格力电器财务报告的披露,我们可以知道格力电器经过多年的打造,形成了前向和后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正是由于格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