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221333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倍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倍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倍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倍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倍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的认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倍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的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 活动激趣 1、让六个学生上讲台,听老师口令排队。排成3个2,2个3,6个1,1个6。意在复习“几个几”。 2、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

2、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二、复习旧知1、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2、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结合3和4题,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5个3、3个5。3思考:(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

3、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三、 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指名

4、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从图中看出,( )的只数是( )只数的(

5、 )倍,( )是一份的量(标准量)【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实物带有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需要从感受中获得感性积累,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上述片段中,从几个几过渡到倍的语言表征,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时练习既是对新知学习进行简单反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4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1)教师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小精灵的要求,请学生

6、在第二行中摆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作。)(2)评价。用笔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3)变式练习。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4)检验。示范演示,用笔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以什么为标准量。(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第一行的5根小棒”)【设计意图】“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强化标准量的唯一性。逐步解开“倍数关系”的种种类型。在这个片段中,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

7、实。5游戏:拍一拍,深化“倍”的理解。(1)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的3倍。想想怎样体现2的3倍,让别人能听出3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2)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出3的4倍。(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 说一说。课件出示师:还可以怎么说?( 是的2倍)思考:是的2倍, 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2想一想,说一说相同的图形没有放在一起,你还能看出

8、它们的倍数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找到其中的规律,渗透比例思想,并用苹果的总数与梨的总数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是( )的几倍。3填一填图没了,你还会填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6是3的( )倍。(因为6里面有2个3。)18是6的( )倍。( )是5的2倍。 4画一画要求:画和 ,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 )是( )的1倍。( )是( )的2倍。( )是( )的( )倍。5反馈交流。 平台展示学生作品理解:两个量之间1倍的关系。分析:相同的2倍,的个数和有什么不同?感悟:一个量是另一量几倍的关系时,辨析“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把较少的量看作一

9、份 标准量 比较量 几个几几的几倍 今年的研修,我有幸观看了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收获颇丰。下面说一下我的粗浅见解。课堂伊始,吴老师直入主题。以一句“同学们学习估算时遇到过什么困惑,困难?有什么问题?”开门见山的导入,开启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这样的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后面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答了学生的诸多问题,完成课的新授,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估算方法的总结上,吴老师没有去干预、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自由的尽情地发挥,让学生自己归纳方法。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各种方法,比如:大估,小

10、估,大小估,中估,四舍五入,调凑估。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创新思维不断涌现。她并没有说过多的话,去干预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对学生每一种方法给予肯定、引导和鼓励。吴老师的诙谐幽默,课堂上阵阵笑声,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练习课上,吴老师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竟,选择合理的估算,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让学生在感觉估算的价值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吴正宪老师始终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在整堂课上,吴老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的又一个特色。她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比如,师:“结果没出来,但思路已经有了,你是怎么想的

11、?”“比较准确地往大估,这话很有分量!啥叫准确?你把它看作什么?”“都是一个一个的整十数,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标准,你为什么把328作而看作330,而不看作320呢?” 等等,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追问,学生不但学到了方法,而且化解了难点。总之,吴老师的课堂师生融合,学生在互动中求知,既轻松掌握了知识,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课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她对课堂、对学科、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着她的教育智慧,在循循善诱之间体现着她的教育理念。正如吴老师常说的“用心拥抱事业,用爱浇灌课堂,用情温暖学生”。本节课中老师通过谜语热身,让学生认识手,

12、并通过做动作来认识了一拃,从而引出情境图阿福的新衣。孩子们对于猜谜语很感兴趣,在后面的故事中就听得更加认真,观察的也仔细。之后,在这个古代量体裁衣的故事中引入新课, 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在“拃数相同,而衣服做小”的矛盾冲突下使学生认识到要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也使学生对本节课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在认识1厘米时,教师先拿着1厘米长的小棒绕教室一周,让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紧接着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 厘米的?通过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建立一厘米的概念,突破难点。美中不足就是老师有时候抛出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比较乱,老师的评价不是很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