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221308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考试大纲解读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你最值得信赖的考试顾问】 2012年3月31日2012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五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考试大纲变化调整很大,新东方在线老师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了考试大纲调整内容,以第四版考纲及第五版新考纲的对比,帮助考生复。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考试大纲变化部分,往往考试大纲增加及修改的内容会受到出题者的青睐。2012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五版)大纲变化内容如下:同等学力考试内容包含刑法、宪法、法制史、法理学及民法五个部分,我们仅从考试大纲(非复习指南中涵盖的详细内容)内容进行对比,从

2、大纲的目录中来看,其中法理学及大纲变化不大;法制史内容上好后略微修订;宪法及民法变化较大,分别从标题和内容上做了修订,其中刑法中一罪与数罪的修订变化较大,并且在刑法中的各种罪的分类变化也较大,重点讲授的犯罪的章节内容增加,如渎职罪由原来的36种修订为37种;贪污受贿罪包含12种罪名修订为为13种。在重点讲授的犯罪中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一罪;民法中增加了第二十五章 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这一章节;第二十六章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修订内容较多,另外诉讼时效由第四版大纲的第二十五章调整为第五版大纲的第七章,在考试要求上也有部分内容修改。本次大纲修订内容较多,出版时间较晚,并且本书非常厚重,在短短的两

3、个月内准备考试,还是需要大家在剩下的时间中抓紧时间进行复习,希望我们的总结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2012同等学力法学综合考试新旧大纲对比变化考试部分考试内容(章节)考试内容(以新大纲标题命名)第四版第五版刑法第一章 刑法概述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任务和机能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二、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是乘法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任务和机能二、刑法的任务和机能刑法的四项任务和三种机能第四章 犯罪与刑事责任第二节 犯罪构成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普通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标准的犯罪构成

4、与派生的犯罪构成第五章 犯罪客体第二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三、 不作为不作为的含义。不作为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条件。不作为特定义务来源。三、 不作为不作为的含义。不作为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条件。不作为特定义务来源。刑法理论对不作为犯罪的区分类型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删除:四、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七、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刑法第十一章 一罪与数罪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第十一章 一罪与数罪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概述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刑法学理论关于罪数判断标准的几种观点。犯罪构成标准说

5、的内容和含义。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概述 一、一罪与数罪的概念二、罪数判断标准 三、异种数罪与同种数罪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和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调整至第一节,其余内容删除,新考纲无第三节。第十五章 刑罚裁量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三、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类型量刑情节的概念。区分量刑情节类型的标准。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从宽情节与从宽情节。应当型情节与可以型情节。单功能情节与多功能情节。 四、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 从轻处罚情节、从重处罚情节、减轻处罚情节和

6、免除处罚情节的适用规则。三、量刑情节 量刑情节的概念。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法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第二节 刑罚裁量制度二、自首 自首的概念、种类、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三、立功 立功的概念、种类。一般立功的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 重大立功的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五、缓刑 缓刑的概念、种类和特征。一般缓刑的概念、适用条件、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缓刑的撤销条件及撤销的后果。一般缓刑犯应当遵守的规定。战时缓刑的概念、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二、自首 自首的概念、种类、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对坦白者从宽处罚的规定。三、立功 立功的概念、种类。立功的法律后果。 五、缓刑 缓刑的概念、种类和特征。一般缓刑的概念、适用条

7、件、考验期限、缓刑犯应当遵守的规定、缓刑考察。缓刑的法律后果。刑法第十六章 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第一节 刑罚执行制度一、减刑 的概念。减刑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法定程序。一、减刑 减刑的概念。减刑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法定程序、减刑后的刑期计算。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46种罪名。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47种罪名。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增加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38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37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

8、概念。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103种罪名。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含108种罪名。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增加了:生产、销售假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贷款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87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88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概念。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

9、述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含38种罪名。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含42种罪名。刑法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增加: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26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28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第二十二章 侵犯财产罪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二、侵犯财产罪的种类 侵犯财产罪包含12种罪名二、侵犯财产罪的种类 侵犯财产罪包含13种罪名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5

10、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6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概念。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含123种罪名。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含125种罪名。第二节重点讲授的犯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 增加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拒不执行裁决、裁定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107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105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概念。刑法第

11、二十四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第一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二、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种类危害国防利益罪包含22种罪名。二、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种类危害国防利益罪包含23种罪名。第三节 其他犯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18种危害国防利益犯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19种危害国防利益犯罪的概念。第二十五章 贪污受贿罪第一节 贪污受贿罪概述二、贪污受贿罪贪污受贿罪包含12种罪名。二、贪污受贿罪贪污受贿罪包含13种罪名。第二节重点讲授的犯罪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第二十六章 渎职罪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渎职罪包含36种罪名渎职罪包含37种罪名第二十六章 渎职罪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32种渎职犯

12、罪的概念。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33种渎职犯罪的概念。宪法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节我国的选举制度增加了:五、我国选举法的修改(2010年)六、我国代表法的修改(2010年)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四、民族自治权 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四、民族自治权 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四、人身自由四、人身自由 增加: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第二节

13、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六、文化教育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的概念与具体内容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获得国家赔偿权的概念。六、文化权七、受教育权八、监督权 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和申诉权。九、获得国家赔偿权 获得国家赔偿权的概念增加:十、私有财产权第六章 国家机构第二节 国家权利机关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 全国人大的委员会可以分为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 全国人大的委员会可以分为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增加:八、法律、地方性法规增加:九、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行使的方式第四节 国家行政机

14、关增加: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中国法制史第七章第二节 法律的基本内容三、经济法规三、社会经济法规第八章第二节 清律的基本内容三、限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三、限制民间商事活动的发展第九章第二节 清末修律的重要活动与影响二、修律的重要活动 诉讼体制的变化:司法机关的独立,法部与大理院,近代意义的诉讼制度的确立司法体制的变化:中央司法体制的变革;改革诉讼及狱政制度民法考试内容(章节)考试内容(以新大纲标题命名)第四版第五版第七章 诉讼时效第二十五章 诉讼时效由原来的第25章修改为第七章 诉讼时效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三、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三、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第二节 诉讼时效概述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三、诉讼时效的意义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与效力 (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效力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第五节 诉讼时效的完成删除本节第八章 物权和物权法的概述第二节 物权法概述二、物权法的历史沿革二、我国物权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