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221293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478)资源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 192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合著的 标志着早期资源经济学的产生。2. 广义的资源通常包括为两部分:和。3.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将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按自然资源赋存条件和特征 分、和;按照 资源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分类可以划分为:、和; 按照资源的更新特征分类,可以分为两类:和;按照 资源的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和。4. 资源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就资源整体而言,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 特性,主要体现为:、和 等五个方面。5. 资源经济学就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学科性质上属于 的一门应用科学。6. 资源经济学主

2、要是通过经济理论和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来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 保护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手段和方法:、和。7.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和 五个方面。8. 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就是指借助一套经济指标来考查资源的相对稀缺情况,这些指标涵 盖了获取资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衡量指标具体来说包括资源 的、等指标。9. 根据资源配置的定义,资源配置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即:、和。10.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最大的效益包含四个层次的内涵,分别为:、和。11. 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和。12.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对某种情况

3、下的经济现象不能直接发挥调节作用。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和。13. 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和。14. 外部效应导致的市场失灵包括两个方面:导致的市场失灵一一市场过量供给;导致的市场失灵一一市场供给不足。15. 交易最优的条件就是:消费者两种商品的 相等,而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16.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通过、和 等方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市场失灵进行纠正,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17. 根据不同资源投入的比重大小来划分产业的经济类型,可以将产业划分 为:、和。18. 综合考虑各地区资源结构、产业现状、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以下 几种地域

4、类型:、和。19. 从资源角度来考察,可以对技术进步划分出不同类型,概括起来包 括:、和。20. 根据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实现的表现形式,可将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分为、两类;根据自然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划分 为、和三类。21.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的主要功能包括、和 等五个方面。22. 研究矿产资源的评价,一般包括地质评价和两类指标体系,有的还包括。一般矿产资源的地质评价(又称自然特性评价)包括的评价指标 有、和 矿区条件评价等五个方面。23. 对于矿物原料资源的经济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投 资、价值和利润等几个方面的指标。24. 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在人类对土地进行利用和改

5、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以 及 等几个特性。25.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具体来说土地资源具有以下几项基本功能:、和 等几个方面。26.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评价包括 和 两大类。27.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包括、以及 等三个方面。28. 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自然资源,在合理估价的基础上,从、和 等方面统计、核实和测 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况的工作。29. 从测度资源利用的效率角度来看,资源效率可以用、以及 三个指标来测度。30. 自然资源价值的源泉包括三个部分:、和。31. 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公式是:。32. 自然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只有一个:实现自然

6、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管理目标同时 又具有多元性,在总体目标范围内具体包括以下分目标、和 等几个方面。33. 自然资源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和日。34. 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和日。35. 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和、五个方面。36. 自然资源储备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储备主体可划分 为:、;按储备目的划分:、和 等类型。37. 自然资源的法规管理方面,其最高层次的管理法规为:。二、名词解释1. 自然资源2. 资源经济学3. 可持续发展4. 边拓模型5. 李嘉图经济6. 探明储量7.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8. 资源配置9. 帕累托最优状态10. 交换的最优条件11.

7、 计划机制12. 市场机制13. 排放标准14. 排放税15. 外部效应16. 资源优势17. 产业优势18. 经济优势19. 土地潜力评价20. 土地适宜性评价21. 自然资源核算22. 收益还原法23. 自然资源管理24. 自然资源行政管理25. 自然资源经济管理三、简答题1、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2、简要分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简要分析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过程。4、简要概述资源稀缺的本质及原因。5、简要分析在解决资源稀缺问题中技术进步的作用。6、简要分析影响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7、简要分析资源配置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区别和联系。8、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简

8、述资源配置目标的两种表述。10、简析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1、请用埃季沃思盒状图分析生产的最优条件。12、简要分析帕累托最优中交易的最优条件。13、简要分析资源配置的计划机制的优、缺点。14、简要分析合理资源配置目标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15、简述合理资源配置目标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16、简述通过产业政策调节资源配置的目标。17、简析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18、简要评价自然资源核算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9、简要分析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20、简述为什么要进行自然资源经济管理。21、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1、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源稀缺进行分析

9、和解释。2、试论述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的主要途径。3、试对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行评价。4、试论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和纠正措施。5、试论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6、试分析“囚徒模型”与合作剩余的产生。7、试分析和论述自然资源价值的源泉和构成。8、西部地区的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优势不等于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请问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9、试分析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0478)箜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 土地经济学原理2.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3. 地表资源、地下资源、气候资源、太空资源;生产性资源、生活性资源、科学资源;可 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专有资源、共享资源。4.

10、 整体性、区域性、多用性、变动性、社会性5. 资源经济运动规律、生产力经济学6.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数学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7. 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协调性原则8. 资源的价格、开采成本、租金9. 数量、时间、空间、部门10. 消费者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1. 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12. 独占或垄断企业存在、外部效应存在;公共物品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或不确切、共 有资源存在13. 非竞争性、非排除性14. 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15. 边际替代率16. 直接控制、税费手段、产权重新分配17. 劳动密集型

11、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信息密集性产业18. 加工类型区、加工主导类型区、资源主导类型区、资源加工混合类型区19. 节约自然资源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资源型技术进步、节约人力资源型技术进步以及综合型技术进步20. 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完全政府行政配置、完全市场配置、混合经济21. 激励功能、配置功能、约束功能、保障功能、利益分配功能22.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矿床类型、矿石储量、矿石质量、矿床开采条件23. 年生产力(年开采能力)与开采年限、运营成本24. 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5. 承载功能、滋育功能、资源功能26. 土

12、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27. 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8. 实物、价值、质量29. 资源容量、资源投入产出率、资源利用强度30. 天然价值、人工价值、稀缺价值V _ a * a * a 十a31.1 + r (1 + r )2(1 + r )3(1 + r )n_ a (设n 8) r32. 生态环境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防灾与减灾目标33. 权益管理、产业管理、资产管理34. 规划管理及宏观调控、监督职能、监测职能35. 权威性、直接性、灵活性、无偿性、封闭性36. 官方储备、民间储备、战略储备、安全保障储备、市场储备37. 自

13、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法二、名词解释1.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自然界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并产生使用价 值的、能够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诸要素总和。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社 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2. 资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利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原则、 方法,分析和解决自然资源勘察,开发布局、合理配置、利用和保护的公共政策和决策 问题。3.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4. 边拓模型,又称边拓经济,是指相对于劳动与资本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是 非常充足的一种经

14、济状态。5. 李嘉图模型,又称李嘉图经济,是指原料(自然资源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 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利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计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6. 探明储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储量,它是指地质上已经确定的,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费 用水平下开采并能够产生利润的已探明资源。或者说是只是指已经查明并一直在当前的 需求、价格、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蕴藏量。7.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可以定义为:在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范围内,某种用途的资源供给 随着该种用途收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8. 资源配置是指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在经济活动中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即对自然 资源的数量在时间、空间

15、和部门上的合理使用而做出安排。9.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经不能是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除 非是另外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形;或者说任何一种产品要增加产量都必须减少其它产 品的产量才能实现的状态。10. 交换的最优条件,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通过交换而使彼此得到最大 限度满足和最高效率的条件。11. 计划机制是指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方式,即依据决策者主观判断和对未来的发展预测而 制定的指令性计划来实现对资源的配置。12.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中,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作用以及资源产权的转让实现市场 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利益的调整进而达到配置资源。13. 排放标准就是指由政府制定资源开发者可以排放的污染物的法定限制。如果超过这一限 制,资源开发者将受到经济甚至刑事处罚。14. 排放税是指由政府制定的对资源开发利用者每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