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2212388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各年龄教育目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教育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1、小班社会教育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主要部位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2)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3)应到幼儿逐步熟悉集体的生活坏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集体生活;(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5)应到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能使幼儿初步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问好;(6)是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7)是幼儿初步懂得主要

2、的交通安全常识;( 8)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习惯,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 9)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10)教育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 11)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2、中班社会教育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3)萌发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不损害同伴;(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施设,初步知道他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最初的爱家乡的情绪;(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

3、并使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6) 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同伴及成人交往中,能初步准确的使用礼貌用语;( 7)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与他人合作,初步懂得分享和谦让;( 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能初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鼓励幼儿能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事;(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引导幼儿初步能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12)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民间艺术及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品。3、大班社会教育目标1、使幼儿初步了解

4、自己的成长及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和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初步了解应对集体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和同伴友好相处;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让幼儿初步了解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和他们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及丰富的物产,萌发爱祖国的情感;8、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的友好往来,萌发爱好的

5、和平的情感;9、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萌发初步的爱憎感;10 、使幼儿初步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初步会以规章制度对照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引导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11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及保护自然社会坏境的初步意识;12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着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萌发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1、小班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3、

6、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4、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2、中班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

7、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3、学习10以内的序数;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5、 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进行逐级分类;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7、能听清老师的话,能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8、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班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9、观察、比较、判断10

8、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10 、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11 、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室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坏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3、大班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3、学习按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

9、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9 、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10 、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11 、能听清若干操作活动

10、的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参加较多小组的活动;12 、能清楚的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13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14 、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15 、能与同伴有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各年龄班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一、小班1、情感方面(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11、(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的坏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2、方法技能方面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2、帮助幼儿掌握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3、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异;4、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的交流;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三、知识方面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如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他们与

12、幼儿生活、与周围坏境的具体关系;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他们与幼儿生活的关系;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到来的方便。二、中班1、情感方面(1)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二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2)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坏境的情感和行为;2、方法技能方面1、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2、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尽心简单的分类;3、帮助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

13、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制作活动。3、知识方面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坏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坏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三、大班1、情感方面(1)、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文、好探索的态度;(2)激发幼儿对自然坏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3)使幼儿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4)培养幼儿主动关心、

14、爱护周围坏境的情感和行为。2、方法技能方面1、使幼儿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会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2、使幼儿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3、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4、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5、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3、知识方面(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坏境中的动、植物及其坏境的相互关系;(2)向幼儿介绍周围生活中的坏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坏境的活动;(3)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坏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4)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5)让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