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2200821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合金车间设计复习要点西大学长良心出品1. 车间设计的目的、任务、内容及依据是什么?车间设计的目的:为了建设新的企业、扩建或改建老企业;车间设计任务:对需建设的企业做出技术与经济的详细规划,确定出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的组织方法等。车间设计内容: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土建、供水和排水、供气、供电、运输、采暖与通风等设计。车间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2. 厂址选择须满足哪些主要条件?(1)建厂地区确定设计任务书规定;(2)建厂地址的选择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选择。建厂地区选择要求: (1)符合国家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满足国防上的要求。 (2)原料、燃料、动力来源与运输条

2、件; (3)适当靠近产品销售地区; (4)自然条件好,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5)能就近取得足够的建筑材料; (6)与其他企业协作方便;厂址选择要求:(1)厂区面积与外形满足总平面布置的要求;(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满足建厂的要求;(3)适应城市总体规划;(4)运输条件满足工厂生产要求;(5)距电源和水源最近;(6)公用设施、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三废处理);(7)选择合适的居民点(生活区)。3. 总平面图编制的原则与要求是什么?总平面图布置的形式有几种?总平面图编制的原则与要求:(1)车间和其他构筑物符合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使物流最短,防止交叉和往返运输;(2)动力车间应尽量接近主要用户,并兼顾其

3、对其他服务车间的动力供应;(3)工厂与外部铁路、公路、给排水、高压线路以及燃气管道铺设要合理;(4)考虑职工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安全与方便,注意环境保护;(5)厂区内原则上不可建筑住宅或职工宿舍。 总之,考虑总图布置时首先要满足生产操作及安全的要求,其次是节省投资,既要做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又要达到经济上的合理,另外要考虑施工方便,同时要留有发展余地。总平面图布置的形式:纵向布置(串联布置):适应地形狭长并与外界有两个接轨站的情况。 优点:利于今后发展; 缺点:占地面积大;管线铺设长;土方量大。横向布置(并联布置) 图1-2 (b, c ) 优点: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管线铺设短;运输短 缺点:

4、发展受限。 对有色金属企业来讲,主要是处理好熔铸车间与压力加工车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熔铸车间与压力车间纵向布置;熔铸车间与压力加工车间横向布置。4. 车间设计的原则及程序是什么?车间设计的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从全局出发,服从国家或地区对产品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确定设计标准,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和主体工程要做到先进、合理、可靠、经济、美观; (4)注意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做到可持续发展。 (5)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劳动力,立足自力更生。车间设计程序:工程设计工作四个阶段

5、: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1)可行性研究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有关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建设和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预测,保证项目在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2)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书对项目进行总体技术规划性设计,具体构造工程投资方案,并做出工程初步概算。(3)技术设计专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完成产品工艺流程设计、生产方案计算和车间总体规划设计。(4)施工设计设计的最后阶段,根据已批准的技术设计,按照设计规定和标准,将设计内容变为可供施工使用的图纸及技术文件5.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可

6、行性研究任务作用是什么?可行性研究:是对所提工程项目从有关的各方面进行调查和综合论证,为拟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所建项目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是一门运用多种科学成果保证实现工程建设最佳经济效果的综合性科学)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作为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基础。 (2)作为向银行贷款,筹措资金的依据。 (3)作为有关部门相互签定协议、合同和互相承担责任、建 立协作关系的依据。 (4)作为向当地政府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5)作为安排科研和设备试制的依据。6.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市场销售的研究。研究拟建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有没有销路,是否有

7、利可图,从而拟定项目的发展方向、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2)原料和工艺技术的研究。研究拟建项目采用什么原料与工艺技术设备,才能保证建成投产后技术上的先进性。在采用新技术的研究中,还应考虑哪些环节可以采用已掌握的成熟技术,哪些环节要从外国引进技术,购买专利是否合适,如何掌握引进技术等。 (3)工程条件的研究。包括对资源储量、各种原料的来源、厂址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交通条件、水电动力、建筑材料、协作区域的合理半径、文化生活设施以及三废处理等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4)对劳动力来源和费用、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进度和工厂组织机构。 (5)资金与成本的研究。包括工程项目

8、建设投资和成本分析,资金筹措等(6)经济效果研究。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静态的投资回收率、返本期及动态的静现值与贴现现金流通利润和不确定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7. 什么是产品方案?如何编制?答:产品方案是指所设计的工厂或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状态及年计划产量;产品方案是车间设计主要依据,是选择设备、确定工艺的基础。 编制产品方案的过程: (1)计算产品选择 计算产品所设计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状态可能有数十种以上。在设计时开始时不可能对每一产品都进行详细的工艺计算,故只能选择某几个(种)产品作为设计计算工作的依据,选择的原则: 代表性:该产品在品种、规格、状态、产量等方

9、面具有代表性; 合理性:所选产品应尽可能通过车间的各生产工序。 (2). 产品标准与技术要求确定 技术要求对产品质量、性能、用途等要求的文字说明,是企业产品的质量保证; 技术标准国家或行业有关部门,根据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使用要求、质量性能等方面统一制定的产品或技术相关准则,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技术标准类型:根据标准制订权限与使用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标准(GB)、部颁标准(行业标准)(JB、YB等)、(如果是推荐标准,则在前面加上T),企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等。标准主要内容: 产品标准针对不同产品,一般有以下基本要求:规格标准、性能标准、试验标准、交货标准、包装标准等。

10、 (3)产品方案表编制 产品方案的编制必须非常慎重,产品方案规定了车间的类型和生产品种的方向,是车间今后组织生产的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 产品方案和计算产品确定之后,应将其基本内容列成相应表格,以作为设计和生产的重要依据。8. 什么是典型产品?如何选择?答: 所设计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状态可能有数十种以上。在设计时开始时不可能对每一产品都进行详细的工艺计算,故只能选择某几个(种)产品作为设计计算工作的依据,该产品称为典型产品。 选择产品时,应该做到: 代表性:该产品在品种、规格、状态、产量等方面具有代表性; 合理性:所选产品应尽可能通过车间的各生产工序。9. 试编制年产50万吨

11、棒材生产车间的产品方案。10. 生产方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钢材生产方案与有色金属材生产方案各有几种?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别说明各产品的最先进的方案是什么? 生产方案选择与设备、技术水平、投资、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企业生产方案确定的主要依据: A产品品种、规格、状态及质量要求 (1)品种和规格不同,生产方案可能不同; (2)同样品种也可能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案。 B年产量要求 产量要求不仅决定于生产工艺过程,也对设备选择、坯料要求、产品规格有直接影响;例如:板材和线材生产可以单机架生产也可以多机架生产,主要取决于产量要求。 C投资额要求 一般而言,投资大装备水平可以高,可采用先进

12、生产工艺,生产成本低。投资小,生产水平低,成本可能就高些。 以上三个因素,在设计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常见的钢材生产方案有(1)板带钢生产(2)型钢生产(3)钢管生产 有色金属生产方案:(1)、板带材生产,具体又分为热轧、冷轧、连铸连轧 (2)型材生产,采用挤压法生产,经过:挤压冷轧、挤压拉拔等方法生产。 (3)线材生产, 连铸轧制冷拔方法生产,也有挤压法生产。例子:(1)板带材生产 产品形态:板、带、箔; 生产方案: 热轧、冷轧、连铸连轧; 热轧、冷轧生产设备与钢铁产品生产基本相同。 连铸连轧法是将溶融态金属经铸轧机直接轧成板卷坯,再进一步冷轧成为板、带、箔材。 (2)型材生产

13、 产品形态:异型材、管材、棒材; 生产方案:采用挤压法生产,经过:挤压冷轧、挤压拉拔等方法生产。 (3)线材生产 产品形态:线材(输电或通讯用电线电缆); 生产方案:连铸轧制冷拔方法生产,也有挤压法生产。11. 试确定20.01900mm Q345中厚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原料为1.01500mm,生产成品为0.31500 mm薄钢板生产工艺流程。13. 简述主辅设备选择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设备选择主要内容: 确定车间主要设备的种类、形式,结构,规格、数量及能力。对主要设备应在预选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负荷计算和零部件强度校核计算。 对辅助设备一般不进行强度校核,在主要设备确定后再确定与之配套的

14、辅助设备。选择原则: (1) 满足产品方案的要求(产品品种,规格,产量,质量),保证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2) 满足生产方案,工艺流程的要求。 (3) 注意设备的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性。(机械化、自化高的) (4) 考虑设备间合理配置与平衡。 (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合理配置与平衡)主要设备包括熔炼设备,轧制设备和挤压设备。根据不同用途和作用,辅助设备分为加热、冷却、切断、矫直、起重运输等。(P/120)确定其型式、能力和数量。选择原则如下:1. 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2. 保证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设备的能力(大10%20%);3. 节省投资(重量,占地面积,性能价格比)

15、14. 新建300万吨/年热轧板带车间,其产品规格为1.212.710001550mm,精轧机拟采用四辊CVC轧机, 最大横移量=100mm,试确定轧机组成方案及轧辊辊 身长度?15. 以热轧六机架连续轧制为例画图说明轧制图表的特点及特征时间?16. 轧机平均小时产量是如何确定的?轧机的主要工艺参数是什么?17. 试确定热轧板带车间加热炉的型式,炉子的有效尺寸(有效长、宽)和座数。已知:车间烧损为1.2%,切头尾,轧废等3.8%,有效炉底强度P=600kg/m2h,以成品计算的轧机小时产量AP=475t/h,坯料最大长度L=10000mm,料宽B=2000mm,料间距50mm。18. 叙述车间平面布置的原则,加工车间有几种布置形式。车间平面布置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