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219794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历史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文化基础教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也起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下面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的做法及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高尚情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例如:在教学“瓦特改良蒸汽机”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水烧开后,蒸汽掀动壶盖这一现象受到启发,激发了探究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通过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有何感想?

2、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触及心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德,让学生形成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思维习惯。 二、联系生活实际,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 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也是新课程中的一个新理念。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所以,教师讲授必须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以此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段史实时,我让喜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学生分别为一组

3、,然后各组讨论运用自己的思想主张针对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某一方面管理问题,为班级出谋划策。这样将学生生活实际与历史课程相联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因此,实现了学生“由知导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德育效果。 三、通过历史人物,熏陶学生积极情感,塑造优秀品格 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 1、以民族英雄为典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事迹时,出示邓世昌牺牲前对部下说的那句话:“我们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

4、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让学生分析:“从邓世昌话语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由此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

5、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祖冲之历经万次演算得到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

6、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如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的司马迁;著论衡要对古往今来的学说进行秤量和品评,而后区别是非真假的王充;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等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在智能上使学生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出现在当时的进步性,理解了他们的学说内容,学说出现的背景,统治者为什么迫害他们的原因,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把握教材中的德育要素,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与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未成年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人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