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212185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哮喘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哮喘中医诊疗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哮喘(支气管哮喘)【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1. 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常由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 劳累等诱发。2. 呈反复发作性3. 发作常多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 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4. 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 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二)西医诊断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 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 发作时在双肺

2、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肺功能试验 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 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 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二、证候诊断发作期:1. 寒哮: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面 色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作,畏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

3、或浮紧。2. 热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不利,色黄或白, 质粘稠。面色红赤,口渴喜饮,口苦,不恶寒。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或滑数。 缓解期:1. 肺虚:自汗,怕风,容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答喷嚏,鼻塞, 流清涕,气短声低,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舌质淡,脉细弱或 虚大。2. 脾虚:平素气短息粗,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心慌,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劳 累后哮喘易发。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嫩,脉沉细; 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细数。重症:1. 痰气壅塞:寒、热俱不明显,喘咳甚,胸满闷,但坐不得卧,痰涎壅盛,喉如 曳锯

4、,咳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2. 喘脱危象:张口抬肩,鼻翼煽动,气促不能平卧,不得言语,或喉中有痰鸣, 心慌悸动,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甚则肢体浮肿,昏昧,脉浮 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寒哮证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射干9g、麻黄6g、干姜6g、细辛3g、紫菀10g、法半 夏10g、款冬花10g、甘草3g、五味子6g、大枣5枚。中成药:小青龙合剂:每次1-2支,每日2次;紫金丹:发作症状较剧 者,在严密观察下可服用,每次5-10丸(米粒大),睡前冷茶服下,忌酒,不宜 长期服用。2. 热哮证治法:清热宣

5、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麻黄6g、杏仁10g、生甘草3g、黄苓12g、桑白皮10g、 半夏10g、款冬花10g、白果9g、苏子10g。中成药:玉涎丹:每服1.5克,每日2次。3. 肺虚证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0g、防风9g。中成药:玉屏风丸或口服液:每次1-2支,每日2次。4. 脾虚证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3g半夏10g。5. 肾虚证 治法:补肺摄纳。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金匮肾气丸桂枝6g、附子10g、熟地黄12g、山萸肉10g、山药15g 茯苓12g、 丹皮10g、泽泻10g,偏于温肾助

6、阳;七味都气丸:地黄12、山萸肉10g、山药 15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五味子6g,偏于益肾纳气。6. 重症治法:涤痰开窍,降气平喘或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味。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厚朴10g、 半夏10g、苦杏仁10g。中成药:必要时可予控涎丹。二、其他中医治法1. 穴位敷贴法:白芥子、元胡索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研为末,加麝 香0.6克,和匀,字啊夏季三伏中,分三次用姜汁调敷肺俞、百劳等穴,约1-2 小时去之,每十日敷一次。2. 隔姜灸法:取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夏季三伏时,隔姜电灸,隔 日一次。三、西医治疗1.激素激

7、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 等,吸入为首选途径。2.0-受体激动剂可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 缓解哮喘症状。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本品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的恶化。轻症哮喘患者科单独 使用该类药物,但其作用不如吸入激素,中重度哮喘患者可将此类药物作为联合 治疗中的一种药物。本品可减少中至重度哮喘患者每天吸入激素的剂量,并可提 高吸入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联用本品与吸入激素的疗效比联用吸入长效B2-受 体激动剂与吸入激素的疗效稍差。4. 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

8、呼 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5. 抗胆碱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漠化异丙托品、漠化氧托品和噻托漠铵等,其舒张支气管 的作用比P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对老年人的疗 效不低于年轻人。本品与P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互补作用。6. 色甘酸钠7. 抗过敏药物四、护理调摄对本病需重视预防。如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忌吸烟 和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花粉等各种诱因;饮食忌生冷、肥腻、辛辣、海 腥等物,薄滋味,以杜生痰之源;防止过度疲劳和情志刺激,以冀减少症状发作 的机会。【疗效评价】1. 临床控制: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发作可自行缓解。肺功能:FEV1 (或PEF) 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 (或PEF) 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V20%。2. 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肺功能:FEVK或PEF)增加量范围25%-35%, 或治疗后FEV1 (或PEF) 60%-79%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 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3. 好转:症状有所减轻。肺功能:FEV1 (或PEF)增加量范围15%-24%,仍需 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4.无效: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