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优秀教师教学设计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MB
约7页
文档ID:482100877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优秀教师教学设计_第1页
1/7

努力!!加油!!!4 梅花魂【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描写的五件事:1.教诗词落泪;2.珍爱墨梅图;3.难归而痛哭;4.赠予墨梅图;5.送梅花手绢关注外祖父的三次落泪:第一次是读诗词时流泪,外祖父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后两次都是因不能回国,内心痛楚而流泪三次流泪,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关注课文题目的含义:“梅花魂”中的“魂”既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又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教学目标】  1.认识“葬、腮”等12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描写梅花的诗词,初步体会课题的含义导入新课:梅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有关梅花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你能想起哪些呢?预设1: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预设2: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预设3: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预设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教师点拨:在中国人的心中,梅花早已不是一株简单的植物,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的象征这篇文章的题目《梅花魂》是什么意思呢?(板书:梅花魂)出示课件1: 预设:“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作家陈慧瑛的文章,去探索梅花有哪些精神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陈慧瑛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作者介绍?出示课件2:(设计意图:以描写梅花的诗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梅花在文人笔下常常是某种精神的象征,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梅花魂”的意思对作家经历的介绍,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词 (一)理清文章脉络提出要求:请你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并进行批注出示课件3:全班交流预设: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可以概括为:教诗词落泪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大发脾气可以概括为:珍爱墨梅图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可以概括为:难归而痛哭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可以概括为:赠予墨梅图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可以概括为:送梅花手绢教师总结:课文共讲了外祖父的五件事情板书:教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难归而痛哭、赠予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二)学习生字词 提出要求:请你给自己的同桌读一读课件上的生词,相互纠正错误出示课件4: 教师提问:这些字词,你了解哪一个,请你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预设1:“玷污”的意思是弄脏,使有污点 预设2:老干虬枝:“虬枝”中的“虬”qiú,这个字不太常见,qiú读二声qiú,“虬”qiú是指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也叫虬龙虬枝”在这里的意思是盘屈的树枝老干”意思是年岁大的枝干预设3:秉性:天性、本性比如:老张这个人秉性纯朴,为人厚道预设4: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比如:外祖父深深地眷恋着祖国三、深入感知,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教师提问:从与外祖父有关的五件事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并进行批注。

出示课件5: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完毕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通有无,最后请个别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第一种情况:学生按照文章脉络回答一)珍爱墨梅图预设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偶尔摆弄古玩,老人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预设2:通过老人的语言“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中能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外祖父对“我”十分疼爱,小时候常常抱着我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而这次仅仅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便训斥母亲要好好管教我,从前后态度的对比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预设3:通过老人的行动“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轻轻、慢慢这两个叠词,形象地表现了外祖父擦拭墨梅图时的小心翼翼,充分表现出他对墨梅图的爱惜之情教师追问:慈祥的外祖父因为墨梅图被我弄脏了而大发脾气,还训斥道:“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在外祖父的心里: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外祖父为何如此珍爱“墨梅图”?如此喜爱梅花?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找到答案?出示课件6、7:预设1:梅花和别的花生长环境不一样。

旁的花,天气冷了,也就纷纷凋落了而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从这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放精神的赞美预设2: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梅花这种傲霜斗雪的秉性,像极了我们中华民族很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无论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教师点拨: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具有像梅花一样的秉性的人物呢?预设: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抗金名将岳飞;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③“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臣于谦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员⑤扑向火海的消防战士⑥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教师小结:梅花的这种铮铮傲骨,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里、血脉里,代代相传,越遇风雪和磨难,越发精神,这就是傲骨梅花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花的原因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表面上是在赞颂梅花,实际上是在赞颂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预设:这句话表达了外祖父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也说出了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

教师点拨: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你对课文的题目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预设:《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教师总结: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虽身在异国他乡,但身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请你再次读一读外祖父的话,去感受中华民族铮铮不屈的傲骨与顶天立地的精神板书:坚守民族精神 ) (二)三次落泪 预设:从外祖父教我念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时而落泪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些诗词勾起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漂泊他乡的愁绪,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眷恋板书:眷恋祖国) 出示课件8:教师追问:除了教诗词时落泪,本文还描写了祖父的另两次落泪分别是什么时候?预设1:因为无法回国而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预设2:还有一次是送我梅花手绢时“眼含泪水”再次追问:这三次落泪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请你读一读这些段落,感受其中蕴含的感情预设:这三次落泪都是因为外祖父思念祖国三)送梅花手绢教师引导:“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眼含泪水的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出示课件9:预设:外祖父让“我”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更是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却自己回归祖国的心愿教师小结:文中的三次哭充分表现了一个华侨老人对回国返乡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至死不变的中国心 请你再次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魂”做题目呢?出示课件10: 预设:“梅花魂”既表现了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的精神,又表现出漂泊海外的外祖父的爱国之情,更写出了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教师引导:请你再次走进课文,在朗读中去体味外祖父那铮铮的傲骨和浓浓的爱国情吧第二种情况:学生不按文章脉络回答 教师相机指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对外祖父的言行等细节描写,从典型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在不断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两次思考题目的含义,层层递进,帮助其更深入、更全面地体会文章主旨四、拓展阅读下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搜索更多关于梅花的古诗词并整理在积累本上出示课件11:教诗词落泪板书设计珍爱墨梅图坚守民族精神眷恋祖国梅花魂难归而痛哭赠予墨梅图送梅花手绢【课后反思】《梅花魂》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中,学生已经练习了运用多种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因本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外祖父的感情,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这种体会情感的方法,我先让其梳理课文描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外祖父的言行:在我弄脏墨梅图后,外祖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外祖父赠予我墨梅图时对我所说的话,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帮助学生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体会出外祖父对民族精神的的坚守,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本文的课题“梅花魂”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体会不断深入,我引导其对课文题目进行了三次思考,第一次帮助学生认识到“梅花魂”指的是“梅花的精神”,第二次使学生体会到“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以及它与民族精神的联系,第三次则使学生明白 “梅花魂”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