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209664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北京的中心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博物院,大家知道吗?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它是怎样建立的?它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新知(授新课)一、军机处的设立活动探究1展示材料,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1)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什么时候设置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谁的权力?材料二(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谕大学士等:“朕不时观书

2、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内城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2)康熙帝为什么要设置南书房?南书房的设置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清朝初期,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制约了皇帝的权力。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活动探究2分组讨论材料一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

3、去。)(1)军机处有哪些职能?材料二军机处内部陈设,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2)结合课本和材料,军机处有哪些特点?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2)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作用: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2)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

4、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论从史出的能力。续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展示图片图一军机处外景图二军机处内景活动探究3学生思考,完成表格的填写。主要中央机构机构作用中央权力的归属清初康熙时雍正帝教师总结主要中央机构机构作用中央权力的归属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约束皇帝的权力满洲贵族康熙时南书房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皇帝雍正帝军机处加强君主权力皇帝教师总结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反映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学生读图,形成对军机处的直观印象。学生填写表格,回答问题。完善表格的填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二、文字狱与文化

5、专制政策活动探究4分组探究材料一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实?材料二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李祖陶迈堂文略(2)什么叫“文字狱”?材料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清朝大兴“文字狱

6、”。(2)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续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3)文字狱带来什么危害?教师讲解除了文字狱外,当时统治者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还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3)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

7、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提出问题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教师讲解表现:(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4)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而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提出问题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

8、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 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 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教师讲解体现了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9、(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4)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而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体现了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清中后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原则。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清朝官僚体制的腐败,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原则。续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四、闭关锁国政策展示图片广州十三行提出问题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教师讲解“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

10、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教师讲解(1)最初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2)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经济策略的考虑。(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4)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故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提出问题(1)“闭关锁国”的

11、具体表现有哪些?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2)从“闭关锁国”在贸易方面的表现来看,这个政策有没有绝对禁止海外贸易呢?(3)“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师总结(1)具体表现: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由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不能。(2)没有,闭关锁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绝对禁止海外贸易。(3)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相反严重妨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12、。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界,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正是由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勇敢地加入了世界竞争的行列中,我们应该不忘过去,好好学习,面对未来。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闭关锁国政策。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最初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2)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经济策略的考虑。(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

13、交往、交流。(4)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故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由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不能。(2)没有,闭关锁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绝对禁止海外贸易。(3)“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相反严重妨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闭关锁国产生的背景、

14、过程、意义。进一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闭关锁国的表现和危害。续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清政府为了加强君主权力,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设南书房、军机处,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当时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中国也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学生归纳本课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板书提纲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广州十三行创立于康熙盛世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作为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