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208126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能力研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局深入开展“三送”活动,从抓党员干部作风、做群众工作入手,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三送”活动梳理了民情民意,营#造了和谐环境。通过开展“三送”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了群众参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工作的满意度。“三送”工作组通过广泛跟基层群众谈话、跟群众谈心,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打开了群众心结、理顺了群众心气,形成了工作合力。当前的基层农村形式总体上较好,但也还存在

2、着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问题虽然有客观原因和多方面的因素,但也有与少数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对部分群众利益考虑不够、作风不深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感情不深,很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为群众工作是小事,习惯于搞行政命令,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不敢面对群众,怕稍有不慎激化矛盾,引火烧身,影响到自己的前途,面对矛盾和问题畏难发愁,遇到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于是碰到问题绕着走,不敢做群众工作;更有少数党员干部,学历是越来越高,年龄也越来越轻,但他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具备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会做群众工作。作为与群众直接联系最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其做群众

3、工作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通过当前深入开展的“三送”活动,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用真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处于社会的底层,政府、干部是其代言人,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有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责任。党员干部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才能

4、真心帮助群众。在创先争优(“三送”)活动中,可以通过建设党员服务群众中心、定岗定责来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深入了解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所需,及时为群众解决难题,维护群众的利益,化解群众的内部矛盾,把真心实意为群众,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二、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用真情去感动群众。对待群众要有真挚的感情,带着真情群众自然会感受到,不能是虚情假意,要把群众当做是衣食父母来看待,有了这种感情才能耐心细致的去做群众工作。要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就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结合创先争优(“三送”)活动,把开展党支部、党员公开承诺作为服务群

5、众的助推器,积极推行党支部向广大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向广大群众公开承诺制度。对党员干部分门别类地提出要求,赋予任务,有针对性地服务各类群众。引导党员干部在创先进、争优秀中把目的放在更好服务群众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三、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用真话取信于群众对群众要讲真话,不能说空话、套话,更不能欺骗群众说假话,一旦说了假话就必然失去群众的信任,在群众面前就没有了威信,对上负责,对下敷衍的工作方式也只会激起群众更大的对立情绪,必然得不到拥护,就更做不好群众工作。通过创先争优(“三送”)活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培养干部讲信念讲传统,

6、高标准严要求,在党性上创先争优。同时创新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干部敢说真话、能办实事,以理服人、敢于负责,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只有摆正位置,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才能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蚁穴溃堤,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发展演变成大问题。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

7、做到真诚面对。领导干部对待群众要认真听取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建议及意见,缩短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真诚”换取群众的“真心”,在干部群众中形成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的氛围,做群众的知心人。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观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五、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群众工作的

8、第一手材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处理。调查研究要克服怕见群众的心理。应及时深入第一线,到困难群众家中去,决不能回避矛盾,怕见群众,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样,才能摸清情况,晓得群众怨在何处,解决起问题来才能胸有成竹处理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不敢面对群众,那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与群众隔膜越来越深,调查研究也成为一句空话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比较复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而不是听听汇报,走马观花,要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9、、深入群众、深入农家,拉家常,结穷亲,掌握第一手材料,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而且还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转变作风的措施,使工作更有成效。调查研究要真心为民排忧解难。调查研究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既合理而又有条件解决好的,就要抓紧办实办好,对那些属于正当要求但一时又难以解决的,则向群众说明情况,明确有关单位,落实责任人,限期给予解决,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他们看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增强他们的信心。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做好群众工

10、作的实际本领要学会和使用群众语言。现在一部分领导干部有相当深厚的理论功底,说理论一套一套,如数家珍。但离群众太远,语言干巴巴的,群众不想听。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需要用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能摆架子,耍官气,以权压人。做群众工作不能以“官老爷”自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有敢于碰硬的胆气。做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但不等于一味地迁就纵容。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特别是对群众中出现的违法现象,我们决不能放任自流。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群众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唯恐社会不乱的违法犯罪分子,我们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绳之以法,以确保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要有人格魅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廉谁贪,谁好谁坏,清清楚楚。领导干部一定要慎独、慎微,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增强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