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208126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闫生伟一、 试题分析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内容的编排与2013云南中考样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二、答卷情况1、数据分析 全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323961460.215853.1%分数

2、段:90-99.9: 8人 8089.9: 28人 7079.9:58人 6069.9: 64人 5059.9:65人 4049.9: 71人 3039.9:25人 2029.9:8人 1019.9:3人2、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4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6、18、19、20、22,考查的知识点是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的组成欲探究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H2O、CO,有如下试剂:NaOH溶液;浓H2SO4;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灼热的CuO;质量守恒定律及溶液中离子共存等有关知识的考查。学生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体的应

3、变还是能力欠佳。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即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学生对反应规律不明确,对题中的关键词“金属的量”的说明也没有读到位。第二题,填空题,总分32分,30分以上的人数有8人,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2、不知道食品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3、对有机高分子材料能识别准但表达不规范,不能说具体,如“塑料”应该答有机合成材料,学生答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没有具体说清楚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4、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反应也列入基本反

4、应类型中。5、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没有说明玻璃棒的要求是洁净和干燥的,导致失分。6、对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不能从操作上分析。7、做物质的推断题,对一些特殊离子的性质没有识记住,如浅绿色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本题失分较多的就是对物质的检验方法没有掌握好。第四题,计算题,学生失分较多的问题就是把100克稀硫酸质量代入方程式。没有分清100克是谁的量,代入方程式只能是纯净物的量,而不是混合物。三、补救措施,1、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类专题复习,强化落实。2、对化学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从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食品来引导学生,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3、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专题复习,强

5、化练习。4、对物质的推断与检验题一是教给学生做题技能二是加强对特殊物质与粒子的性质的识记,跟踪练习。5、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练习,规范解题格式,分清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总之,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做题中提高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2013.4.1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闫生伟一、 试题分析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

6、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内容的编排与2013云南中考样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二、答卷情况1、数据分析 1、数据分析 全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323971861.223457.5%分数段:90-99.9: 8人 8089.9: 31人 7079.9:62人 6069.

7、9: 83人 5059.9:52人 4049.9: 61人 3039.9:18人 2029.9:5人 1019.9:1人2、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4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2、16、19、20,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除杂及溶液中离子共存等有关知识的考查。第二题,填空题,总分32分,30分以上的人数有10人,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2、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

8、反应也列入基本反应类型中。3、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没有说明玻璃棒的要求是洁净和干燥的,导致失分。4、对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不能从操作上分析。5、做物质的推断题,对一些特殊离子的性质没有识记住,如浅绿色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6、对溶液中沉淀物全部溶解和部分溶解没有理解到位。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本题失分较多的就是对物质的检验方法没有掌握好,缺乏实验探究的思路、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第四题,计算题,学生失分较多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及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三、补救措施,1、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类专题复习,强化落实。2、对化学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从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食品来引导学生,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3、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练习。4、对物质的推断与检验题一是教给学生做题技能二是加强对特殊物质与粒子的性质的识记,跟踪练习。5、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练习,规范解题格式,分清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总之,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做题中提高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2013-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