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8207011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兴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签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启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石羊河流域位于

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处甘肃省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多丘陵荒漠,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近年来,石羊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开始进行生态移民。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特点为( )A. 河流下游多于上游B. 东部多,西部少C. 丘陵荒漠多于绿洲D. 南部多,北部少2. 影响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气温C. 水源D. 土壤3. 推测图示区域最需要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的是( )A. 民勤县B. 金川区C. 永昌县D. 古浪县【答案】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石羊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影响

3、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河流下游水量少,还有断流现象,人口分布下游少于上游,A错误;石羊河自南向北流,北部多丘陵荒漠,绿洲分布在南侧,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因此南部多,北部少,且从图中图例也可看出,该处的人口是南部多北部少的,D正确,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影响石羊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而与地形、气温和土壤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读图可知,金川区、永昌县、古浪县更靠南,靠近河流上游地区,河流来水量较多,水源条件较好,不需要大规模生态移民,BCD错误;民勤位于河流下游,靠近沙漠,生产及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上游来水,但随着上游地

4、区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城镇的扩张,以及水土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用水量增多,下游部分地区已经无水可用,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部分地区已不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民勤县最需要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正确。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策、交通、宗教、军事等。云南省红河州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西畴县总面积1506平方千米,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5、. 制约西畴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B. 耕地C. 植被D. 气温5. 当地为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合理的做法是( )A. 吸引人口流入,增加劳动力B. 大量垦荒,提高粮食的产出C. 削高填低,增加平地的面积D. 完善交通,增强与外界联系【答案】4. B 5. D【解析】【4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西畴县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占比高,导致当地耕地资源少、质量差,而农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因此耕地是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B正确。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降水、气温不是制约西畴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AD错误;与植被的多少关系不大

6、,C错误。故选B。【5题详解】当地人多地少,土地生产力低,应完善交通建设,加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增加当地资源数量,从而提高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D正确。吸引人口流入,会加剧当地资源消耗,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A错误;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盲目开垦荒地,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耕地减产,B错误;削高填低需要对山体进行挖掘,其工程浩大,且破坏了生态环境,此举不合理,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生活消费水平。北京市主城区环状布局,下列示意北京市主城区环状结构及两大功区分布,其中甲功能区内多商业办公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与甲功能区相比,乙功能区(

7、 )A. 交通便利B. 布局受地租水平影响较大C. 人流量大D. 更偏向于布局在道路两侧7. 北京市主城区的中心区内(一环)很少有高大建筑,主要是因为中心区内( )A. 建筑规划难度大B. 交通通达度低C. 大气流通需求高D. 古建筑物较多【答案】6. B 7. D【解析】【6题详解】甲功能区内多商业办公楼,可知甲功能区为商业区,乙功能区位于五环,离主城中心区较远,且有高速公路穿过,应为工业区。与商业区相比,工业区付租能力弱,多布局在地租水平较低的郊区,其布局受地租水平影响较大,B正确;商业区主要位于市中心,多布局在交通干道两侧,交通更加便利,人流量更大,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北京市

8、作为我国古都,中心区内多古建筑,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因此为保护古建筑景观,一环内很少进行大规模高楼建设,D正确。主城中心区内交通通达度高,B错误。与当地建筑规划水平、大气流通需求关系不大,AC错误。故选D。【点睛】商业区特点:商店多且规模大:商业区集中了大量的商店,这些商店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通常较大。交易频繁:由于商业区集中了大量的商店和消费者,因此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这些地方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消费者。配套设施完善:商业区通常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停车场、公共设施等,方便顾客前来购

9、物。世界各国城镇化起步的早晚不同,下图示意某国家18702040年(含预测)城镇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该城镇最可能位于( )A. 美国B. 中国C. 巴基斯坦D. 越南9. 导致19501980年该城镇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城镇就业机会增多 城镇环境恶化 城镇生活成本增加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缺乏A. B. C. D. 【答案】8. A 9. B【解析】【8题详解】由图可知,自 1870年该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城镇化起步早,1950年后城镇人口出现下降,现阶段的城镇化速率很慢,且城镇化直保持高水平,从起步早、现阶段城市化速率低、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城镇位于发达国家,因此最可能位于美

10、国,A正确;中国、巴基斯坦和越南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较晚、水平较低,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19501980年,该城镇人口数量出现减少,城镇中心区人口萎缩,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内人口、产业大量集聚,导致住房等生活成本增加,城镇中心区环境恶化,且随着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部分人口流向乡村,导致城镇人口减少,正确;城镇就业机会增多会导致城镇人口增加,推动人口向城市聚集,错误;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会阻断人口向乡村回流,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现阶段城市化速率低,出现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

11、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现阶段城市化速率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寨四面环山,有河流穿过,进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西江千户苗寨有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其分布起伏变化,高低错落,在苗寨的中央处有一大块规整的空旷平地。风雨桥横跨河流,连接两侧村寨,其桥虽不长,但建筑结构颇为精巧,顶部采取房檐式修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起伏变化、高低错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民族文化B. 建筑水平C. 地势状况D. 河流分布11. 推测苗寨中央的空旷平地主要用作( )A. 交通工具停放B. 工业生产场所C. 农

12、业种植用地D. 休闲娱乐活动12. 风雨桥顶部采取房檐式修筑,反映出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是( )A. 气候干旱,戈壁广布B. 河宽水急,水道纵横C. 降水较多,阴晴不定D. 民族融合,文化多样【答案】10. C 11. D 12. C【解析】【10题详解】西江千户苗寨位于我国贵州,属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吊脚楼分布起伏变化、高低错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状况,C正确;民族文化、建筑水平、河流分布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我国最大苗族聚居区,民族文化浓厚,至今仍保留有许多传统节日,苗寨整体地势起伏较大,在苗寨中央留存一块平地,可以在农闲或节日期间进行一系列传

13、统休闲娱乐活动,D正确;苗寨作为传统村落,交通工具和工业生产活动较少,其农业种植主要在山坡上,A错误;传统村落建设之处并没有工业生产,B错误;贵州多山地,农业种植用地主要是梯田,C错误;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风雨桥顶部采取房檐式修筑,主要目的是遮挡风雨,说明当地降水较多,可以方便行人避雨,及时应对当地阴晴不定的天气,A错误,C正确;苗寨位于山间,河流较窄,B错误;苗寨地理位置较为闭塞,与外界交流少,民族文化保存较好拥有独特的文化风俗,D错误。故选C。【点睛】地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文化包括两方面:1、物质文化:建筑、服饰、交通

14、工具、艺术作品等。2、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文化具有地域性。榴莲原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其果树生长周期长,一般成为盛木需10年左右,成木后树高可达30米,枝条众多。我国榴莲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南岛,并在2019年利用农业技术实现了榴莲本土化种植,果树45月开花,89月果熟,但目前海南岛农户种植意愿不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实现本土化种植的榴莲,其( )A. 成木的时间延长B. 单产超过原产地C. 甜度胜过原品种D. 果实成熟期提前14. 海南岛农户种植榴莲的意愿不高,主要原因是( )A. 种植的成本高B. 上市时间较晚

15、C. 果实采摘危险D. 土地资源不足15. 针对我国榴莲消费量持续增大,短期内我国最应该( )A. 扩大榴莲种植面积B. 提高榴莲保鲜水平C. 延长榴莲产业链D. 出台榴莲种植补贴【答案】13. A 14. A 15. B【解析】【13题详解】榴莲原产于中南半岛南部,说明榴莲喜湿、热,与纬度更低的中南半岛南部相比,海南岛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本土化种植的榴莲单产更低、果树成木时间延长,成熟期较晚,A正确,BD错误。海南岛的生长条件较中南半岛南部差,所产榴莲整体口感较原产地的差一些,C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榴莲成树结果慢,时间和资金成本投入大,回报慢,导致海南岛农户种植榴莲的意愿不高,A正确;榴莲成熟时间与我国众多瓜果成熟时间差别不大,上市时间并不晚,B错误;与土地资源多少和采摘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我国榴莲消费量持续增加,在国内榴莲产量有限的情况下,导致我国从东南亚进口榴莲数量增加,需提高榴莲进口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水平,延长其存储时间,满足国内市场需求,B正确;扩大榴莲种植面积与出台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