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48206853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福建卷03)(全解全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代三

2、彩釉陶中,黄色釉、褐色釉是利用赭石来着色的,赭石的主要成分为B三国时期魏国谋士、将领钟会在刍荛论中写道:“夫莠生似金,鍮石像金”。鍮石的主要成分为C本草纲目中对酿酒有如下记载:“以大麦蒸热,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其中用到的操作为蒸馏和过滤D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答案】A【详解】A利用赭石的颜色可知其主要成分为,A正确;B“鍮石像金”,但不是金,鍮石的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B错误;C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酿酒操作为蒸馏,没有过滤,C错误;D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D错误; 故选A。2新型离子液体表现出特殊的溶解性,

3、广泛用作纤维素溶解、蛋白质结晶、纳米制备等方向的溶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氯原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B中含有键的数目为(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C合成基础原料咪唑()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键可表示为D相较于传统液态有机溶剂,具有难挥发的优点【答案】B【详解】A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核外有9种原子轨道,故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A正确;B根据题目所给结构,1molBMImCl中含有键的数目为25NA,B错误;C咪唑()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键可表示为,C正确;D相较于传统液态有机溶剂,由于离子液体内离子对之间的吸引力较

4、强,BMImCl具有难挥发的优点,D正确;故选B。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的分子数为0.1NAB浓硝酸热分解生成、共23g,转移电子数为0.5NAC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D电极反应,每转移xmol电子释放个【答案】B【详解】A标准状况下,辛烷不是气体,因此无法计算,A错误;B、最简式均为,23g混合气体可视为23g即0.5mol,HNO3-,每生成1mol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23g即0.5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B正确;C1L0.01mol/L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的总物质的量为0.01mol,因此和的离子数目之和

5、小于0.01NA,C错误;D由LiFePO4-xe-=xLi+Li1-xFePO4可知,每转移xmol电子,释放xmolLi+,因此每转移1mol电子释放NA个Li+,D错误;故选:B。4有机“纳米小人”风靡全球,其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一个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M的一氯代物有5种B化合物N中至少有17个原子共平面C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D化合物P能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还原等反应【答案】D【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4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4种,A错误;B苯环为平面结构,碳碳三键为直线形结构,原子共线也共面,则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B错误;C由结

6、构简式可知,P分子中不含有溴原子,则M与N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P的同时还有含溴元素的化合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不可能为100%,C错误;D化合物P中含碳碳三键、羟基,醚键官能团,可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还原等反应,D正确;答案选D。5基态饿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氧化物常作烯烃醇化的氧化剂,其重要的氮基饿酸盐有。有关反应如下:反应I:反应:反应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立体异构分子中不存在手性分子B反应I中的的化合价为+8C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由反应可推测氧化性:强于酸性溶液【答案】B【详解】A手性分子在用是否有手性碳原子来判断,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

7、碳原子,观察结构可知,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因此立体异构分子中存在手性分子,故A错误;B基态饿原子(O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氧化物OsO4,O为-2价,则Os为+8价,观察反应I未变价,由此可知反应I中的Os化合价为+8,故B正确;C反应中,中Os化合价为+8价,降低到K2OsO4中Os化合价为+6价,而产物OsO2中Os化合价为+4价,也是还原产物,因此K2OsO4为还原产物,则N2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错误;D反应中双键并未断裂,而酸性溶液可将碳碳双键氧化断键生成羧基,由可推测氧化性:弱于酸性溶液,故D错误;故答案选B。6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

8、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N-CO2H2O=HCNHCOBFe与HCN溶液反应:Fe2HCN=Fe2H22CN-CCl2处理含氰废水:5Cl22CN-4OH-=10Cl-N24H2CO2DK2CO3水解:CO2H2O2OH-H2CO3【答案】A【详解】ACN-结合H能力弱于CO,所以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生成碳酸氢根,

9、即CN-CO2H2O=HCNHCO,A正确;B由于亚铁离子能与CN-结合生成,即 ,B错误;C碱性条件下,产物中不能出现氢离子,所以方程式为5Cl2+2CN+8OH-=10Cl-+N2+4H2O +2CO2,C错误;D水解是分步水解,主要为第一步水解,即+H2OOH-+HCO,D错误; 故选A。7是合成某种全氮阴离子配合物所需的中间体。其中,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与Z是同周期相邻非金属元素,且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B简单离子的半径:WZYXC该中间体所含的大键为D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

10、为四面体【答案】D【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为H元素;Y与Z是同周期相邻非金属元素,且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则Y为N元素,Z为O元素,根据判断W为=2价金属,即为Mg元素;【详解】AY和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沸点H2ONH3,故A错误;BN3-、O2-、Mg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的半径:N3- O2- Mg2+H+,故B错误;C该中间体中N5-含有大键,大键表示为,故C错误;DH2O的中心原子含有4个价层电子对,其中2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故D正确。答案选D。

11、8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Zn-NO2电池,该电池能有效地捕获NO2并将其转化为。现利用Zn-NO2电池将产生的电解制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高B为增强丙中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C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e-+H2O=NH3+7OH-D当电路中转移2mole-时,丙室溶液质量减少18g【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锌为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为负极、b为正极,则c为阴极、d为阳极。【详解】Ac为阴极、d为阳极,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低,A正确;BNaCl为电解质,在溶液中可电离成离子,增强溶液导电性,B正确;C电解池中交换膜为

12、质子交换膜,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6e-+H2O=NH3+7OH-,C正确;D丙室中阳极上水失电子产生氧气,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当电路中转移2mole-时,丙室产生氧气减少的质量16g,且c极电极反应+6e-+H2O=NH3+7OH-,部分质子转移至乙室,则丙室溶液质量减少大于16g,D错误;答案选D。9醛、酮与可发生加成反应:平衡常数为K,微量碱存在时的催化机理如下:已知不同基团(、)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平衡常数K210530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步为决速步骤B若将微量碱改成加入酸,则反应速率减慢C由可知推电子基团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数D的平衡常

13、数小于,可能是因为中受到的空间位阻更大【答案】C【详解】A第二步反应慢,为决速步骤,A正确;B氢离子能与CN结合生成HCN,降低CN浓度,所以若将微量碱改成加入酸,则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C由可知吸电子基团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数,C错误;D由于中受到的空间位阻更大,不利于反应进行,所以的平衡常数小于,D正确;答案选C。10常温下,分别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pXpX=-lgc(X),X代表Mn2+、Zn2+、OH-、与pH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2代表,L3代表Zn2B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C的平衡常数D室温下,

14、的数量级为【答案】C【分析】分别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c(Mn2+)、c(Zn2+)、c(HNO2)逐渐减小,c(OH-)逐渐增大,HNO2溶液中c()逐渐增大、且起始时pHpOH,即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pMn和pZn逐渐增大,pOH和p逐渐减小,KspMn(OH)2KspZn(OH)2,则图中L1、L2、L3、L4分别代表OH-、Zn2+、Mn2+,结合图中a点数值计算K(HNO2)=c(H+)=10-210-1.30=10-3.3,结合c点数值计算KspMn(OH)2=c(Mn2+)c2(OH-)=(10-7)2101.30=10-12.7,同理KspZn(OH)2=(10-5)210-6.15=10-16.15,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L1、L2、L3、L4分别代表OH-、Zn2+、Mn2+,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spZn(OH)2=10-16.15,则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103.45,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HNO2)=c(H+)=10-210-1.30=10-3.3,反应Mn(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