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200934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材料7565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某某:钟洁学号:201011140245班级: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2010级2班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某某:钟洁学号:201011140245指导教师:王教师石教师 李教师班级: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0级2班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野外实习是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局部,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能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加深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习野外实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得到应用、修正和提高。了解无脊椎动物生存和生活的根本习性,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为期3天的野外实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

2、:1、通过野外实际环境中直接观察采集无脊椎动物, 学习和掌握采集无脊椎动物标本的方法。2、通过观察,熟悉一般无脊椎动物的外部形态,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3、通过捕捉无脊椎动物,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并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4、通过野外实习,野外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磨练学生意志,使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团结互助,陶冶学生的情操。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7月7日地点:某某市某某山自然保护区三实习地的自然概况某某山位于北碚境内,距渝中区约60公里。某某某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00公顷

3、,其中:核心区1235公顷,缓冲区1505公顷,实验区4860公顷。有动物1605种,其中:脊椎动物239种,无脊椎动物1249种,软体动物52种,环节动物65种。某某山节肢动物门共有2纲,20目,147科,1264种。其中昆虫纲有17目,119科,1071种,蛛形纲共3目,28科,193种。某某山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4纲,2l目,51科(另有2个亚科),189种。其中两栖纲的1目,3科,8种;爬行纲2目,6科,21种;鸟纲的12目,30科(另有2个亚科),134种;哺乳纲的6目12科,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秃鹳、红隼等11种。某某山区系起源古老,物种稀有性程度高,特有性显著。

4、在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1、气候某某山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 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年平均

5、日照时数低于1293小时。某某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2、地质概况某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某某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与水稻土。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某某山土壤分为黄壤和水稻土两大类,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

6、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6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4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某某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

7、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某某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局部,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某某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某某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3、水系分布某某山岩层为砂、泥页岩相间组合,上层为厚砂岩,下层为泥页岩,泥页岩积水。岩层越厚,积水越多。在砂岩和泥页岩接触面,有接触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岩体在这些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线为分水岭。在东南翼和西北翼上发育的许多平行排列的顺向河与冲沟,构成了某某山的梳状水系。冲沟长度一般为0.71公里,最长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属于幼年冲沟,其弯曲度不明显

8、,多为直线型冲沟,而沟谷为“v字型。谷宽1050米,也有几米宽的,由于山体蓄水量较大,冲沟大多数12条有常年性流水,成为山泉,满足职工、村民以与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还成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这些流水最终流入嘉陵江。保护区X围内,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沟筑成的大小水库共计11个。四、 实习要求与任务1、认识无脊椎动物种类并至少能分类到目。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五、 实习内容与实习日程一、主要实习内容:1、主要动物类群的分类特征观察。2、主要和常见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识别。3、动物标本的采集、分类鉴定水生无脊椎动

9、物、陆生节肢动物。4、动物生活习性观察二、实习日程: 实习日程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七月五号上午9:30-12:00挖陷阱 捉昆虫某某村周边竹林七月五号下午3:00-5:30捉昆虫树林七月六号上午9:30-12:00捉昆虫路边七月六号下午3:00-5:30捉昆虫观察草履虫竹林中 路边七月七号上午9:30-12:00捉蚯蚓 观察涡虫树林中 清水沟七月七号中午蚯蚓标本制作农家乐七月七号下午将第一天挖的陷阱里的昆虫捉出,识别,分类农家乐六、实习结果 1草履虫的生境与生活方式的观察 草履虫 paramecium 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展分裂生殖

10、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称其为真核生物。其身体外表包着一层表膜,除了维持草履虫的体型外,还负责内外气体交换,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胞肛排出。 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无性、接合、内合、自配、质配等等。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其中以生活污水沟中最易看到

11、,聚集太多时呈白色膜状物质。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2涡虫的生境与生活方式的观察涡虫生活在溪流浅水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

12、,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展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展。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 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3蚯蚓的生境与生活

13、方式的观察体长约60mm-120mm,体重约0.7-4克。最大的有1.5kg。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intersegmental furrow。 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peristomium与其前的口前叶prostomium组成。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

14、,有掘土、撮食、触觉等功能。 围口节为第1体节,口位其腹侧,口前叶下方。肛门在体尾端,呈直裂缝状。自第2体节始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称环生Pperichaetine。 刚毛简单,略呈S形,大局部位于体壁内的刚毛囊中。 性成熟个体,第1416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Pheretima hupeiensis腹面有刚毛,如戒指状,称为生殖带或环带clitellum)。生殖带的形态和位置,因属不同而异。生殖带的上皮为腺质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时期可形成卵茧cocoon。生殖带的第一节即第14体节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第18体节腹侧两侧为一对雄性生殖孔。纳精囊孔seminal receptacl

15、e opening2一4对,随种类不同而异, 自11-12节间沟开始,于背线处有背孔dorsal pore,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展和在土壤中穿行。二、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捕虫网、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袋、棉层、镊子、剪刀、毛笔、放大镜、笔记本、笔、酒精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b.振落 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方法:先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的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展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