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200252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施工测量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 土方开挖施工准备四、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方法五、 土方开挖顺序六、 雨季基坑排泄水措施七、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八、 质量控制措施九、 主要管理措施十、 土方开挖安全措施十一、 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场地位片区,为A地块,呈梯形,长边长约231米,短边长约104175米,净用地面积33298,总建筑面积约为170232.3。本工程主要包括3、4、5#楼及地下室土方开挖作业。二、编制依据(一)施工图纸和地勘报告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2.根据地勘报告提供参数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2、1)施工前详细研究勘察报告,向建设方索取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详细资料,并办理签字手续。特别注意降水井、护坡桩位及土钉所占有的空间与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基础的关系,避免发生事故。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必须查明基槽周围地下市政管网设施和相邻建筑物的相关距离.(2)平整场地: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道路、料场、井点及排桩部位场地平整、压实,以便于钻机车架在场地内移动、钻机能平稳、安全进行成孔。(3)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4) 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架子高度不低于2.5米,

3、按要求安装照明灯具。(二)施工机具、材料准备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外运,采用挖掘机6台,自卸汽车15辆。四、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方法1。 用地形图将施工场地划分成方格,视场地大小分成10m见方。 2。 然后将设计标高和实测的地面自然标高标注在图上。 3。 分析每个分格情况,如一个分格中有挖有填,应计算出网边上的零点位置,然后连接零点,得出零线. 4. 分别计算出每个分格中的填、挖方工程量。(有全挖,全填,半挖半填,局部挖填等几种情况)。 5. 汇总各分格的填、挖方工程量,即可得出总填、挖方工程量,即总土方工程量。五、土方开挖顺序1.开挖土方方向:根据实际地形采取由南向北、由

4、北向南分台阶接力后退的方法开挖外运。2.本工程土方开挖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挖土:从自然地面按2米逐层挖至离基底500mm处。(以机械为主)第二阶段挖土:人工开挖基底剩余的500mm层。此段挖土将针对坑底不同标高区域应控制相应的挖土深度和标高.六、雨季基坑排泄水措施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及施工基础时可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对地表水及雨水的影响采取了降水井排水措施,为了避免雨季地表水及雨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以及基坑内排水。1.基坑上部排水沟距基坑大于2米,基坑上口翻边不少于1.0米,并尽量与原防水地面相接,水平护顶与自然地面齐平。2.基坑开挖需确保基底干燥,基坑底部及四周设置排水沟

5、和积水坑。七、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时,允许在距离四周边坡810m的基坑中部自由开挖,与分层作业区的开挖相协调。2。土方开挖施工中,严防边壁出现超挖或边壁土体松动.机械开挖将与人工清坡相结合,保证边坡平整、坡度符合要求、表面无虚土.3。基坑周边5m范围内不宜堆放土方、建筑材料。重型机械不宜在坑边作业,土方运输车辆尽量不沿坑边行驶,如不可避免应进行核算,对重型机械可考虑设置专门平台或深基础等.八、质量控制措施1.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内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检查2长

6、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1:0.25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观察或土样分析九、主要管理措施1.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因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保证无重大事故。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色标,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的位置处。2。基坑的防护:(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

7、意外事故。(2)在距坑边1。0米周围用48钢管设置防护栏。基坑上口边3米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标志.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内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4。坑下人员休息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5.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6。施工的现场道路为混凝土地面,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材料,设备。7.施工现场内严禁大小便.有意违反,加重处罚。施工人员要节约用水,消灭长流水,长明灯现象。8。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

8、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9。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对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10.环境保护措施针对该工程所处的位置特点,结合我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对现场生产的噪音,扬尘等污染采取以下措施,以减轻各种污染及噪音扰民.(1)土方由合格的运输单位施工,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土或严密覆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

9、不高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超过槽帮上沿,禁止沿途遗洒。(2)对施工道路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出入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在出口处设置冲洗车轮的装置,并设专人负责.(3)在大门出口处设一根洒水临时管,并设置一名洒水员,配齐洒水设备,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及时进行洒水,清扫,防止扬尘。11。现场环境卫生管理(1)施工现场要设专人负责整理,保持现场整洁卫生。做到现场无积水,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每天派人洒水清扫施工道路,绿化、美化施工现场。(2)指定专人每天清理生活区、办公区,保证生活区、办公区的清洁卫生,做到无积水、无污物。12。防止扰民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将噪声污

10、染严重的安排在白天。十、土方开挖安全措施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现场施工员办理验桩、验线手续。2。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3。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4。机械挖土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准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路线行驶,防止撞车。6.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的防护护栏,并在西北角设置临时上下楼梯.7.施工前要认真研究分析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

11、地质和水文资料、临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8.施工前对参与本分项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再生产中严格遵守。9。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过或铺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置,在危险地段应设置红灯警示。10. 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作业,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破脚的危险作业.11。 基坑周边应设防护栏杆/板,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并悬挂安全警示牌。12。 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12、。13. 各项机械设备必须挂安全生产操作牌,安全警示牌。14. 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15. 站在基坑边坡施工人员严禁互相嬉闹,同时要注意上下工作面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性.16。 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坡现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十一、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为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公司及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项目部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1。按照我国伤亡事故报告的要求,发生事故以后,项目部应迅速向公司报告,并立即组织抢救,及时保护现场(需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

13、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四小时内把事故经过逐级上报,如情况紧急或特殊施工点,可直接向企业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并且要全力配合有关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接受检查.2。一旦发生事故,如基坑、支模架坍塌、物体打击,项目部应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伤员,并迅速向分公司报告。必要时请求相邻可依托力量援助。领导小组派专人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3。对全工地进行安全防护的全面检查、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复工.4.现场抢救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在危害因素未排除时盲目抢救,以免造成他人伤害。5.现场发生事故后,还应特别注意稳定职工情绪,对全体职工进行防范教育。6。认真执行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做好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