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200238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安全常识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验室安全常识保护化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设备财产的完好, 防止环境的污染,保证工作有效地进行是化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化验室的工作特点,化验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的安全和防止环境的污染等方面。一、化验室防火、防爆与灭火常识1、防火常识(1)化验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急救箱和个人器材。化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这些器 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2)禁止用火焰检查可燃气体(如煤气、氢气、乙快)泄漏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 来检查其管道、阀门是否漏气。禁止把地线接在煤气管道上。(3)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加热易燃液体必须在水浴上或密封电热板上进行,禁止用火

2、焰或电炉直接加热。(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其容量的2/3。灯内酒精不足1/4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 燃着的酒精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止引起灯内酒精起燃。(5)蒸储可燃气体时,操作人不能离开操作台或做其他无关的事情,要注意仪器和 冷凝器的正常运行。需往蒸储器补充液体时,应先停止加热,放冷后再进行。(6)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门容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事故。(7)不能在木质可燃台面上使用较大功率的电器如电炉、电热板等,也不能长时间 使用煤气灯或酒精灯。(8)同时使用多台较大功率的电器(如马弗炉、烘箱、电炉、电热板)时,要注意 线路与电闸能承受的功率。最

3、好是将较大功率的电热设备分流安装于不同电路上。(9)可燃气体的高压气瓶,应安装在实验室楼外专门建造的气瓶室。(10)身上、手上、台面、地上沾有易燃液体时,不得靠近火源,同时应立即清理干 净。(11)化验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限量、分类、低温存放,远离火源。加热含有高氯酸 或高氯酸盐的溶液,防止蒸干和引进有机物,以免发生爆炸。(12)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必要时操作人员需佩戴保护面罩或用防护挡板。(13)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应有两人以上在场,相互照应、提醒。2、防爆常识有些化学品在外界的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4、。爆炸往往会造成重大的危害,因此在使用易爆炸物品(如苦味酸等)时,要十分小心。有些化学药品单独存放或使用时,比较 稳定,但若与其他药品混合时,就会变成易爆品,十分危险。表 1-1列举了常见的易爆混合 物。表1-1常见的易爆易爆混合物主要物质相互作用 的物质产生 结果主要物质相互作用 的物质产生 结果浓硝酸、硫酸松节油、乙醇燃烧硝酸盐酯类、乙酸钠、氯化亚锡爆炸过氧化氢乙酸、甲醇、内酮燃烧过氧化物镁、锌、铝爆炸澳磷、锌、镁燃烧钾、钠水燃烧、爆炸高氯酸钾乙醇、有机物爆炸赤磷氯酸盐爆炸氯酸盐硫、磷、铝、镁爆炸黄磷空气、氧化剂、强酸爆炸高镒酸钾硫酸、甘油、有机物爆炸乙烘银、铜、汞(II)化 合物爆炸硝酸

5、俊锌粉和少量水爆炸乙醛、异丙醒、四氢吠喃及其他醛类吸收空气中氧形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受热、震动或摩擦时会产生极猛烈的爆炸。氨-银络合物长期静置或加热时产生氮化银,这种化合物即使在湿润状态也会发生爆 炸。有些气体本身易燃,属易燃品,若再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就会爆炸,变得更加危险,存放与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表1-2中列举了常见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可燃极限)。爆炸极限是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遇到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

6、有 可能发生爆炸,而只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有爆炸的危险。如果可燃气体、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 遇到明火既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高于爆炸上限,遇到明火虽不会爆炸,但能燃烧。表1-2常见易燃易爆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可燃极限)物质名称分子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V%)毒性下限LEL上限UEL甲烷CH4515乙烷C2H6315.5丙烷C3H82.19.5丁烷C4H01.98.5戊烷(液体)QH21.47.8己烷(液体)C6H141.17.5庚烷(液体)CH(CH2)5CH31.16.7辛烷(液体)C8H1816.5乙烯QH2.736丙烯C3H6211.1丁烯C4H1.610一烯CH212低

7、毒乙焕GH2.372.3坏丙烷C3H62.410.4煤油(液体)G0-C160.65城巾煤气4液化石油气112汽油(液体)G-C121.15.9松节油(液体) 苯(液体)010Hl6C6H60.81.37.1中等一氯乙烷GHCHGH5CL1.23.87.115.4低毒 中等氯乙烯C2H3CL3.633氯内烯GH5CL2.911.2中等1.2二氯乙烷CLCHCHCL6.216局毒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CCLCHCL轻微麻醉 中等环氧乙烷GHO3100中等甲胺CHNH4.920.1中等乙胺CHCHNH3.514中等苯胺二甲胺GHNH(CH3)2NH1.32.81114.4局毒 中等乙二胺甲醇(液体)H

8、2NCH2CH2NH2CHOH6.736低毒乙醇(液体)GHOH3.319止醇(液体) 甲醛C4H9OHHCHO1.4711.273乙醛GHO460丙醛(液体)GH5CHO2.917乙酸甲酯CHCOOCH3.116乙酸乙酸乙酯CHCOOCCHCOOC2H55.42.21611低毒丙酮C3H6O2.612.8酮C4H8O1.810氟化氢(氢氟酸)HCN5.640剧毒丙烯鼠 氯气C3H3NCL22.828局毒 刺激氯化氢 氨气HCLNH31625低毒硫化氢H2S4.345.5神经二氧化硫SO2中等一硫化碳CS21.350臭氧一氧化碳03CO12.574.2刺激剧毒氢H2475本表数值来源基本上以S

9、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设计规范 为主,并与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 进行了对照,补充。3、灭火常识(1)扑灭火源 一旦发生火情,实验室人员应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及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的扩展。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阀门,移走可燃物,用湿布或石棉覆盖 火源灭火。若火势较猛,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支援。若衣服着火时,不可慌张乱跑,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灭火;如果燃烧 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2)火源(火灾)的分类及可使用的灭火器见表1-3。表1-3火灾的分类及可使用的灭火器分类燃烧物质可使用的灭火器注息事项A

10、类;木材、纸张、棉花水、酸碱式和泡沫灭火器一B类可燃性液体如石 油化工产品、食用油脂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 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 火器C类可燃性气体如煤 气、石油液化气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不能使用水、酸碱式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D类可燃性金属如钾、 钠、钙、镁干沙土、7150灭火器禁止用水、酸碱式灭火器、泡 沐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 器、干粉灭火器、“ 1211”灭 火器均无效四氯化碳、“1211”均属卤代烷灭火器, 遇高温时可形成剧毒的光气, 使用时要注意防毒。 但它们有绝缘性能好,灭火后在燃烧物上不留痕迹,不损坏仪器等特点,适用于扑灭精密仪 器、贵重图书资料和电线等的火

11、情。7150灭火器主要成分是偏硼酸三甲酯,分子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并在可燃物表面形成氧化硼保护膜,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化验室内的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药液。灭火器的喷嘴应畅通, 如遇堵塞应用铁丝疏通,以免使用时造成爆炸事故。三、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1 .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的注意事项(1)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氯化氧磷、浓过氧化氢、氢氟酸、冰乙酸和滨水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2)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必须用锯子将封口石膏锯开,禁止用其他物体敲打,以 免被打破。要用手推车搬运装酸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坛子、大

12、瓶,严禁将坛子背、扛搬运。 要用特制的吸虹管移出危险液体,并配带防护镜、橡皮手套和围裙操作。(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并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将浓硫酸加 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这样做法会集中大量产生的热,溅射酸液,是很危险的。在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取下,以防突然剧烈沸腾 溅出溶液伤人。(5)切割玻璃管(棒)及给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伤。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或将玻 璃管插进橡皮塞孔内时, 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匹配直径,将玻璃管端面烧圆滑, 用水或甘油 湿润管壁及塞内孔,并用布裹住手,

13、以防玻璃管破碎时割伤手部。把比例管插入塞孔内时, 必须握住塞子的侧面,不能把它撑在手掌上。(6)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要小心地进行,防备玻璃仪器破损、割手。2 .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表1-36中列举了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的方法。表1-36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化学试剂种类急救或治疗方法碱类:氢氧化钠(钾)、 氨、氧化钙、碳酸钾立即使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乙酸溶液冲洗,或撒敷硼酸粉,或用2%硼酸水溶液洗。如为氧化钙灼伤,可用植物油敷伤处碱金属氧化物、氢氟酸先用局镒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硫化氮溶液冲洗澳用1体积25%氨水+1体积松节油+10体积95%乙醇的混合液处理氢氟酸先用大量水冲洗直至伤口表向发红,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液涂抹,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用 0.1%氯化芳烷钱水或冰镇乙醇溶液浸泡铭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硫化钱稀溶液漂洗黄磷立即用硫酸铜溶液洗净残余的磷,再用0.01%高镒酸钾溶液湿敷,外涂保护剂,用绷带包扎苯酚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4+1) 70%乙醇-氯化铁(1mol/L)混合溶 液洗硝酸银先用水冲洗,再用 5%碳酸氢钠溶液漂洗,涂油膏及黄胺粉酸类:硫酸、盐酸、硝 酸、乙酸、甲酸、草酸、 苦味酸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