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199882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题(二)第二单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目标测试题(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作答无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2008年5月17日,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与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禹(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2“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

2、技攻关项目,总体目标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西周三代的年表。现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已经确立了武王伐纣的时间,那么这个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046年 C公元前1045年 D公元前771年3.小说封神演义中相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相关(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4.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5.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

3、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守护是因为 (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6.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周武王 B.吴王阖闾 C.越王勾践 D.晋文公7“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8.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里劳作,他肯定不可能( )A.用铁制的犁耕地 B.用青铜工具实行生产C.用石镰收割庄稼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9.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

4、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0.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能够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能够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1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斧 C.骨

5、耜 D.铁犁铧1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A.商鞅变法 B.邹忌改革 C.文景之治 D.管仲改革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14.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的启示是( )A.只有实行“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B.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C.只有实行王位的“世袭

6、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5.右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 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16.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1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韩非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18.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

7、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9.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20.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

8、巴黎和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 实行“法治”21.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 ) A墨家 B兵家 C法家 D道家23.2010年春,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凸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

9、时期 C秦朝 D汉朝2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25.某班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入选“商朝篇”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1分,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请回忆所学内容,根据要求作答。【了解春秋五霸】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

10、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2)请列举春秋时期三个著名的霸主?(3分)【走进诸子百家】材料二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三:见下图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2分)(4)请你将与材料三中主张相符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顺其自然( ) 以法治

11、国(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5) 开学初某班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是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纪律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假如你是班长,对于班委各成员的意见你怎样看待?说说你的理由。(3分)27.(11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分)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