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197491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和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整体学习状况:经一学年学生学习科学的情况分析,四学生整体学习认真,灵活性、学习习惯很好,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有所增强。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

2、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 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基础之上,有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本教材还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形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习维、能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

4、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 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

5、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数一2月13日 17日光的传播2二2月20日24日镜子2三2月27日3月2日彩虹2四3月5日9日光与生活2五3月12日16日健康饮食2六3月19日23日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2七3月26日30日呼吸与健康2八4月2日6日保护心脏2九4月9日13日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2十4月16日20日人体的司令部认识物体的运动2十一4月23日27日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2十二4月30日5月4日物体运动的测量力的现象2十三5月7日11日重力2十四5月14日

6、18日大气压力2十五5月21日25日弹力2十六5月28日6月1日浮力2十七6月4日 8日摩擦力2十八6月11日15日复习2十九6月18日22日总结2二十6月2529日考试课时教学计划课题:光的传播【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方向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依据现象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 ,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难点:在实验中归纳,

7、领悟光是沿直线代传播的,对小孔成像原理的理解。【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蜡烛,塑料管,火柴,打靶装置,激光灯,试管,一次性纸杯,橡皮筋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吗(喜欢),那我们就先来欣赏美丽的风景,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师:你们刚才看到的风景漂亮吗?白天我们为什么能看清各种风景呢(白天有光)如果是晚上会怎样呢?(一片漆黑看不清物体)晚上怎样才能看清物体呢? 生讨论 小结:要想看清物体,必须有光,所以光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一片黑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知识。二、活动一:“什么是光源”师:在自然界中,很多物

8、体可以发光,白天我们能看清物体是什么在发光?(太阳)晚上,又有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呢?(电灯、蜡烛)小结:同学们刚才举出了很多发光的例子,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美丽的光,请看屏幕,(课件展示发光的图片),像你们刚才看到的各种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三、活动二:光的传播师:你们看到了很多物体都能发光,那么光源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一:用管子看光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一会你们将蜡烛点燃,将桌子上同颜色的塑料管拿起来放在眼前观察烛光,观察时要闭上一只眼睛,有的塑料管可以弯曲,请看老师做(教师演示),观察以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然后由小组长把你们

9、交流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现在开始做。(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大家停止实验,现在请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请举手: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只有直管可以看到烛光,这个现象说明光在塑料管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沿直线传播) 第二课时实验二:激光打靶师:刚才大家观察得非常他细,那你们他细观察过别人打靶吗?你们想打靶吗?现在大家有机会打靶了,我们现在来练习激光打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打靶装置,请大家拿着激光灯对住A、B、C三个小孔打靶,打靶时光必须通过中间挡板上的小孔,看看能打到几号靶上,打靶任务完成后,请大家把看到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现在,同学们相互配合,

10、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准。(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实验结束了,请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课件演示)师:请看屏幕,画面上打靶的结果和你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吗?(是的)提问:通过实验,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光沿直线传播的)师:接下来,请你们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问:光从A孔能直接射到1号靶上吗?(不能)师:请你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光从A孔射入照到1号靶上,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做做。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举手回答。师: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小结:刚才这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既肯动脑,又会动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问:刚才你们打靶,只能看到红点射到靶位上

11、,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吗(不能)师:那怎样才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呢?请看老师做(演示)将激光灯对着装有大烟雾的试管一条红色的直线从烟雾中穿过。提问:通过刚才的几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怎样传播的呢?学生回答后,补充板书:光是沿直线传播。 第三课时实验三:小孔成像师:在生活中,人们很多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比如我们照相时要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现在老师就来教大家做一个简易照相机,你们想学吗?(想)请看老师做(演示):拿一个一次性纸杯,用铅笔在纸杯底部中间铅一个小孔,然后用橡皮筋把薄纸缠在杯口,照相机就做好了,小孔就是镜头,让光进入,薄纸就是底片,现在老师点燃蜡烛,放在镜头前,在后面的纸

12、屏上会看到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想),那请你们像老师这样,用桌上的材料来自己动手做一个照像相机,做好后,再点燃蜡烛,放在相机前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最后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制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好,实验做完了,下面请每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在纸屏上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师:刚才每组同学都看到了倒立的烛光像,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是倒像吗?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把成倒像的简图画出来,先看老师画:(学生画图时,教师巡视指导)师:大家都画好了,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小结: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小孔成像。板书:小孔成像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大家通过积极思考来动手实验,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13、(知道了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明白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师:光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光,我们将无法看书、学习,没有光我们无法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肯定还 想知道更多关于光的知识,那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布置作业)五、拓展:1、请大家课后查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2、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师:希望你们像这节课一样,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找出答案。你们的生活将丰富多彩。【教学反思】: 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但学生基本上是没有去进行过探究和认识,所以本课教材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也激发学生兴趣。在第

14、一课时中,认识光的传播。一开始学生猜想无从下手,毕竟光不是一种实在的实物,只能靠生活经验去猜测,那么经过试验光线打靶,学生亲手制作,探究,大部分都能正确说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于本课的重难点:小孔成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相信通过小孔、照相机看到的像是完全相反的,甚至连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像呈现出来也是相反的,只是大脑对其结果做出修正而已,单纯的讲学生无法理解。于是我通过视频展示,利用锥形瓶装满水,透过锥形瓶,看到物体确实是反的。这下学生相信了,再结合光线传播画图,探究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本课“光线打靶”活动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按照学具的说明和图例制作“标靶和打靶”,不再由老师做样板。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完成,但有一些学生看不懂步骤说明,动手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松地收获知识,总体上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时教学计划课题:镜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镜子反光和成像的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