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1895175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农村建房安全五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为建立健全农村房屋结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处置农村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更好地保障房屋使用安全,现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一、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镇农村既有房屋结构安全管理及在建农房管理工作,衔接全镇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提升工作,全面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农村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巡查管理办法。二、职责分工(一)XX镇党委书记为辖区第一负责人。每月对本镇各级网格员责任落实和房屋结构安全日常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分析XX镇区房屋结构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确保一方平安。(三)驻村领导为巡查具体责任人。具体推动落实本村房屋结构安全网

2、格化管理制度,划细划小网格单元,协调督促落实房屋结构安全有关问题的发现、报告、处置、销号闭环管理。(四)村书记为日常巡查现场负责人。对农村房屋结构安全进行日常巡查,督促业主落实责任,掌握全村房屋结构安全动态,及时解决或上报突出问题。(五)挂片村干部为巡查“哨兵工挂片村干部为专业网格人员,负责本片所有房屋的具体情况,根据房屋三年行动方案、网格化实施办法和工作制度等文件要求,做好落实,分清分细巡查重点,重点查看是否悬挂施工公示牌、农村建房质量安全一张图、测量房屋面积是否超标、房屋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脚手架的连接是否可靠、督促现场施工工人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村民房屋安全合规建设等事项,及时发现、制止、报

3、告属地房屋结构的有关问题。(六)明确部门责任。自然资源所、村建站、农业农村、经管站、城管中队、两违办、供电所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行业职责,开展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做到“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分工处置”,实现“多网合一、一网运行二三、工作标准农村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应落实以下措施:(一)做到网格内农村房屋底数清楚,涉及公共安全的危险房屋信息向社会公开,全面落实房屋安全“健康绿码”制度。(二)巡查到位、快速响应、整改到位,做到农村房屋结构安全隐患“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四、工作流程农村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执行“日常巡查、现场判定、应急处置、整改整治、验收销号”五个步骤:(一)

4、日常巡查。巡查“哨兵”和专(兼)职综合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发现擅自改变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布局(含群租房)、违法改扩建建筑(含加层建设),擅自开挖地下室,及房屋地基出现沉降、滑移、建筑明显倾斜、墙体出现较大斜裂缝等安全隐患的,须当场做好书面记录和拍照留存,并及时上报日常巡查现场负责人。对199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住宅房屋(小区)、低洼地段易受洪涝侵害房屋要加强巡查。(二)现场判定。巡查具体责任人通过日常巡查现场负责人或专(兼)职综合网格员上报的安全隐患信息,或收到各级举报热线、网上舆情、媒体曝光、视频监控等转来的安全隐患信息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网格员、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进

5、行现场核实,判定房屋的隐患类别和情形,房屋信息同步上传至“智慧房长二(三)应急处置。经现场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在“智慧房长”更新房屋数据,列入网格化巡查重点,并提出处理意见,尽快排险解危,确保人员安全。(四)整治整改。由镇政府负总责,村牵头,房屋所有权人或房屋代管人负责,该拆除的一律拆除、该鉴定的一律鉴定、该修缮加固的一律修缮加固,安全隐患消除后才能投入使用。该鉴定的应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该修缮加固的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五)验收销号。组织村建站、自然资源所、农业农村、城管中队、两违办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完成安全隐患整治整改的房屋进行验收销号,并及时在“XX省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房屋信息。五、加强培训加强对各级网格员、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培训,建立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确保对“两违”、施工安全隐患、既有房屋加层和影响结构安全装修等重点问题有能力发现和甄别,切实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网格化管理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