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培训讲义(XXXX-5)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188346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培训讲义(XXXX-5)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计量培训讲义(XXXX-5)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计量培训讲义(XXXX-5)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计量培训讲义(XXXX-5)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计量培训讲义(XXXX-5)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培训讲义(XXXX-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培训讲义(XXXX-5)(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树坤培训内容提纲 通用计量术语、计量基本概念 法定计量单位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有效数字及数据修约规则) 检定、校准的实施 计量标准的建立和管理 实验室(检定室)的建设与管理一 、通用计量术语、计量基本概念一、通用计量术语1、计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注:计量学指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2、测量:指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JF1001-2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注:计量与测量的主要区别:计量活动包括法规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的一系列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测量:是从技术层面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它是计量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确

2、定“量值”。人类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经济贸易等活动中,时刻都离不开计量;现代计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或其组合。通常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4、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美国福禄克公司编著的校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讲:“校准就是把测量装置(未知的装置)和

3、一个与其相当的或比它更好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校准,我们就能够知道未知的装置和标准相差多少”).6、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7、准确度等级: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使测量误差或仪器不确定度保持在规定极限内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等别或级别。(注:准确度等级通常用约定采用的数字或符号表示。准确度等级也适用于实物量具)。、计量单位: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9、国际单位制(I):由国际计量大会(CGM)批准采用的基于国际量制的单位制,包括单位名称和符号、词头名称和

4、符号及其使用规则。10、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基本单位:对于基本量,约定采用的测量单位。11、导出单位:导出量的测量单位。12、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ISO101标准中:需要计量验证的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根据检定/校准后获得的计量特性与规定的计量要求进行比较,以验证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预期用途,计量要求来源于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13、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参考量值之差。、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

5、的测量、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由规范或规程所允许的,相对于已知参考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极限值5、最高计量标准:在给定的地区或给定的组织,通常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16、工作计量标准:用于日常检定/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标准)物质的测量标准。7、(测量)误差: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量范围: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18、量程: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如:对从10V+0V的标称范围,其量程为20V)9、真值: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在计量检定校准时通常将计量标准的值作为被检表的真值)。20、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

6、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21、分辨力: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觉察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分辨力可能与诸如噪声(内部或外部的)或摩擦有关,也可能与被测量的值有关。2、测量设备不合格:指测量设备全部或某一项不符合检定规程(校准方法)要求的称为不合格,当发生已经损坏、过载或误动作、显示不正常、示值超差、超过规定的溯源间隔、封印或标记的完整性被破坏之一时,则视为不合格。23、核查装置:用于日常验证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性能的装置。2、实物量具:具有所赋量值,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多个量值的测量仪器。如:标准砝码、标准电阻、量块、标准信号发生器、有证标准物质、容量瓶等。25、影响量:在直接测

7、量中不影响实际测量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二、计量基本概念1、计量的地位:是权力和公正的象征。“尺子”和“统治者英文是同一个词ruler;天平:象征着公平公正,也是质检系统目前徽标的组成部分。计量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还是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处处都有计量在支撑。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计量有关,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学习、社会生活,计量就在你身边。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秤、电表、水表、煤气表、手表等,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每天都在用.2、计量的内容计量是一门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历史上,计量曾叫做度量衡“,分别指长度、容量、质量计量,所

8、用的计量器具为“尺、斗、秤”,现代计量是在古代计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古典计量阶段(度量衡)、经典计量阶段(米制公约、宏观基准)及现代计量阶段(微观量子基准),现代计量包括0大计量技术领域和标准物质,即长度计量(又称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热工计量)、力学计量、电磁计量、无线电计量(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声学计量、光学计量、化学计量、电离辐射计量(放射性计量),其主要内容包括:)、计量单位与单位制;2)、研究计量器具(标准物质)和测量方法,建立、维护复现计量单位值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组织实施量值传递、量值溯源、量值比对、测量检验等技术工作,确保国家内部以及国际间量值的准确统一

9、。)、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处理,不确定度评估;改进、完善测量技术和方法,提高测量水平.5)、计量管理。包括计量行政管理、计量技术管理、计量人员管理等方面内容。3、计量的分类科学计量:指基础性、先行性、探索性的计量科学研究活动;如计量单位与单位制的研究、各种计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等。工程计量:指各种工业、企业、工程实施中的实用计量活动;如工业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企业产品质量、产品性能的测试等.法制计量: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要求强制管理和实施的计量活动;其目的是采用法律法规强制约束的方式来规定并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 、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

10、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如水表、电能表、煤气表 ,燃油加油机、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测速仪,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医用激光源、医用超声源、医用辐射源,验光仪、验光镜片组等实行强制检定。4、计量的特点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代表测量的水平,是计量技术工作的核心。 一致性:包括计量单位的统一一致和量值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一致。计量的一致性不仅限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连续的比较链,溯源到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它是准确性和一致性关键技术保证. 法制性:是指为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

11、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 、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以法律法规形式进行规定和保障的特性.5、计量的作用1)、计量是保障社会公正、 公平、和谐的技术基础.这正是法制计量的目的所在。)、计量是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对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全程控制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把优质的原材料、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现代化的计量检测手段,视为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支柱。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监控,离不开计量测试;产品质量、性能的检验判定,离不开计量测试;优质原材料的制取与筛选、先进工艺装备的高效运转,也都离不开计量测试.国外先进生产线的产品品质高,几乎没有次、废品,其中重要的因素就

12、是充分利用了在线测量与监控技术. 3)、计量是科技发展的基石。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聂荣臻元帅曾说过: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大量的事实证明,物理学上的许多重要发展,技术创新的诸多成果,先进技术标准的制定,国防尖端技术的突破,都是在计量测试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取得的;开发设计新产品,需要通过计量测试进行评价、验证、确认。4)、计量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计量(测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应用,才能保证: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加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核算;查找技术和管理缺陷,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掌握能源和物料消耗规律,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改善工艺

13、流程,实现均衡高效用能、科学合理用料,最终达到清洁生产、节能增效的目标。6、计量的效益用一句话概括:小计量大效益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IT)通过改进测量技术和方法,减小天然气销售中的测量误差,每年节省大约1.5亿美元。美国每年花在医疗保健的费用超过1万亿美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中超过20用于测量。IT通过改进胆固醇测量技术和方法,将胆固醇测量误差从18%减小到5。5%,除了因及时和准确地诊断而拯救了生命外,每年可节省因错误诊断造成的治疗费用一亿美元以上。加拿大对商贸计量装备的投资效益统计显示:投入收益比为1:11,即计量方面每投入1加元,就可避免因计量不准可能造成

14、的11加元损失;山西阳城太岳水泥厂通过加强能源计量,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能耗降了20%,每年节约30 多万元。山东新华制药每年用水500万立方米,用电1.2 亿千瓦时,用蒸汽50万吨,水电汽总费用约1.8亿元,占生产成本的10以上。自005 年开始,先后投入220多万元进行研发与技术攻关,在全国医药行业率先开发应用了居国内先进水平的能源在线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在线检测、实时监控、预警报警、统计分析于一体,涵盖水、电、汽等十余种能源动力品种的测量,1200多个数据采集点。投用后万元产值能耗由2005 年的446 千克标准煤降为209年三季度的313千克标准煤,与205年相比下降29.82%。

15、7、我国的计量体系构成1、计量行政管理体制按照计量法规定,我国的计量行政管理实行按行政区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国家质检总局省级质监局州(市)级质监局县(区)级质监局;质监系统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行国家计量制度,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监督管理计量器具,组织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实施计量相关的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商品量、市场计量行为和计量仲裁检定 ;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公正计量机构及计量检定人员的资质资格;指导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等。 8、计量法律法规体系1)计量法及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计量法自1986年7月日实施以来,已相继出台了计量相关的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包括个计量行政法规、20多个计量部门规章,若干地方性计量规章。2)计量技术法规:包括90多个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1000多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30多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600多个地方性计量检定规程、技术规范.9 、计量技术保障体系 通过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企业计量部门建立的计量标准,组织实施量值传递、量值溯源、量值比对等一系列技术活动,构成计量技术保障体系。 计量技术保障体系是确保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核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