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187766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方案 扌报审表编号:工程名称: 致:XXXXXXX咨询有限公司我单位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的 编制,并经我单位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承包单位(章)编 制日 期_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总/专监理工程师日期_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一Xxxxxxxxxxxxxx(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施工方案)xxxxxxx 集团有限公司二O年 月曰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专项施工方案GB/T14684一、编制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地下

2、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硅酸盐水泥和普通酸盐水泥建筑用卵石、碎石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砼拌和用水标准建筑用砂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砼质量控制标准GBJ107-87;GB50164-92;3GB50202-2002;GB50204-2002;GB50300-2001GB/T50326-2001GB502082002;GB1751999;GB/T501082001;JGJ/52 92;JGJ/63 89;2001;GBJ80 85;GBJ107 87;GB50164 9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XXXX工程地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本工程为8#、9#、

3、10#、11#楼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已颁布的现行国家标准与规范的相应规定和合同约定, 达到合格标准。特对本工程质量通病 与质量主点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为保证工程质量与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基 础。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近些年来,在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楼面施工过程中,发现砼出现结构裂缝 的现象,呈逐年递增之势。裂缝常伴有渗漏水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 使用功能。为此,施工部门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修补和治理,业主也为此伤透脑筋。因此,开展对砼结构裂缝的研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掌握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寻找控制裂缝的对策,已经成为我们施工技术 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

4、针对性地及时地解决这一难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并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站在我公司立场,我们也非常乐意将多年来积累、 深化的对控制、预防及治 理工程结构裂缝的一些心得为无为蓝鼎翰林园 8#、9#、10# 11#楼工程的建设 出份力。同时,对于本工程结构类型,我们认为仅仅注意现浇楼板产生裂缝还远远不 够,以下详细阐述本工程必将面临的四种情况,即:大体积基础底板、地下室外 墙板、结构楼板和地下室顶板。四、裂缝控制内容本工程裂缝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地下室底板的裂缝控制2)地下室外墙的裂缝控制3)地下室顶板的裂缝控制4)结构楼板的裂缝控制4、1、地下室底板的裂缝控制(1)地下室底板裂缝

5、开展现状根据我公司技术部门多年以来对多个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调查,发现出现裂缝的工程几乎达100%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的占 40%(2)地下室底板裂缝开展情况分析调查显示:混凝土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 由此 而产生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从而影响基础的 整体性、防水性和耐水性,成为结构物隐患。(3)地下室底板裂缝控制对策按我国设计规范规定,地下连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 (后浇带)间 距不得超过30米。而目前设计的后浇带间距较多超过 30米,因此只能采取慎重 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技术措施,来积极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实践表明,只要在整个

6、施工过程中对原料质量、 混凝土级配管理、泵送工艺、 保温养护、测温等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一次浇灌混凝 土不留任何施工缝(超长范围内)是完全可以保证质量的。(4)理论分析和计算简析作出一次浇灌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关于温度应力的理论分析和估算, 虽然基础 超长超厚,但温度应力与结构的几何尺寸并非呈线性关系, 且基础受地基的约束 作用是较小的,采用一次降温近似计算,安全度可以达到2.5以上,说明降温和 收缩不会产生混凝土贯穿裂缝。(5)混凝土基础底板裂缝控制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开展,我们着重从控制温升,减少温度应力方面采取一系列技 术措施,但是这些措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7、的,在本工程中必 须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收到防止有害裂缝的效果。A、原材料控制水泥:在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引起的温升较高,降温幅度大,容易引起温度裂缝。 为此,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及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建议采用42.5R中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28天的水化热为334.94KJ/Kg。考虑利用60天后期强度,水泥用量宜控制在 285300Kg/m3水灰比为 0.709,砂率为43%到现场塌落度为1115cm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 温度亦相应升降C,这样水泥用量减少了 3045kg/m3温度也随着降低3 5C。掺合料:为了满足送到现场的混凝土具有 1115cm的塌落度,如

8、单纯增加单位用水 量,不仅多用了水泥,加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而且会使水化热增大,容易引起 开裂。因此,在工程施工应除了调整级配外,还须掺加木质素磺酸钙等高效减水 剂。粗、细骨料:混凝土施工时,骨料的最大尺寸与结构物的配筋、混凝土浇灌工艺等因素有 关。 粗骨料根据基础钢筋间距和泵车输送管径的具体情况, 选用540mm勺石子。由于 增大了骨料粒径,减少了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由于水泥 用量的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减少,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当然骨料粒径增大后, 容易引起混凝土的离析,因此必须调整好级配设计,施工时加强振捣作业。另外 540mn石子要求针片状少,超规少,颗粒级配符合筛分曲

9、线要求。这样可避免 堵泵,减少砂率、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0.381mm它比采用细砂(细度 模数为2.12,平均粒径0. 336mm时,每m3混凝土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 相应也减少2835Kg,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 砂、石料的含泥量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必须严格控制。根据工程实践,砂、石含泥量超过规定,不 仅增加了混凝土收缩,同时又降低了混凝土抗拉强度,对混凝土的抗裂是十分不 利的。因此在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我们提出石子含泥量必须控制在小于 1%黄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浇灌温度: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少

10、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控制出机及浇灌温度 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控制出机温度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 度影响较小。因此降低出机温度的最有效办法是降低石子的温度。 在气温较高时, 为防止太阳的直接照射,砂、石堆场宜设置遮阳棚,必要时尚须喷射水雾。 控制浇灌温度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料后,经搅拌车运输,卸料泵送,浇灌振捣,平仓等工序 后的温度为浇灌温度。为了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升,减少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尽 量减少冷量损失,采取了两个措施:在泵车水平输送管的整个长度范围内, 覆盖一层草袋,经常喷洒冷水,减少 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考虑到冷量损失在浇灌过程中影

11、响较大, 因此采用数台泵车同时压送,加大 了浇灌强度,缩短浇灌时间。B、施工控制混凝土抗拉强度远较抗压强度小,这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内在因素。 根据有 关试验资料,普通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离散性很大,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创造各种 条件,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塌落度应该协调各搅拌站供应,确保卸料畅通、泵车与搅拌车匹配适当、泵车受料 处布局合理,则塌落度可相应减少到 10cm左右。如片面强调台班产量而要求塌 落度提高到1518cm那么在同样强度条件下就要增加单位水泥量,提高混凝 土总温升,增加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抗拉强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带来极为 不利的影响。 混凝土的浇灌搅拌车在卸料前,要求高速运转

12、一分钟,确保进入泵车受料斗的混凝土质量 均匀。采用软管在上皮钢筋的表面上直接布料,以一个坡高(1:7:1:6即810) 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方法。这种混凝土浇灌形式可以使混凝土的暴露面减 至最小,以减少混凝土在昼间的冷量损失。 排除泌水大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灌振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泌水,由于混凝土为一个大坡面,泌水沿坡面流到坑底,使大部分泌水汇集在坑底集水井, 应即使抽排到坑外。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混凝土浇灌向前渗移,最终集中在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面的预备孔排至坑外。有时为了收集泌水,可以通过改变浇灌方向, 使最后一部分泌水汇集在局部落地处抽排出坑外。C、信息化控制在底板混凝土浇灌后,为

13、进一步摸清水化热高低,利于信息化控制裂缝产生, 我们将组织专业公司进行测温,确保本工程大体积底板浇筑质量的万无一失。测温仪器采用XQ係列自动平衡记录仪,在每个测点上埋置 WZ型铜热电阻。 为确保记录正常,埋置前应进行筛选,改善稳定性和防老化处理、环氧树脂浸封 测定。报警温差为30C。D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养护是所有前期努力的最重要收尾工作, 一旦出现差错将使前期工 作毁于一旦。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常常也起了保湿 的效果。从温度应力的观点出发,保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 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裂缝;二是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 挥混凝土强度

14、的潜力和材料松弛特性,使平均总温差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小于 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潮湿养护的作用是:首先刚浇灌不久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 的温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的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其次混凝土在保温保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和抗 拉强度,早期抗拉能力上升很快。 基础表面待混凝土浇灌结束后用木蟹抹平拍实,铺上两层草袋浇水养护或 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一 二层草袋。在基础侧面钢模板外侧悬挂两层草袋并经常浇水湿润。铺设草袋应特别注意,应紧密固定在混凝土或模板表面, 以便形 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否则效果不良。 拆模时间应控制。过

15、早拆模,混凝土表面温度较低,形成很陡的温度梯度, 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早期混凝土强度低,极易产生裂缝。(6) 总结在混凝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对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有时温度应力往往超 过普通静力及动力荷载引起的应力。 因此,谙熟温度应力的一系列特点,掌握温 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尤为重要。控制温度应力,防止裂缝开展是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在混凝土中控制裂缝的开展主要从降低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强度两方面着手: 做好冷却和保温浇筑前避免材料过热,浇筑后保温,降低温度应力。降温冷却方面,采取保 温及缓慢降温方法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急剧热扩散,延长混凝土散热时间,防止形成过大的温差而引起表面或贯穿裂缝。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缓慢降温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提高抗拉性能,这是防止裂缝 的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限制含泥量,正确选用混凝土级配,适当掺用外加剂, 减少用水量,改进混凝土浇灌工艺,可提高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