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186594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教案(新版)教科版第八章 力与运动本章首先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然后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了合力、平衡状态、平衡力,揭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共分3节:1.第1节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本节从实验探究入手,并进行实验和推理,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最后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并认识了与惯性有关的现象2.第2节为“力的平衡”,本节是牛顿第一定

2、律的延续,不受力的物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合力为零时即力平衡时物体运动规律也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得到的结果,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第3节为“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加深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物体的惯性及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合力、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进行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活动体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学会分析物

3、体平衡时的受力情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利用惯性解释日常现象,二力平衡的分析与应用,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3节,建议5课时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2课时2.力的平衡1课时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课时本章复习训练1课时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

4、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5、.【新课引入】实验: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黑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师 黑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是沿用两千年是 否就一定正确呢?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黑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师 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师 木块的运动过程:静止运

6、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师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年前,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才揭示了这个谜底好,我们就一起进行实验探究吧!【进行新课】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理想实验(1)介绍器材,教师演示实验.(2)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3)实验纪录:(4)实验分析:师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

7、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三种表面中,毛巾粗糙,棉布略光滑点,玻璃板最光滑,毛巾上阻力最大,棉布阻力次之,玻璃板阻力最小,可以看出,阻力小,小车运动距离远生: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将非常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很远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直线运动.2.迪卡儿的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8、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3.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师 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 (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 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教师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理解: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原来的快慢和运动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9、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2)该定律研究方法:实验加科学推理,不能做实验证明.(3)实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教师结束语】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向人们揭示了:(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认识了“牛顿第一定律”,它向人们揭示了力与运动最基本的关系,是力学的重点,也是力学的难点.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在本节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强调结论,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板书设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