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十课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186553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第十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下第十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下第十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下第十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第十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第十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思想品德年级八年级编写人曾毅修订人教学内容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并认同劳动 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发展等基本观点。认识劳动的价值,应该具备的劳动素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 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劳动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抵制歧视劳动者,尤其是抵制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形成“不劳者不得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并认同劳动 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和劳动促进人的发展等基本观点

2、。教学难点认识劳动的价值,应该具备的劳动素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媒体设计师 生 活 动备注教学过程导入:了解劳动者 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劳动者,引入劳动者的话题。 教学环节一:劳动状元榜 1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者大体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让我们来看看大家了解的各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哪些,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劳动模范,制作自己的“劳动状元榜”。(具体活动过程和操作过程见“活动活动设计”) 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的贡献,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教学环节二:劳动的贵与贱 1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看到在“劳动状元榜

3、”中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明任何行业都可以出解出杰出人物。我们也经常说,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不同的劳动者在收入等方面享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不少人还是存在不平等的思想。下面的事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2呈现案例。 有 一家报社举办了百名中学生“暑期一日”社会实践活动,咨询和报名的中学生十分踊跃。其中在必胜客实践的“我到名店做比萨”和到农科院实践的“我是克隆植物的新农民”两组,50人的名额在活动启事登出的第二天便已爆满。可与此同时,“我当一天清洁工”小组直到实践活动的前一天,也仅有5名学生报名,活动当天,当环卫保洁队派来了5名最好的保洁队员,开着5辆保洁车欢迎小队员们

4、的时候,他们看到只剩下一名队员。 3学生谈对上述新闻的感想。结合流弊谈谈这种思想的严重后果。 4教师总结: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也有很多人看不起工人。但是,我们看看我们教室里的一切,电视、投影仪、电灯,桌椅、黑板、文具等,想想我们身上的校服、中午吃的饭、回家时乘公交车等,都是这些常被人忽略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崇拜甚至迷信一些劳动者,看不起另一些劳动者,这种思想本身就不是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不尊重工人和农民,也许将来我们自己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们才会渴望自己得到尊重,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所以,只有人人都尊重劳动者不管他

5、的劳动是干什么的,我们每个人才会受到尊重。 这是社会的常见现象,让学生了解社会流弊,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观念。懂得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劳动都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取得好成绩。强调尊重劳动者的事每个人应该持的态度,尊重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懂得歧视本身并不是健康的心态,是需要彻底铲除的封建思想。 1.学生判断下面的论断的正确性。 (1)张三的爷爷是老科学家,为国家的原子弹研制做出过重要贡献,所以要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李四的爷爷是个普通农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所以不必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2)王五的妈妈是某医院的院长,所以王五在学校整天“我妈长、我妈短的”生怕同学们不知道

6、他妈是谁;刘七的爸爸是个修理工人,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刘七总是很不好意思 2.教师总结:劳动者都是美的,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节 珍惜劳动成果 导入:读悯农导入主题 1学生读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教师:这是一首大家从小就非常熟悉的诗,它描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可贵。诗虽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可是我们大家仔细体味一下,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感受到作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怜悯之情、崇敬之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粮食的珍惜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珍惜粮食,有时甚至是到了崇拜的地步 从学生熟悉的诗歌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让学生从这个

7、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爱惜粮食品质的可贵,确立节约粮食 光 荣、 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教学环节一: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1教师:从一粒种子到我们碗里的米饭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艰辛付出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引导3学生交流活动感受: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大家有什么感受?(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经过劳动者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 了解我们享有 的所有劳动成 果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劳动果实。教学环节二:珍惜劳动成果 寻找浪费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浪费现象,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还有哪些? 浪费现象是我 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讨论 引起大家的注意。 1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练习与思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