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xftxx****9158 文档编号:48175394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王勃唐唐城城阙(阙(ququ)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宦(hunhun)游人。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无为在歧(歧(qq)路,儿女共沾巾。路,儿女共沾巾。2.朗读诗歌,读准节奏送送/杜少府杜少府/之任之任/蜀州蜀州唐唐王勃王勃城阙城阙/辅辅/三三秦秦,风烟,风烟/望望/五五津津。与君与君/离别离别/意,同是意,同是/宦游宦游/人。人。海内海内/存存/知己,天涯知己,天涯/若若/比比邻邻。无为无为/在在/歧路,儿女歧路,

2、儿女/共共/沾沾巾巾。3.默读诗歌,说诗意。送送/杜少府杜少府/之任之任/蜀州蜀州唐唐王勃王勃城阙城阙/辅辅/三秦,风烟三秦,风烟/望望/五津。五津。与君与君/离别离别/意,同是意,同是/宦游宦游/人。人。海内海内/存存/知己,天涯知己,天涯/若若/比邻。比邻。无为无为/在在/歧路,儿女歧路,儿女/共共/沾巾。沾巾。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都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一般。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别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沾手巾送送/杜少府杜少府/之任之任/蜀州蜀州城阙城阙/辅辅/三秦,风烟三秦,风烟/

3、望望/五津。五津。与君与君/离别离别/意,同是意,同是/宦游宦游/人。人。海内海内/存存/知己,天涯知己,天涯/若若/比邻。比邻。无为无为/在在/歧路,儿女歧路,儿女/共共/沾巾。沾巾。3.默读诗歌,说诗意。本本诗诗是是一一首首送送别别诗诗,是是诗诗人人在在长长安安时时所所写写。这这位位姓姓杜杜的的少少府府将将到到四四川川去去上上任任,王王勃勃在在长长安安相相送送,临临别别时时赠赠送送给给他他这这首首送送别别诗诗。诗诗中中有有深深情情的的劝劝勉勉,却却无无远远别别的的悲悲伤伤,抒抒发发了了诗诗人人与与友友人人的的惜惜别别之之情情以以及及旷旷达达的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

4、态度。4.默读诗歌,析诗意。送送/杜少府杜少府/之任之任/蜀州蜀州唐唐王勃王勃城阙城阙/辅辅/三秦,风烟三秦,风烟/望望/五津。五津。与君与君/离别离别/意,同是意,同是/宦游宦游/人。人。海内海内/存存/知己,天涯知己,天涯/若若/比邻。比邻。无为无为/在在/歧路,儿女歧路,儿女/共共/沾巾。沾巾。1.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的画面。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3.尾联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即时训练,用时:6分钟1.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的画面。城

5、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描描绘绘一一幅幅天天空空寥寥廓廓,意意境境高高远远的的画画面面,同同时时点点明明送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处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处,奠定全诗豪壮的基调。奠定全诗豪壮的基调。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一般。运用运用对偶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海内海内”与与“天涯天涯”相对相对,工整工整自然。运用自然。运用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法,真正的朋友不受时间和的修辞手法,真正的朋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

6、无所不在的,一改过去送别一改过去送别诗中悲苦的情调,诗中悲苦的情调,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深厚的情谊。深厚的情谊。3.3.尾联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别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沾手巾尾联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尾联回到了分别的场景,“歧路歧路”照应照应“送别送别”的主的主题,题,以豪迈之语相送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之语作别以劝慰之语作别,诗人劝慰友人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坦然面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

7、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733年孟浩然游历长安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投赠诗,同时这也是一首干谒诗,希望得到丞相的提拔和录用。投赠诗,即作者写给具体的人的诗歌作品,或者说作者专门赋诗送给某个人。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欲济无舟楫(楫(j j),端

8、居耻圣明。,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朗读诗歌,读准节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八月八月/湖水平,涵虚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混太清。气蒸气蒸/云梦泽,波撼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岳阳城。欲济欲济/无舟无舟楫(楫(j j),端居,端居/耻圣明。耻圣明。坐观坐观/垂钓者,徒有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情。3.默读诗歌,说诗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八月八月/湖水平,涵虚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混太清。气蒸气蒸/云梦泽,波撼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岳阳城。欲济欲济/无舟无舟楫楫,端居,端居/耻圣明。耻圣明。坐观坐观/垂钓者,徒有

9、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情。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闲坐旁观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闲坐旁观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此诗以洞庭湖的浩渺烟波为背景,前四句写此诗以洞庭湖的浩渺烟波为背景,前四句写洞洞庭湖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庭湖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后四句则借景后四句则借景折地折

10、地传达出传达出希望得到援引希望得到援引的的愿望愿望,抒发,抒发欲渡无舟的欲渡无舟的无奈感叹与临渊羡鱼的情怀。无奈感叹与临渊羡鱼的情怀。4.默读诗歌,析诗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八月八月/湖水平,涵虚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混太清。气蒸气蒸/云梦泽,波撼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岳阳城。欲济欲济/无舟无舟楫(楫(j j),端居,端居/耻圣明。耻圣明。坐观坐观/垂钓者,徒有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情。1.1.描绘首联的画面。描绘首联的画面。2.2.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颔联。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颔联。3.3.怎样理解怎样理解 坐观垂钓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徒有羡鱼情?1.描绘

11、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画面。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描绘洞庭湖水天浑然一体,壮阔的景象。2.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湖上上蒸蒸腾腾的的雾雾气气笼笼罩罩着着整整个个云云梦梦泽泽,波波涛涛汹汹涌涌似似乎乎把把岳阳城撼动。岳阳城撼动。运运用用对对偶偶和和夸夸张张的的修修辞辞手手法法,通通过过视视觉觉、听听觉觉与与触触觉觉角角度度,描描写写了了云云梦梦泽泽水水气气蒸蒸腾腾,洞洞庭庭湖湖波波涛涛汹汹涌涌,摇摇撼撼岳岳阳阳城城的的景景象象,表表现现了了洞洞庭庭湖湖的的壮壮观观景景象象和和雄伟气势雄伟气势。3.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之情。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垂钓者垂钓者”比喻居高比喻居高位者张九龄位者张九龄;“羡鱼情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羡羡鱼鱼”运用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的典故,委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