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171995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淳化县冶峪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综合说明1.1 地理位置、编制依据和过程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淳化县冶峪河流域项目区位于市北部的淳化县境,该流域属渭河一级支流,共涉及11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60万人,项目区总面积597.25km2。1.1.1 编制依据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省人大常委会1994年2.技术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SL289200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199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

2、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方法GB/T1577419953规定文件省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利部20XX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4其它技术依据市水文手册淳化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集1.1.2 编制过程 根据省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实地,在充分了解项目区自然情况、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财力状况和关键措施的技术满足程度等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组建了八个工作小组,历时四十余天完成沟道工程坝址断面测量和项目区社经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绘、外业勘查等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对项目区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措施建设规模做进一步可行性研究论证,提出关键措施的建设规模、优化配置方案,由典型小流域和典型中型坝的设计,编制完成了渭河流域淳化县冶峪河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1.3 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地处淳化县境东部,总面积597.2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37.53 km2,多年平均侵蚀模数5000T/km2.年,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南部和北部为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中部为高原沟壑区,土壤以缮土、红胶土、二色土、黑垆土、红垆土、黄土为主。植被以天然

4、野草和人工林为主,由于治理程度低和自然灾害,造成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仅为19.9%。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分明。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00.6mm,年际变化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3%,夏秋季暴雨多且强度大。年径流量3882.13万m3。项目区总土地面积597.25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1624hm2,林地及果园面积16926hm2,草地716 hm2,荒山荒坡13296 hm2,水域120hm2,村庄道路及其它用地7043hm2。项目区粮食作物种类种类以小麦、玉米、荞麦等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烤烟、瓜类和辣椒等;经果

5、林以苹果、核桃、杏为主。年农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0元。1.1.4 水土流失状况及分区概况项目区有水土流失面积537.53km2,占总面积的90%,侵蚀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风蚀,水力侵蚀为主,侵蚀方式以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侵蚀模数为5000t/km2.a。在水土流失的防治上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该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将项目区确定为重点治理区。1.1.5 建设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期末,累计治理程度达到65 %以上;保水保土效益显著,年减少泥沙25万吨以上;人均基本农田累计达到1.5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

6、防的原则,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规划治理期20XX至20XX,利用5年时间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33km2,其中:坡改梯600hm2,坝地33hm2,营造水保林3450hm2,栽植经济林250hm2,种草1000 hm2,封禁4200hm2,建设淤地坝10座,新修生产道路30km。 1.1.6 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工程总投资2547.0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145.74万元;林草措施费1140.32万元;封禁治理费35.24万元;独立费用151.58万元;基本预备费74.19万元。为了使本项目顺利实施,工程资金筹措按照国家、地方

7、合理分摊原则,工程总投资2547.0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1528.24万元,占总投资60%;地方配套1018.83万元,占总投资的40%。1.1.7 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效益计算期为30年,基础单价采用20XX市第三季度价格信息,静态测算,项目全部实施后累计经济效益166189.19万元,效益费用比1.29。由此可见该项目实施经济合理。总之,本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投资环境、技术水准完全可以满足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措施配置,符合国标及有关规要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区各级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实施后将对淳化县的生态环

8、境建设和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良性循环作用。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条件2.1.1地貌、地质1.地貌类型及特点项目区位于淳化县东部,地貌类型为南、北部为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中部为高原沟壑区。地貌从宏观上看北部山地丘陵区地势最高,自北向南依次降低,海拔高程1200-1800米之间,是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地和梁丘、梁塔状丘地组合;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在1000-1600米,地形起伏剧烈,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在200-500米,由于岩性的影响,常常有岩石裸露的峭壁和峡谷地貌;东部固贤、方里、石桥为斜原沟壑亚区,本区是全县地势最底的原面,也是槽行阶梯的低阶,海拔800-1000米,包括斜原V形沟、U 形沟和

9、沟坪滩地等类型,总的地势低且平缓,边缘坡度显著增大为3-5度,沟谷陡且深,相对高差100-150米,原坡沟的比例5.9:0.5:3.5,平均沟壑密度1.94公里/平方公里;中部铁王、河、城关、大店等为残原沟壑亚区,本区地势变化较大,海拔高程从800-1200米以上,包括黄土残原、川台低阶地、沟坪滩地、V形沟和U形沟等地貌类型。原地支离破碎,表面高低起伏,沟谷深大,相对高差50-150米以上,原坡沟的比例5.6:0.4:4.0,平均沟壑密度2.41公里/平方公里。项目区总的地形是北、东北和南部三面高,犹如一个半封闭的盆地。2、地质情况项目区位于市北部,在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山体

10、被黄土覆盖,基部灰岩、砂岩、页岩等剥蚀而出。2.1.2 土壤、植被本项目区土壤以黄缮土、红胶土、二色土、黑垆土、红垆土、黄土为主。土壤受地形、母质影响,加之水土流失和干旱,土壤养分比较贫乏,土壤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力差。区植被属于灌木草丛类型,并伴有团状分布的人工林,由于干旱等因素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仅为19.99 %,现有植被以天然野草和人工林为主,乔木以刺槐、油松、侧柏、树为主,多数分布在梁峁及支沟坡面上。沟坡经济林有苹果、核桃、杏、柿子、花椒等。草以蒿类、菊科植物为主,分布于荒沟坡面,人工草以苜蓿为主,零星分布、数量不多。2.1.3 土地资源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97.25km2,其中:

11、5的面积24783.09 hm2,占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在塬面,地面坡度较小,水土流失轻微,交通便利,耕作方便,设施良好,气候条件优良,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以粮食为主,适宜发展部分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用地;515的面积13762.7 hm2,占总面积的23.04 %主要分布在塬面,是以粮食为主的生产用地;1525面积6941.0 hm2,占总面积的11.6%,主要分布在沟坡边缘及沟坡,适宜发展花椒、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和人工种草;2535的面积7889.67 hm2,占总面积的13.2%,主要分布在沟坡,水土流失严重,依其自然条件,适宜通过荒山荒坡造林,种植以刺槐、侧柏为主的水保林,修筑沟

12、头防护工程,发展水保沟道防冲林;35面积6348.9 hm2,占总面积的10.63 %,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坡面较陡侵蚀严重的山沟坡面,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宜增加地面覆盖,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另一部分分布在区域下游沟谷及山地陡坡地带,主要为陡土崖、岩石裸露地等,现阶段发展林牧尚无条件。耕地总面积216.24km2,由不同的坡度段组成,其中:5的面积9438.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3.6%,1015耕地面积8106.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7.5%;1525的耕地面积408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9%;见附表4、附表5。2.1.4 水文、气象1、气象特征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

13、暖、干湿分明。历年平均气温 9.8,10积温为3281,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72.7小时,无霜期183天。冬春寒冷,干旱少雨,极端最低气温-21.3;夏季炎热,常有暴雨,出现伏旱,秋季有连阴雨,天气凉爽湿润,极端最高气温39.4。2.水文特征1降水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00.6mm,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为822.6mm,最小年降水量409.5mm,相差2.01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8、9三个月平均降水量316.5mm,占年降水量的52.6%,夏秋暴雨多且强度较大,根据市使用水文手册查算:冶峪河流域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量46.557.2mm,24h最大降雨量77.14mm;20年一

14、遇36h最大降雨量6377.4mm,24h最大降雨量104mm。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其次是山洪灾害、冰雹、大风等,年径流量3882.13万m3。2径流、洪水、输沙特征 项目区的径流、洪水、输沙主要受降水影响,因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且强度大,历时短,故导致地表径流、洪水、和输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随着季节的变化,夏、秋季地表径流量较大,而引发洪水的主要原因则是汛期暴雨所致。3地下水资源状况项目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降水少,且蒸发量较大,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水质状况较差,导致局部区域由于水质问题而有地方病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活及生产。2.2 社会经济条件2.2.1 行政区划及社经

15、 项目区涉及淳化县11个乡镇的1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4万人,农村劳动力5.43万个,人口密度177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农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人均3330.0元,人均纯收入1284元。见附表6、7 2.2.2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597.25km2。其中:农业用地21624 hm2,占总面积的36%;林业业用地11203 hm2,占总面积的19.0%;果业用地5723.0hm2,占总面积的9.6%,草地716hm2,占总面积的1.2%,水域120 hm2,未利用地14378 hm2,占总面积的24.1%;其它用地5962 hm2,占总面积的9.98%;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为19.9%,土地利用率为75.9%。土地利用现状详见附表92.2.3 经济状况1、农村产业结构冶峪河流域农、林、牧、副等发展不均衡,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项目区产业主要以粮果为主。农村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状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自我发展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部分群众生活依然贫困。该流域20XX农村各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