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学(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171788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调剂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调剂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调剂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调剂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调剂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调剂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调剂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调剂学1. 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引,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假药和劣药的概念(简答)4.中药处方组方原则(简答)每一种完整的处方构成一般涉及君、臣、佐、使四个方面。(1)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重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药。(2)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重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少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三

2、是返佐药:即病重邪甚,也许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在治疗中起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4)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5处方定义处方俗称药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献材料。从狭义上讲,处方是由注册的执行医师和执行助理医师在诊断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物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广义上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献均可称为处方。6.西药、中成药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种药物7处方保管规定:一般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物,精神药物及戒毒药物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物处方保存3年。.

3、中药处方的正名别名 大黄:川军 生军 锦纹 将军。牛膝:怀牛膝。甘草:粉干草皮草国老。白芍:杭白芍白芍药芍药。白芷:杭白芷香白芷。延胡索:元胡玄胡索。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牛子。沙宛子:沙宛蒺藜潼蒺藜。牵牛子:黑丑二丑白丑。罂粟壳:米壳 御米壳。金银花:忍冬花 双花 二花。.并开药物即一名多药,是指将2-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编写在一起而构成并开药名。如二冬、苍白术、生熟地、全紫苏、炒三仙等。(注意二花不是)10.中药的配伍禁忌(名解):配伍禁忌是指有些药物互相配合后能产生毒性反映或减少疗效。11.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

4、芍叛藜芦。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十九畏药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 炮爁炙煿莫相依。. 注: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神农本草经

5、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后来,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似。1.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甚至导致堕胎的中药为妊娠禁忌用药,妇女在怀孕期间应严禁使用。一般具有毒性的中药,或有峻下逐水、破血逐瘀及芳香走窜功能的中药均属妊娠禁忌用药。妊娠禁用药为毒性中药如马钱子。13中药调剂的质量管理分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毒性中药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共有2种。15.斗谱的编排原则 常用饮片应放在斗

6、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时称取;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高层;质重饮片和易于导致污染的的饮片应放于斗架的低层;质地松泡的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于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形态相似、易于混淆的饮片不能排放在同一药屉内。16.特殊中药的寄存a.配伍相反相畏的饮片不适宜放在一起. 为避免灰尘污染,有些中药不适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如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生蒲黄、血竭面等,而宜寄存在加盖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c.细料药物(价格昂贵或稀少的中药)不能寄存在一般的药斗内,应设专柜寄存,由专人管理,每天清点帐物。如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

7、、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应按照有关规定寄存,决不能放于一般药斗内,必须由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7审方时的注意事项有无配伍禁忌药对、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等、妊娠妇女的禁忌药等,如确属病情需要超常规使用,应请处方医师在此味药旁重新签字。b.如有临时缺药,应请处方医生改药后重新签字。c.处方日期如超过三日,应请处方医生重新签字.如有药名、剂量等笔迹模糊不清或重开药名、漏写剂量等,除重开药名可删去一味外,其他均要经处方医生确认、重新签字后计价e.审方时如有自费药,经患者批准后计价。1.中药调配的临方炮制,就是指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

8、规定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的操作过程。19汤剂用途广泛,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状况2.煎煮汤液的服法:(1)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宜在饭后306min内服药,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饭前一小时服药易于吸取;润肠或泻下药宜饭前小时空腹时服;病在下焦的用药宜饭前服;消食药宜饭后1小时服;发散解表药或对肠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病在上焦的药应饭后服;驱虫药、祛湿利水药宜上午空腹时服;镇定安神药宜在睡前小时服;治疗疟疾的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2)服药措施:一般药宜温水服,解表药宜热服服药后应避风寒;祛寒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及治疗热性病症的药宜冷服;止吐药寒吐者宜热服,热吐者宜

9、寒服;此外,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及病人体质,有如下服法a.分服:对一般病情较轻的疾病或慢性病,分2-3次服b顿服:急症病人用药则不拘时间迅速煎服;危重病人常将一剂两煎汤剂一次服下.频服:不拘时间次数,少量多次服用,以减轻胃的承当。(3)服药禁忌:俗称忌口,指服药期间不适宜同步进食与药性相反或影响疗效的食物。服清热药时不适宜吃辛辣助热的食物;服解表透疹药时宜少食生冷酸味食物;服温中祛寒药时不适宜吃生冷助寒类食物;服健脾消食药时,不适宜吃油腻类不易消化的食物;服镇定安神药时,不适宜吃辛辣、酒、浓茶等刺激和兴奋的食物;服解毒药时不适宜吃“发物”;服用滋补药宜少饮茶。2.四查十对(简答)所谓的四查十对,指

10、的是医药配剂师在配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起来为如下的四查十对。四查:查处方,查药物,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十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对药物性状,对用法用量;对临床诊断。2.中药不良反映: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浮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映,即在避免、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浮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映,涉及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映。不良反映分类:毒性作用、副作用、过敏反映、特异质反映、致畸反映、致癌作用、成瘾性。3.合理用药的指引内容:对的辨证,合理用药;针对患者具体状况,合理选用药物及制

11、定给药剂量;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针对病情制定合理的给药时间及疗程;合理配伍组方;注意用药禁忌;指引患者合理用药。4.不合理用药的体现:诊断失误,用药指征不明确;反复、滥用药物;违背或淡化用药禁忌或规定;用药剂量或疗程失准;给药途径、时间不合适。25中药配伍的药理变化(1)协同作用,可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补血药与补气药相配伍,调补脾胃药与升举清阳药配伍,大黄与槟榔配伍,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黄连复方配伍等。(2)拮抗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后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致使药物的作用削弱甚至消失。如知母和人参在1:1.8时,降糖作用消失,黄连与板蓝根粉,毒性作用减少,槟榔对抗常山制吐作用,

12、干姜、甘草减少附子毒性等。6.容易风化中失去结晶水成粉末的是芒硝.中药发霉的重要因素:a.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繁殖的养料b.受潮湿影响c.中药自身“发汗”.生虫后引起发霉8.中药虫蛀的防护措施:a.清洁卫生(基本).密封c.可控制环境因素d.对抗储藏e.高温杀虫29.中药仓库的色标管理(多选):a.合格品:可以销售和使用,标以绿色b.不合格品:不能销售和使用,标以红色.待验品:标以黄色d销毁品:标以蓝色30.对抗同贮养护:.泽泻山药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b.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c.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d.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细辛、花椒养护鹿茸等动物类中药f.生姜防蜂蜜“涌潮”g.当归防麝香走

13、气色.酒蒜养护土鳖虫31.饮片的贮存措施()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温度高,湿度大均易吸潮变软发黏,易被污染,继而霉烂虫蛀,宜置于通风干燥处(2)种子类药材经炮制后增长了香气,如紫苏子、薏苡仁、莱菔子、扁豆等,若包装不结实,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多贮存于缸、罐中封闭保管养护。32中药的处方脚注(1)先煎a矿物类、化石类、贝壳类及动物的角、甲类等饮片b.某些有毒饮片因毒性成分不耐热,易被加热后破坏,如附子、商陆、天南星大戟等()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有效成分如薄荷、豆蔻、鱼腥草、麻黄、砂仁苏叶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生苦杏仁、生大黄、徐长

14、卿、番泻叶等(3)包煎a.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等b.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c.细微饮片或粉性药物如海金沙、蒲黄、六一散、蚕砂及矿物、贝类加工炮制成的粉末。33两味同炒、同拌:(1)吴茱萸炒黄连:克制黄连苦寒之性,增强治胃热呕吐或清气分湿热之功()木香炒枳实:克制枳实破气之性,增强行气消胀的作用(3)小茴香炒当归:增强行气散寒、活血止痛,疗疝的功能(4)蒲黄炒阿胶珠:减少滋腻之性,矫味臭,增强止血安络的作用(5)砂仁炒熟地:减少熟地的滋腻之性()朱砂拌茯苓、远志: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7)青黛拌灯心草:增强清热凉肝的作用(8)柴胡拌鳖血:克制柴胡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的功能。4.(1)含鞣质类中药(虎杖、大黄、诃子、五倍子等)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2)海藻、昆布等含碘类中药及其制剂不适宜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西药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