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雅思课程阶段学习计划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9页
文档ID:481667181
雅思课程阶段学习计划_第1页
1/9

雅思课程阶段学习计划【总学时】48 学时教材选用《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 4-9》外语教研社 第一阶段:第一个月(4次*4h)教学重点:基础词汇积累&定位信 息,关键词的基本能力授课内容:1,扩充雅思基础阅读词汇 2,学会寻找关键词,在原文中快速定位,教授雅思阅读中常见的 3 种题型:lheadingsentence(找标题)Summary(摘要填 空)Ture/False/No tgiven(是非题)再陈述与推理及 true,false,notgiven题的技巧培养学生雅思判断题需要的逻辑 思维 3,教会学生读文章的步骤,利用文章中的图片图表信息做 题模考安排:每4次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二阶段:第 二个月(4次*4h)教学重点:猜词与复杂句,基本题型的操练授 课内容:1,词根,词缀,词性,利用上下文猜词的能力;大句子 关系学会如何判断词性,句子成分,如何判断区分有用与无用 的生词2,快速找到复杂句的重点,根据复杂句完成简单的问 题;3,教授雅思阅读中常见的ShortAnswerQuestions(简答 题)Mul tipleChoice(选择题)Ma tching(因果关系搭配)此类题型 Sent encecomple tion(完成句子)DIAGRAM/FLOWCHART/TABLECOMPLETION(填图填表题)模考安 排:每4次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三阶段:第三个月( 4次 *4h)教学重点:段落中心思想。

授课内容:贯穿雅思考题中生物 类,地理类,社科类大量的题材阅读提升内容1,特殊标点转折 词,变频词等线索,了解段落主旨2,分析教授段落结构类型 一:总分型,段落结构类型二:分总型段落结构类型二:总分总 型段落结构类型二:对比型模考安排:每 4 次课一次单科模考和 分析反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以及雅思阅读成绩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每节课结合大量阅读练习配合技能的讲 解和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能力雅思听力【总学时】48 学时教材选用选用教材:《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 4-9》 外语教研社第一阶段:第一个月(4次*4h)教学重点:听力基本 功的训练授课内容:1 扩充雅思基础听力词汇尤其是关键词汇,五 种场景词汇的架构和基础练习,如租房场景,课外研究场景,地 理场景新生报到场景度假场景个人健康场景授课场景2 语气语 调、同义信息转换 3基本能力训练:数字、拼写练习;基本信息 填写练习(主要练习在正式听力材料中对时间、地点、人名、数 字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基本信息判断练习(练习对试卷上已有 的基本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主要分为文字类、数字类和图标 类三种基本信息判断) 模考安排:每4 次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 析反馈第二阶段:第二个月(4次*4h)教学重点:提升听力信息 判断,分析,整合和提炼的功力。

授课内容:雅思 8大听力题型 的教授和操练,表格性信息表填空(Formcompletion)分类比较表 填空(Tablecompletion)小结&单句填空题(Summary&SentenceCompletion)笔记填空题(Notescompletion)简 答题(shor t-answerques tion )规律总结,、搭配题图表 (Labelingamap)图解标注题(Labelingadiagram)(很少出现) 流程图(较少出现)图片选择题(较少出现)2 提升学生寻找线索 的思维,逻辑能力的训练,加入五种听力考题思维类型的训练(因果、递进、并列、转折、举例模考安排:每 3-4 次课一次 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三阶段:第三个月(4次*4h)教学重点: 整体提升听力技巧,冲刺考试教学内容:1 进一步夯实基础,在第 二阶段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听力技巧,做好应试准备2 机经模拟 和测试,查漏补缺3 真题演练,题量加大,找到考试的感觉4 建立错题档案,强化弱项,优化强项模考安排:每 4 次课一次 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课程名称:雅思写作课程周期:48 小时课程 安排:4小时/次;共12次第一阶段第一个月4次*4h教学重点: 基本功训练教学内容:1雅思写作Task 1整体介绍;Task 1常用词 汇及运用 2 雅思写作 Task2 见图表介绍及相应的表达 3 雅思写作 Task3 整体介绍和常用词汇及运用 4 雅思写作 Task4z 整体介绍与 背景构建模考安排:每 4 次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二阶段 第二个月4次*4h教学重点:写作思路引导,句法思路,逻辑架构 教学内容:1Task2常用表达运用及强化进阶2Task1和Task2混合 基础分场景共建 3Task1 和 Task2 混合表达及词汇共建 4 写作进阶 段的练习和提升强化段铺垫与衔接模考安排:每 4 次课一次单科 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三阶段:第三个月(4*4h)教学重点:整体提 升写作技巧,冲刺考试教学内容:1 进一步夯实基础,在第二阶段 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写作技巧,做好应试准备。

2 机经模拟和测 试,查漏补缺3 真题演练,题量加大,找到考试的感觉4 建立 缺漏档案,强化弱项,优化强项模考安排:每 4 次课一次单科 模考和分析反馈课程名称:雅思口语教学大纲课程周期:48 小时 课程安排:4小时/4次;共12次第一阶段第一个月4次*4h教学 重点:基本功的操练教学内容:基本话题的操练:四大基本话题 的操练,如人物,物品,环境,社会时事包括输入基本词汇和句 型,目的语交流特征,包括赘语和信息表达的标记词;问题特征 和训练回答方式比较中英文表达差别、话题拓展、句型输入、 时态训练、词汇积累 4 讨论部分:训练各种句型,输入和输出结 合包括基本回答问题的基本逻辑层次和信息的完整表达模考 安排:每4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二阶段第二个月4次*4h 教学重点:夯实基础,提升进阶教学内容 1 进一步巩固掌握 partone 话题中个艺术,人与动物,教育,天气与环境四部分相关 话题的回答,词汇,有用表达及句子2 掌握 parttwo 人物类话题 中普通人,名人的话题的回答技巧及方式3 掌握物品,物体类话 题中电子用品,玩具,交通工具话题的回答技巧及方式,以及对 应的 partthree 部分问题的回答技巧及方式。

缺陷类问题回答模 板4 雅思口语卡片话题的思维训练,尤其常考话题训练,时态在 这部分的准确运用和信息传达的关系,思路开拓训练模考安 排:每 4 课一次单科模考和分析反馈第三阶段:第三个月(4*4h )教学重点:架构整体,顾全大局,冲刺考试教学内容1 掌握 part3 话题中社会问题及观点,概念及意义,阐明标准部分 问题的答题方式;掌握 part3 预测未来,解决方案,解释原因部 分问题的答题方式 2 进一步夯实基础,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提升 整体的写作技巧,做好应试准备3 机经模拟和测试,查漏补缺 4 真题演练,题量加大,找到考试的感觉5 建立缺漏档案,强化 弱项,优化强项模考安排:每 4 次课安排一套综合模测和分析 反馈雅思语法教学大纲总课时36 (6*6h)每周一次语法课,(1*6)雅思考试的要求是从一般性的理解和认知上升到融会贯 通,熟练运用的高度,集中体现在阅读和写作的测试部分考生 普遍感觉到,阅读难度大,其中主要一个难点是:长句和难句在 文章中的频繁地出现,而在长句和难句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各 种各样的从句,往往是会令考生感觉到不知所措在雅思写作 中,更是对语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评分的标准中就明确的 指出:哪些是雅思写作高分的层面所必须要掌握的。

本大纲就是 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去编写的雅思语法考生须掌握的内容1、 动词的时态2、 动词的语态3、 动名词和不定式4、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5、 定语从句6、 状语从句7、名词性从句8、虚拟语气9、倒装10、强调句式课程设置核心语法点具体内容第一课时态1、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3、一般将来时4、现在进行时5、过去进行时6、现在完成时7、过去完成时第二课被动语态1、主被动语态的转换2、七种时态的被动语态3、接双宾语的动词的被动语态4、感觉动词和使役动词的被动语态5、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第三课虚拟语气1、If 虚拟条件句2、Suggest 等表示建议的词汇3、Wish&Asif4、目的状语从句5、I tis…结构第四课非谓语动词一不定式1、语法功能2、时态和语态3、特殊形式第五课非谓语动词分词1、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比较2、语法功能3、现在分词的时态和语态第七课简单句及并列句1、简单句的 6 种形式2、 并列句的 4种关系(并列/递进/转折/结果)第八课副词 性从句1、时间状语从句2、条件状语从句3、原因状语从句4、让步状语从句5、目的状语从句6、结果状语从句7、比较状语从句第九课形容词性从句1、引导词2、普通形式3、特殊情况(只用 that/which/as 的情况)第课名词性从句1、引导词2、主语从句3、宾语从句4、表语从句5、同位语从句雅思词汇(6*6h)《雅思词汇》课程教学大纲一、 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学习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自学 为辅。

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词汇学书籍检查学生的 阅读质量主要采取由学生复述阅读内容,并对阅读内容中的思想 和观点做出个人的评价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重 点和难点学生完成词汇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后,应根据所学词汇 学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或参加 考试二、 课程内容1、词的概述1、1 词的定义1、2 声音与意义1、3 声音与拼写1、4 词汇1、 5 词汇的分类2、 词的结构和词的构成方式2、1、词的组成单位2、 2、实义形位、语法形位和形位变体3、 词的理据3、1 拟声理据3、2 语义理据3、3 逻辑理据3、4 词的理据的丧失3、5 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的关系4、词的语义特征5、词义的变化5、1 一词多义5、2 词义变化的方式6、词的语义分类6、1 词与词的上下义关系6、2 词与词的同义关系6、3 词与词的反义关系6、4 词与词之间的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7、词的联想与搭配7、1 词的联想7、2 词的搭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