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164126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2教科版教材分析:第三册的小马过河是篇童话。课文借小马过河这件事,说明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训练重点可放在: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步骤:一、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二、逐段读

2、讲,具体理解课文内容。1.第1段(1、2节)(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2.第2段(3、4、5、6节)(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有礼貌、询问)(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3.第3段(第7小节)(1)

3、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的问话的?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4.第4段(第8小节)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段识篇。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

4、,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如:小马所以“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

5、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

6、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3)应该怎样做才对?(动脑筋,亲自试试。)(4)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懂得了什么?四、练习分角色朗读。五、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附送:2022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4教科版第三册的小马过河是篇童话。课文借小马过河这件事,说明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训练重点可放在: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

7、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步骤:一、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二、逐段读讲,具体理解课文内容。1.第1段(1、2节)(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2.第2段(3、4、5、6节)(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有礼貌、询问)(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

8、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3.第3段(第7小节)(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问话的?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4.第4段(第8小节)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段识篇。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

9、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如:小马所以“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

10、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3)应该怎样做才对?(动脑筋,亲自试试。)(4)小马听了*话,懂得了什么?四、练习分角色朗读。五、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