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的测试解决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163816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on的测试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n的测试解决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p on的测瓯解决方案【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YD/T 1475-2006YD/T 1531-2006YD/T 1809-2008YD/T 1771-2008IEEE Std 802.3 - 2005FTTx由于使用XPON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网络中消除了放大器和有源器件的使用,大大降 低了网络安装和设备开通、维护的费用,正成为颇有竞争力的接入系统。随着基于以太网的无源 光网络(EPON)商用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对 XPON系统进行合理地测试,已越来越成为许多 设备厂商非常关注的

2、问题。本文旨在对生产及研发阶段XPON系统的测试提供完善的测试解决方0一、宽带XPONC统测试与其他技术一样,宽带PON技术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测试,只有其功能、性能符合要求才可 J 以规模应用。本测试方案主要依据如下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一一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一一基于以太网方式的 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一一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技术要求 EPON系统互通性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 方式和物理层规范一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 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宽带PON系统测试结构

3、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局端OLT、ODN (光分配网络)和用户端ONU (光网络单元)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 OLT到ONU) , 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到达各个ONU ;在上行方向(ONU至I OLT),各ONU在指定时间发送信号到 OLT。ODN 由光纤和无源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在OLT和ONU间提供光通道。使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进行XPON系统测试时,需将OLT接入网络测试仪的一个端口,将剩余 ONU设备分别接入网络测试仪的其余端口,系统测试结构如图1。本文根据广电的一些实际验证方案及信而泰科技的多年测试经验做出便于设备制造商进行相关 测试的测试项及测试方案

4、。1、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1.1系统吞吐量性能测试测试项目:系统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验证系统在不丢包的条件下设备所有端口同时发送数据速率能力的总 和。测试环境:iTester 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奴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iTester网 络测试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陈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S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l供GE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流量设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置为100M (如果接10个ONU

5、。测试步骤:在ONU则用网络测11t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 的总下行吞吐量;在OLT侧用网络测13c仪接收从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 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使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RFC2544M试方法分别测试系统上行和下行 吞吐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 30秒(产品早期试制,建议测试时长大于 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1.2 ONUS备吞吐量测试测试项目:ONUS备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NUS备的吞吐量。测试环境:如上图连

6、接1个OLT和1个ONU如果每ONl供多于1个且小于等于10个FE端 口,则连接每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如果单 ONl供多于10个FE端口,则 任选10个F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对于每ONUS供多于1个GE端口的情况,仅 连接1个GE端口至数据网络测试仪。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陈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S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三重搅动机制)。测试步骤:在ONU则用iTester网络测试仪接收从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 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 OLT侧用网络测11t仪接收从UNI侧

7、发送来的数据,将 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使用数据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 RFC2544M试方法分别测试ONU行和下行吞吐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量,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30 秒(产品早期试制,建议测试时长大于 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1.3 系统过载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系统过载丢包率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EPO陈统在过载情况下的转发性能 测试环境: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奴提供一个端口

8、连接至iTester网 络测试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20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陈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S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ONl供GE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iTester网络测试仪端口流量设 置为100M (如果接10个ONU 。测试步骤: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查询并记录ONUE置的缓存容量;3、使用数据网络测试仪通过标准 RFC2544M试方法测试系统丢包率,测试采用 3 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上下行测试流量设置为1Gbps,测试 时间设置为30秒(产品早期试制,

9、建议测试时长大于 3分钟),每种包长测试一次。 记录结果。1.4 系统转发时延测试测试项目:系统转发时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PO隙统转发时延。测试环境:iTcstcr参照上图连接1个OLT和10个ONU每个ONUZ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 20 km盘纤。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EPON1(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1、关闭OLT/ONU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2、开启下行加密功能;3、如果被测 ONU供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100M双工模式。测试步骤:OLT和ONU匀可能有2种二层交换方式,即存储转发和按比特转发。对于存储转发设备

10、,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最后 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对于按比特转发的设备, 时延 为被测设备收到第1比特到发出第1比特的时间间隔。注意设备如何实现并记录。1、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2、记录OLT和ONU勺二层交换方式;3、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转发时延,测试采用3个典型包长:64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测试流量采用系统吞吐量的90%,测试时间设置为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记录结果应包括平均转发延时、最大转发时延和最小转发时 延。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