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1529605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垫板冷冲压模具设计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编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1绪 论3第1章 工件分析4第2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52.1 结构与尺寸52.2 精度52.3 材料5第3章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6第4章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74.1 模具类型74.2 操作与定位方式74.3 卸料与出件方式74.4 模架类型及精度74.5 凸模设计7第5章 工艺设计计算85.1 排样设计与计算85.2 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95.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11第6章 设计选用零件、部件,绘制模具总装草图136.1 凹模设计136.2 凸模设计146.3 凸凹模的设计166.4 定位零件186.5 卸料与出件装置186.6 模架及其它零件的选用21第7章

2、压力机的校核257.1 公称压力257.2 滑块行程257.3 行程次数257.4 工作台面的尺寸257.5 滑块模柄孔尺寸257.6 闭合高度25第8章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268.1 冲压模具制造技术要求268.2 总装工艺268.3 加工要求28总 结29致 谢30参考文献31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摘 要 该垫板形状简单,结构对称。设计内容从零件工艺性分析开始。首先,确定该模具类型为倒装式落料、冲孔复合模;接着,做工艺计算,计算出冲压力、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然后,根据计算出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最后,设计其他零部件并对压力进行校核,无问题后绘图,完成设计。 经过分析

3、,只需2道工序落料和冲孔,通过挡料钉进行2次加工将零件生产出来。当中使用导正销可以确保孔位精度和生产率。关键词:垫板;凸模;凹模,倒装复合冲裁模ABSTRACT The plate shape is simple, the structure is symmetrical. Design content part 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from the beginning. First, we determine the mould for flip chip type blanking, punching compound die; Then, do proc

4、ess calculation, calculate the impact pressure, the pressure center, choose to press. Then, according to calculate the mould of convex and concave die size and shape. Finally, the design of other parts and the stress checking, no problem after drawing, complete the design.Through the analysis, just

5、2 steps blanking and punching, throughkeep-off nail for processing the parts produced twice. Use of guide pin can ensure a hole accuracy and productivity.Keywords: plate; Punch; Die, inversion compound blanking die 绪 论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

6、板和钢带。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冲压加工在许多方面都有许多优点。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

7、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2)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3)冲压能加工尺寸范围大且形状复杂的零件,其强度和刚度均较高。(4)冲压的切屑碎料少,消耗的材料比较少,成本也低。第1章 工件分析如图1所示零件:垫扳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 t=2mm 第2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2.1 结构与尺寸 零件对称形状 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形孔,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可得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61.3t=1.32=2.6。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和工件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应大于材料的厚度t,该工件的空边距(20)t=2,(10)t=2,

8、均适宜于冲裁加工。2.2 精度改零件是自由尺寸,按IT14级的工件尺寸公差,查表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零件外形:58, 38, 30, 16, 8 零件内形:6 孔心距:180.215, 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以达到零件图样要求。2.3 材料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抗剪强度 =260MPa,断后伸长率=32。该材料的塑性和弹性好,所以其冲裁加工的性能高。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第3章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该零件需要落料、冲孔两道工序,可选用3种工艺方案:(a)单工序模生产:先落料,再冲孔(b)复合模生产:落料冲孔复合冲压(c)级进模生产用:冲孔

9、落料连续冲压该零件结构单一对称,考虑到生产效率,应该用复合冲裁或者级进冲裁。采选用复合冲裁的话,生产出的零件好,效率也高,并且根据合理的方案能生产出较好的零件。经分析得出,该零件应该用复合冲裁工艺方案。第4章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4.1 模具类型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利用凹凸模不需要顶出装置,操作也比较简单,所以用倒装复合冲裁模。4.2 操作与定位方式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用手工送料方式不仅能批量生产,还能降低模具成本。从零件材料等方面考虑,可以用导料板来导向,用固定挡料销来挡料,配合导正销来固定送料位置,确保零件精度。采用使用挡料销来保证首件冲裁的正确定距,从未提高材料的

10、利用率。4.3 卸料与出件方式用弹性卸料来卸料,弹性卸料装配通过橡皮的弹力来卸料,卸料力小,但可能够压料,确保其表面的平面度。冲件和废料用凸模直接在凹模洞口推出工件,操作方便,效率高。4.4 模架类型及精度为了到送料和操作的方便,用后侧式导柱模架,使用导柱和导套导向。其零件精度要求低,冲裁间隙小,可用I级模架精度。4.5 凸模设计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落料凸模刃口部分是非圆形的,凸模与固定板的加工,用固定台阶式,中间台阶与凸模固定板间以H7/m6过渡配合,用台肩挡住凸模,卸料时,不会从凸模固定板中被拉出。安装部分用便于加工的长圆形,使其和凸模固定板固定。第5章 工艺设计计算5.1 排样设计

11、与计算零件外形近似矩形,轮廓尺寸为5830。考虑操作方便并为了保证零件精度,用直排有废料排样,如下图图1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13,工件的搭边值a=2,沿边的搭边值a1=2.2。级进模送料步距为S=30+2=32mm条料宽度按表3-14中公式计算:B -0=(Dmax+2a1)-0 查表3-15得:=0.6B=(58+22.2)=62.4 ()由零件图近似算得一个零件的面积为1354.82,一个进距内的坏料面积BS=62.432=1996.82。因此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A/BS)100=67.8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3选用板料规格为71020002。横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62.4。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32,每间条可冲零件个数22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nA0/A)100 =(22321354.8/7102000)100=67.2纵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62.4。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11,每条可冲零件个数62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nA0/A)100 =(11621354.8/7102000)100=59.2根据以上分析,横裁时相对纵裁时的材料利用率较高,可采用横裁。5.2 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冲裁力:根据零件图可算得一个零件外周边长度:L1=16+8+28+382=162.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