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151417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Q2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大尺寸应用面板稳定成长面板产业在2010年因金融海啸后的需求递延,TV、MNT及NB三大应用总出货量大幅成长约20%,但也有别于往年,首次出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状况,各面板厂在2010年第二季度底提高产量,反而在2010年第三季度因需求疲软造成报价持续下跌的困境。而2011 年大尺寸面板在报价已落底的假设下,新市场及新应用将为产业带来需求面的支撑,虽然2010年基期较高,仍预期将呈稳定成长的态势。预估大尺寸面板三大应用中的TV需求量可成长10%达到2.1亿台,为三大应用中成长幅度最大者,而MNT需求量估计可成长5%到1.9亿台,NB需求量可成长9%

2、达2.4亿台。三大应用中的TV因使用面积本身就大于其他应用,具先天上的优势,平均约占总面积的60%,也因此成为面板厂商去化库存的重要关键。预期2011年全球面板总需求面积将达到1.64亿平方米,成长25%,成长幅度大于终端应用台数的成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终端产品尺寸的增加,TV的主流尺寸从32英寸转变到42英寸以上,MNT 也逐渐从19英寸增加到22英寸以上,手持式装置中手机已将以3.5英寸甚至4.3英寸为主流,而新崛起的平板电脑以710英寸为主,也为面积需求量带来成长的动力。新市场与新应用崛起受大陆人民收入提高及TV零售价格下降带动,预期2011年大陆TV市场销售将成长18%达到4600万台

3、,占全球TV销售21%,成为TV市场主要成长区域。大陆市场并非由国际品牌所把持,本土TV厂商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海尔共拥有75%的市占率,而11 年大陆TV厂商与国际品牌厂在销售策略上有着极大的不同:过去国际厂商以高阶产品主打一级城市,大陆厂商则以二、三级城市为主战场,但随着TV价格下降,各厂商在原战场已站稳脚步,因此国际厂商开始将销售触角伸向二、三级城市,大陆厂商则开始抢攻一级城市的市占。由于韩系品牌厂有自己的面板产能,自用率高,对去化面板库存较有利,这也是在3Q10 报价下跌以来其产能利用率依旧可以维持在90%以上的原因。因大陆自有面板产能较少,陆系品牌厂抢攻一级城市将使高阶产

4、品的需求扩大,对台湾面板厂来说,将是去化库存并提高平均售价的大好机会。大陆元旦销售市场实际发展指数为100,高于期盼指数92.8,显示TV的销售状况优于预期;春节LCD TV销售约275万台,较2010年成长28%,也优于原先预估的263万台,在各销售数字优于预期的状况下,估计品牌厂将对下一波销售高峰的五一假期销售抱持较乐观的态度,估计将加重为新机种备货的力道,因需求增加,可以预期面板报价将有所回升。LED背光源为2011年驱动TV销售的最主要动力,挟带着节能、转换效率高、能进一步将TV薄型化等优势,使用LED背光源的LED TV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以及终端商品价格的下降。以

5、同尺寸及分辨率的面板来看,LED背光模块约占成本42%,较CCFL高,但随技术进步,LED芯片发光效率有显著提升,在背光模块中所需的光源颗数逐渐减少,加上LED零组件成本下降,估计2011年40英寸等级TV用LED背光模块与CCFL背光模块成本差距将逐渐缩小到30 美元。而尺寸越大的应用在使用侧光源式的LED背光模组更具成本上的优势,以40英寸TV直下式背光源来看,约需要950颗LED光源,但随发光效率提升,预计在2011年同尺寸TV若使用侧光源式仅需约250颗LED光源,这也是尺寸越大的应用LED 渗透率越高的原因之一。终端商品价差部分,目前LED TV及CCFL TV平均价格已较10 年同

6、时期分别下降44%、24%,价差比小于1.5,而大陆地区则在1.11.2之间,在价差比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有助于LED 渗透率的提升。全球各面板厂在LED TV面板出货的市占率仍以日韩最高,台厂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2011年各面板厂加大LED 背光面板的出货比重,有助于提高平均售价,在获利部分也可望有所改善。除LED 背光的应用外,在TV功能上目前市场较热门的3D TV因受限于价格昂贵、3D内容不足、标准尚未统一、使用习惯等限制,我们估计2011年消费者仍将倾向于观望,以避免在内容普及后新机种的问世,但目前有部分厂商以普通面板的价格将3D 功能以赠送的方式试图提高其渗透率,导致3D 的发展较预

7、期的快,不过此现象是纯粹冲市占率抑或消费者有实际的需求仍有待观察。而Connected TV(包括Smart TV)随着全球网络传输速度及周边硬设备升级,渗透率预期将从2010年的21%大幅提升至37%,2012年出货将超过1亿台,但因Connected TV可藉由装设Setup Box达到上网等功能,因此对TV或面板库存的去化影响幅度较有限。2011年面板有供不应求疑虑韩国面板厂有自有品牌消化库存,产能利用率能够维持在90%以上,除此之外,自2008年起由于韩元贬值、台币升值,韩国面板的全球市占率一举超越台湾面板厂,成为世界主要面板供给国家。预估2011年全球面板产能面积将成长21%达2.0

8、7亿平方米,除新增产能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厂预期面板景气回升,除韩厂仍维持90%以上产能利用率外,台系面板厂也预期将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但韩系面板厂商Samsung及LGD估计仍占全球约50%面板产能。假设2011年新增TV需求以增加1900万台42英寸TV计算,7.5 代线以上新增产能将可产出862.5万平方米,与新增TV需求923.7万平方米形成约6.6%供给缺口。由于新兴市场以及手持式装置等新应用的崛起,预期出货片数将有显著成长,而随终端产品应用尺寸增加,在需求面积上的成长幅度将超越出货片数的成长。在台湾面板厂生产计划相对保守的假设下,面板厂为稳定库存减少产量,但品牌厂拉货力道将逐

9、渐增强,预期自2Q11 底由于开始进入销售旺季,面板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估计在第三季度底到第四季度因大陆新厂产线开出,供需状况才有趋向平稳的可能。库存降低、报价反弹对照2008年第二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以及2010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的库存水位与报价,可以发现在此2段期间库存水位均处在56周之间,属于较高的水平,在此期间报价均有较明显的跌幅,而2010年第四季度台湾面板厂平均库存水位已下降到约5周,虽未达4周以下的健康水位,但面板厂逐月调控产能利用率以控制产能,整体库存趋势逐渐往下,预期在库存回到4周左右时可带动报价明显回升。以历史经验来看,报价下跌期间最长为9个月,平均约在67个月,自20

1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报价已下跌超过9个月,显示跌价空间已十分有限,而大陆五一假期将至,但报价尚未明显回升,足见品牌厂对未来销售展望越来越难以预期,而采较谨慎的态度,在需求尚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报价回升时间将较原先预期延后,估计至5月下旬以后五一销售数字较明朗,可以带动报价回升。结论日本震灾后市场上对ACF(异方性导电胶)供给存在较多杂音,但日立化成及Sony 先后公告复工,且因ACF质轻体积小,运送上选择性较多,供给上的短缺疑虑已消除。2011年大陆等新兴市场国民消费力提升,加上LED背光源的普及,为需求端注入成长动力;供给面方面因能够量产的新增产能本就较少,再加上日本震灾对LCD曝光设备出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大陆新建8.5 代厂量产的的递延,在下半年供给可能不足的情况下对报价会有较正面帮助。而面板产业发展至今,结构呈现上下游肥(零组件及系统厂)、中间(面板制造厂)瘦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