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146145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研活动记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相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14年2月28日(星期五)地点:会议室主持:刘秋来内容:评析王春霞老师公开课雨点议程:一、王春霞老师谈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雨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全诗共八行,四句话,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语言形象生动,句式整齐,韵律感强。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了童趣。就本课的教学,我分了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3、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雨点乐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2、是: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3、进行写字教学。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新课开始我由歌曲小雨沙沙趁机引出课题,边描述边简笔画雨点从空中落下的情景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它们会在那儿干什么呢? 让我们跟着小雨点一起去旅行。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反复朗读,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再读一读等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让学生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

3、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学生的脑用起来了,嘴说起来了,手舞起来了,课文读起来也就有声有色了。识字、写字教学时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汉字就必须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因此,我教学生字时把生字的音、形、义分散教学,如:在初读课文时先扫清字音障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字音,再全班交流,把自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较难读的字音提醒大家注意并指导朗读;字义在学习课文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动作等加以理解;而字形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寻找记忆生字的方法。在板书设计中我主要以贴图为主,配以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直接、简洁的板书再现了文章的

4、语言,将学生领进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语言的童趣。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课时划分有待商榷,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二、评课实录(部分听录)李惠老师:雨点一课课文富有童趣。这节课通过儿歌导入,受学生欢迎。在指导朗读这块学得很轻松。沈老师通过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课堂书声琅琅。无论是字、词语还是句子的朗读都很到位。 王荣新老师:这节课亮点很多。在开始创设情境,儿歌、简笔画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生文本对话的环境创设得很好。另外,注重学法的指导。每一次的朗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也学得越来越快乐。我还有个小建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表现,

5、是否可以借助多媒体了解池塘、大海、江河的不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裴淼老师: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将阅读进行到底,朗读方式多样、生动,一次比一次生动,学生投入,俨然成了一颗颗小雨点。另外,小老师的使用,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责任感。沈老师富有童趣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很好,也给了我们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思考。解振兴老师:这节课教学清新、活泼、扎实。沈老师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有悟,课堂上运用读的手段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把课文读得美美的。另外,老师在课堂上成了生生交流、生本交流的桥梁。贠仙果老师: 沈老师非常注重书写示范,值得我学习。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个

6、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到体味。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很巧妙。另外,有两点疑问:“雨点”的“点”要不要读成“点儿”?课时的划分上如果第一课时这样,那第二课时又干什么?课时目标不太明确了。李黎霞老师: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对象,他们能通过课堂获得多大的发展、得到多大的进步应该是考量课堂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我想结合沈慧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雨点一课谈谈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1、 课前谈话后一首动听的儿歌

7、小雨沙沙,沈老师简单几笔勾画的可爱雨点以及动听的教师配乐朗诵把孩子们带到了雨点身边,走进了雨点的纯净世界,在如此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激起。2、在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感情诵读的教学环节,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俨然成了雨点的化身,在池塘里安静地睡觉,在小河里悠闲地散步,在江河里快乐地奔跑,在海洋里满怀激情地跳跃。在想象、表达、感悟、朗读的环节中尽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并学以致用!二、尊重个性,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生字词环节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认读正音,再去拼音读生字,接着认读词语、读句子,最后深入理解

8、词句,整个过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孩子们能扎扎实实地学语文。2、整节课上不断有“小老师”的身影出现:小老师友情提醒易读错字音并领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的词语;同桌小老师帮助开火车或回答问题遇到困难的学生等等,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与自信倍增,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十足。3、个别回答,小老师示范、集体学习,开火车,分组学习,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回答问题的面很广,课堂真正回归给了所有学生。三、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再现。有效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使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得到充分发展的。听沈老师动听的朗读,

9、听小老师悉心的指导,听同学们精彩的回答,倾听是美好的学习方法,倾听更是一种美德,这些在孩子们身上有了美妙的体现;课前谈话孩子们说出心中对听课老师的欢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说词语,说对句子的理解等,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想说、乐说、会说;整节课上书声琅琅,由生字到词语到句子到篇章,由读正确到读懂再到感情朗读,孩子们想读、会读、更能读得好!这节课上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对生字的书写质疑并和老师一起研究写法,写得得法,写得投入!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总之,有效的语文学习该是孩子们自己主动地学习,该是孩子们充满激情地学习,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的学习!解金增校长:作为老大姐

10、对待学校公开课的态度令人敬佩,无论是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反思,都兢兢业业,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每位老师都能这样对待,就达到了这活动的效果了。我觉得有效学习的第一点是学生始终能有激情地投入学习,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加上课上沈老师的评价语言都能激起学生的热情,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情感得到发展,喜爱语言,喜欢语文老师。第二点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能很好地掌握。在课堂上抓住词语学习,抓住易错的读音,词语的学习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第三点是听、说、读、写、探究合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这节课很注重说话的练习。第四点是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老师层面来看,

11、沈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注重朗读、说话的训练,评价用语丰富有激励性。建议:总结时能借助板书再指导学生用文中语句进行说话训练。附教学设计:雨点教学设计执教:沈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雨点乐趣。3、让学生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重在读,从读中悟情明理。我把感情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音乐引路,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

12、老师,你们欢迎他们吗?谁能说句欢迎的话?欢迎词都一样,看来你们说的肯定没有唱的好听,不如我们给老师们唱首歌吧?(放小雨沙沙的歌曲一起唱歌) 师:小雨沙沙,无数的小雨点从天而降,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简笔画雨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雨点,请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瞧,多可爱的小雨呀,谁来读课题?多活泼的小雨点呀,谁再读?多神奇的小雨点呀,一起读。二整体感知师:雨点落进哪儿了?他们玩得开心吗?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跟着小雨点一起去旅行。(出示课文,配乐范读)三、初读课文师:老师读得好吗?你们想读吗?1、请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利用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

13、顺。读好了就坐正,听明白了吗?2、读后交流。(1、)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特别认真,课文中的字音读准了吗? 出示生字、词朗读。(2、)小朋友们词语读得真好,课文中的句子是不是也读顺了?先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谁想读第一句?逐句读。四、再读课文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相信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1、请小朋友们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你们和小雨点都去了哪些地方,干什么呢2、读后交流(1、)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2、)如果你就是小雨点,你最想去哪儿干什么?(3、)交流(1)交流:小池塘睡觉。引导学生体会到池塘水的平静,从而指导读好“睡觉”一词。师述:平静的

14、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小雨点一定会睡得怎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美读第一句。)(2)交流:小溪散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溪水在缓缓地流着,指导读好“散步”。师:是呀,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我们和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美读第二句。)(3)交流:江河奔跑。指名读第三句。请其他同学评议他有没有读好这句,并谈谈听了朗读后的感受,在评议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想像江河水奔腾向前的景象,并指导读好“奔跑”。(美读句子。)(4)交流:海洋跳跃。大海里波浪翻滚,波涛汹涌,一浪更比一浪高,雨点在大海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

15、就像小朋友在跳跃。此时雨点的心情怎样?引导体会海洋巨浪翻滚的气势,指导读好“跳跃”。师:是啊,小雨点随着海浪跳跃,他张开大嘴多高兴呀!(美读句子。)3、雨点分别落进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在这些地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雨点落进的地方不同,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这样有趣的旅行想再感受一次吗?让我们跟着小雨点动起来!齐读课文。4、看着黑板,多么快乐的旅行,多么令人难忘的旅行,让我们记住这次神奇之旅!根据板书小结。三、启发想像,练习表达。师: 雨点落进的地方不同,状态也不一样,小朋友,你们注意观察过吗? 他们还去了哪些地方?干什么?让我们做一回小诗人说一说(荷叶 草丛 柳树 打滚 捉迷藏 荡秋千)雨点落在( ),在( )。1学生自由说。2、交流说,相机指导学生把句子说正确。师:大自然是多么美,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更美的事物,作出更美的诗句。六、观察字形,学写生字 师:这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不仅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课文还读得那么好,要是把生字再写好看那就锦上添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