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138648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端午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端午粽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端午粽教案设计:语文课程原则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引,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体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教学目的:1、结识“端 粽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念”等生字。、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2、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学时安排2学

2、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导问:通过看视频,我们懂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都做什么?学生齐回答:端午节学生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学生: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学生3:尚有某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同窗们,看了视频你能说说屈原是个如何的人吗? 爱国诗人接着教师简介屈原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自由朗读课文。(1)教师提出朗读规定: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规定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2学生认

3、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结识新偏旁“立”“米”。()同桌互相检查,当小教师纠正对方读得不精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3.教师指引学生认读生词。(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端、粽、节 、 总 、米 、间、分、豆、肉、带、知、据、念并让学生组词。()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对的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本上,读通顺每一

4、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积极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中文的爱好,激发了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指名学生逐段报告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教师指引学生多种措施朗读。()课件出示朗读规定。说一说课文共由几种自然段构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学生按照规定朗读课文。(3)教师范读,指引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止。4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生字午。(1)观测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教师指引学习生字节。()观测生字构造,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5、。(2)引导学生说一说理解了哪些中国老式节日。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3)通过对节日的论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6.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生字叶。(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学生观测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美丽。7指引学生书写生字米。(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结识糯米的“米”字。(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3)学生根据中文“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8.指引学生书写生字真。(1)观测生字构造,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9

6、教师指引学习生字分。(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鼓励进步教师指引学生书写生字豆。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指引回忆: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结识了哪些生字宝宝?2.合伙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佳的生字。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时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精确。(1)出示卡片:端午节 、粽子、总是、米饭、中间、分开、豆子、大肉、带路、知识、据点、纪念()小组同窗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一颗星。师生共

7、同齐读课文。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 抓住重点语句,指引朗读。(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指引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

8、“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指引朗读:这样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多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学生报告朗读第二自然段。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把戏诸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预设: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指名学生报告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懂得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掉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忆,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步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有更深的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