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138609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校本微课程开发对策研究文献综述院(系、部)名 称 : 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教育技术学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1 指 导 教 师: 2016年3月1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程以其内容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便于自主学习等优势受到教师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来改进传统课堂。平面设计类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操作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性课程,将该类课程和微课程有效的整合,可以让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闲余时间。本研究立足于本校实际,主要关注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的开发现状

2、。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现状,对我校平面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网络问卷调查法,从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校本微课程、教师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的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微课程开发现状,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利用微课程优势弥补我校平面设计类现有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关键词: 平面设计类;微课程;校本微课程前言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我国的课程政策正从国家课程走向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由此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宗旨,独有的师

3、生特色,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并开发其潜在的课程模式,开发适合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平面设计类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操作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性课程。但是,纵观现有的教学模式,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授课形式单一,只注重理论讲解;学生对上机操作只是机械式的重复练习,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个性化的教学实施不到位等。针对以上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变思路,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案。由此,基于平面设计类校本课程的研究应运而生。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将校本课程寄托于微课程的形式,以其新颖活泼的方式更有利于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最

4、先开始对微课程的研究是在 1960 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的有关微型课程的概念,就是我们所指的短期课程,它是指集中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小容量的学习单元(学习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英文说法为“Mini Course”和“MiniLesson”。 微课程以其周期短、灵活性强,易操作的特点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下面是国外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几个方面的研究:(1) 当前,在国外研究微课程的所有案例中,最成功的就是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是由萨尔曼可汗(Selman K Han)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旨在向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在线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支持服务。创立的初衷只

5、是为了方便为亲戚做数学辅导,当他把这些数学辅导视频传到网上后受到热捧,截止到现在,可汗学院已经从简单的数学领域延伸到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经济和计算机等十几个学科,其在 YouTube 的点击量也超过了 2.1亿。可汗学院最大的特色在于将微视频和一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应用于期中,使传统的教学体系发生改变,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网络课程学习者,增加了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效率。(2) TEDEd是TED在YouTube上推出的新频道,它的意思是专注于值得分享传播的想法,是近几年来微课程研究的新方向,这是TED在教育领域的一次新尝试。而TEDEd借助于海量的珍贵讲座,从中选出教育领域内的优秀视频,

6、配上动画特效,让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都能够直观而富有兴趣的学习。而且还允许全球各地的优秀教育者对频道中的资源进行自由的剪辑,让众多教授者和学习者参与进来,真正激发人们自主学习的热情。(3)短时课程又称为微型课程,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中学首次提出的。微型课程主要是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而这些单元划分的依据一方面是根据学科知识点,另一方面是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专业能力,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微型课程较传统课程的独特性既体现内容上,又体现在持续的时间上。这种微型课程的时长一般为一到两个小时,内容向知识点的深度倾向而不是广度,这些课程被国内的诸多学者称为拓展

7、课堂。二、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由于对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还相对较晚。笔者主要对微课程的概念特征、设计开发两方面对微课程概况进行梳理归纳。(一)微课程的概念特征作为微课资源建设的倡导者,胡铁生老师最早提出微课的概念,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将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可以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还指出微课程不仅仅只是平常意义的微视频,它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焦建利

8、将微课程看成是教学视频,用来辅助教学的资源,而不是完整独立的课程。(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胡铁生将微课的开发形式分为两种:第一是对现有的优秀视频案例或完整课例进行深层次再加工改造;第二是开发原创,即从根本上设计并且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王丽丽与张生等从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个角度来研究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刘正与张琛讨论了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诸多细节原则,如、教学媒体的选择、界面设计等。李东哲与张晓君等从心理学注意的角度出发,提出微课程的视频拍摄应融入注意引导设计,并结合实际案例解释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方案。三、相关概念界定(一)平面设计类平面设计(graphic

9、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本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相关专业为例,立足于对Photoshop、Flash等课程的调查分析,以此总结归纳出平面设计这一类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二)微课程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三)校本微课程校本微课程应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发的。其

10、时长在十分钟以内的,具有学校鲜明特征,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博,多集中于一个知识点或解决说明一个问题,适合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课程。四、对国内外现状的评价目前国内外对于微课程的调查研究比较多,然而基于具体科目校本微课程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在参考的文献中和搜集的资料中,调查采用的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这样的调查方法比较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调查对象,发现问题所在,为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及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提供了方向。在实际调查中,应该结合实际具体情况,有甄别的选择调查维度,精准地调查出隐性存在的问题,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五、本论文的思路探讨通过对参考文献和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地整理、整

11、合,依据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媒体专业、图形图像制作、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在前人的研究的经验基础之上,初步完成了本次论文的构思:1简述关于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设计与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2对校本微课程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的界定进行阐述;3以我校教育技术学、多媒体专业、图形图像制作、艺术设计专业在读学生为调查样本,进行深入调研,并以基本数据为基础,对影响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设计与开发现状进行深入挖掘分析。4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以及对我校调查研究情况深入分析,为提高我校平面设计类校本设计与开发现状提供合理性的建议和对策。参考文献1马艳艳.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述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

12、14,96(3):12-14.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沈大林.Photoshop7.0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5刘小伟.Photoshop广告创意与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张丽.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7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8胡蒙娜.初探“微”时代的微课J.中小学电教:2013(Z2).9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

13、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19-1.10郑艳.基于工作过程的平面设计综合实训改革方案J华章,2012(15):18011胡晓红,王丽芬,黄冠利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平面设计实训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7):25125312张敏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中职学校为例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13杨建忠平面设计综合实训课程设置与实施初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4): 13813914张君.美国平面设计教育对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1):11411515赵国

14、辉.校本微课的价值取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17陈文生.学校“微课”校本开发的要点.治学之法,2013.18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1,(4).19赵璟.平面广告设计的微课教学J.艺术科技,2014,(7):131-132.20秦爱梅.基于“微课”的高职3dsmax 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报,2014,(6):165-168.21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6):128. 2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

15、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23何世忠,张渝江.再谈“可汗学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24-26. 24丁建英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8-91. 25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 225(07):5-16. 26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1997,(03):14-19. 27王会娟.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28张靖.学教并重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分析D.2013.29沈书生等.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07-111. 30倪娟.“微课”应用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2):133-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