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周周练1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136638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周周练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周周练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周周练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周周练1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周周练1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周周练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周周练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下周周练13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耳矣”。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2.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四季的变化,冷多穿一点,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

2、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儒、墨、法、道 B道、儒、墨、法 C儒、法、墨、道 D道、墨、法、儒3.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3、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守仁 C陆九渊 D 朱熹6. 有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学说7英国学

4、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B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9下列关于楷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特点:笔画详

5、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始于东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杰出代表 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如宋代赵孟頫,元代黄庭坚,明代文徵明等 A B C D 10.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屈原的书房场景。其中有可能的是( )A书桌上摆放一本三国演义 B.墙角放有司南C.书柜中有印刷的书籍 D.墙上挂着清明上河图11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 ( )A 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12.

6、下列诗句能够印证唐朝后期市坊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13.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出自于( )A .魏源海国图志 B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 .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编14.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下列人物中,最早向中国人系统介绍进化论的是( )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严复 D.陈独秀15.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

7、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从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6.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17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

8、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18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19.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嘛!” 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工农武装割据 一国两制 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发展观A. B. C. D. 20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

9、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其依据有(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 B. C. D. 22“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导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

10、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3.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24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知识青年放弃学业去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政府倡导的目的是( )A让知识青年吃苦锻炼,磨练意志 B知识青年支援和推进农村建设C解决知识青年就学、就业困难 D解决“60后”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2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

11、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26.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7.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

12、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 B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学术问题自由争论C缺乏法律依据的思想禁止传播 D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28“感动中国”评委会曾对某位杰出人物评价道:“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A袁隆平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29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此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30.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识即美德 C. 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31.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 )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 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