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13619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1.1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1.2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施工图纸。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 )。1.4 XHZ30 型搅拌机相关资料。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2. 工程概况慧谷阳光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侯家庄东,望京北路以东,北侧为北小区南滨河路,南侧为望京中环路。本工程由11 栋全现浇剪力墙板式高层住宅及与住宅相连的5 座地下车库组成,将分三期施工,第一期施工: B 座、C 座、D 座、E 座和与 B、C 座相连的两个车库,建筑总面积 55655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 C1

2、5 ,结构工程 C25 、C30 、C40 。混凝土量约为30000m 3 。3. 工程施工安排3.1 慧谷阳光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计划在今年6 月初,结构完工时间在11 月底,共计 5 个月时间。 B、C、D、E 座住宅楼和连体车库同时开工 .3.2 B、C、D、E 四栋住宅楼和连体车库的基础底板不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要依次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基础底板按后浇带进行分段,每段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段施工,每天最多安排浇筑四段墙体和四段顶板混凝土。4. 搅拌站选型4.1 每日混凝土及材料用量每日混凝土量计算一段底板混凝土的最大量V=0.55*1800=990m 3每段墙

3、混凝土量在32m 3 左右,顶板混凝土量在27m 3 左右。每日最多需混凝土量V=32*4+27*4=236m 3另外根据混凝土总量V=30000m 3 ,工期 5 个月时间。日均混凝土量V=30000/150=200m3考虑一段底板混凝土在24 小时内浇筑完成和每日需混凝土量, 混凝土搅拌站每台班( 8 小时)生产 330m 3 混凝土即可满足要求。4.1.2每日水泥量计算按每方混凝土用水泥400 公斤计算330*0.4=132T4.1.3每日粉煤灰量计算按粉煤灰取代水泥率 20% 计算132*0.2=26.4T4.1.4每日砂石量计算按每方混凝土用 0.8方石子计算330*0.8=264m

4、 3按每方混凝土用 0.4方砂子计算330*0.4=132m 34.2 本工程选用两台XHZ30 型搅拌机,每台搅拌机的技术指标:(1)生产率: 30m 3/小时(2)水泥仓贮料容量: 80T(3)粉煤灰仓贮料容量: 40T(4)装机总容量: 50KW(5)控制形式:六计量微机自动控制(6)主机循环生产量: 500L/ 盘(7)混凝土输出高度: 1200mm(8)拆装周期: 4 工作日(9)生产定员: 3 人(10) 占地面积: 80m 2砼搅拌站工作效率按0.8 考虑,搅拌站每台班(8 小时)生产砼量为:30*8*2*0.8=384 m 3 330 m 3 ,能满足施工要求。4.3 工作原理

5、:XHZ 型系列搅拌站具有六计量全自动微机控制系统,并全部采用重量法计量,使其生产的混凝土与实验室混凝土试块相当,达到同标号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操作人员依据施工方交底的混凝土配合比将六种物料数据输入计算机,同时编制配合比序号,生产时操作人员输入配合比序号及砂、石、含水率,经计算机计算修正数据并发出指令,控制砂石皮带机、水泥螺旋输送机、粉煤灰螺旋输送机、水泵、外加剂泵,将各种物料同时分别输入各计量秤,由各个秤的传感器将重量信号反馈给计量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落差修正。当某料物料达到设定值时,计算机发出指令使该项物料输送机械即刻停止动转达,直到六种物料全部计量完毕,

6、自动排入搅拌机进行拌合,同时开始进行搅拌计时。待各种物料排净后,各计量秤自动进入下一循环计量。当搅拌时间达到了设定值时,料门自动打开,排出混凝土,然后进入下一循环。4.4 工作流程输入施工配合比计算机砂计量水泥计量粉煤灰计量水计量外加剂计量石计量投料准备投料搅拌排混凝土5. 搅拌站施工准备5.1 技术准备认真审核图纸,核实拟建工程的坐标位置与建筑物总平面图上的规定是否相符,根据建筑物总平面图合理布置混凝土搅拌站的位置。根据工程施工安排和混凝土的数量做好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型,并熟悉搅拌机械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绘制搅拌站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库房、沉淀池、砂石料场地和实验室的位置。编制混凝

7、土搅拌站的施工方案,做好各级交底,统一思想,统一做法。5.2 施工现场准备根据施工平面图布置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临时用电,平整搅拌站场地和材料用地。5.3 材料准备搅拌站所用的材料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按计划准备材料。5.4 机械准备对搅拌机械进行全面考察,选择设备新的、性能好的、厂家信誉好的搅拌站。提前施工搅拌站基础,准备好搅拌站机械,随时做好安装准备。搅拌混凝土前安装完毕并对机械进行调试。6.搅拌站施工6.1 搅拌站放线设备:AL222 水准仪 1 台、TDJ2 经纬仪 1 台、50m 钢尺 1 把。所有使用的测量设备为经过校验合格的测量设备,并均在有效期内。搅拌站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和

8、本小区的总平面布置,定出搅拌站的平面位置,引出主轴线桩点并测设桩点。将0.00m 对应的标高点超测在东侧围墙上,作为施工时高程的控制依据。6.2 搅拌站场地处理本工程为条形基础和小型设备基坑,深度为0.5 米左右,施工时采用人工挖土。在挖土过程中, 测量人员随时对槽底标高进行控制抄测,以保证槽底的标高,如果超挖,用2:8 灰土夯填。因搅拌站要求地基承载力fa100Kpa ,所以基槽挖完后, 按要求进行钎探,对松散土质挖出后用2:8 灰土进行夯填。回填时采用2:8 灰土,回填土使用现场土过筛、拌制,拌制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回填用挖式打夯机夯实,每步夯打不少于3 遍,并取样做干容重试验。6.3 搅拌

9、站用房砌筑砌筑时砖采用 Mu10 红机砖, M5 水泥砂浆,水泥采用水泥,砂采用中砂。砖基础大放脚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砌筑法,竖缝要错开,大放脚砌到最后一层时,应以控制桩上引下轴线,以保证墙身的位置正确。砌筑时, 240 墙背手挂线,保证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横竖缝、平直度、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的应重砌。墙体转角、墙与构造柱交接处,沿墙高每500 放置 16 水平拉接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小于1 米。6.4 搅拌站钢筋施工钢筋工程半成品现场加工制作。钢筋进场后应提供材料合格证,并及时进行材料复试,合格后方可按施工图进行下料加工。绑扎柱基钢筋网, 先在基础垫层上弹出钢筋的位置线,并弹出柱的位置。钢筋

10、交叉点采用八字扣全部扎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柱箍筋的开口接头应相互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并用八字扣扎牢。绑扎板钢筋前,应将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划好柱筋、分布筋的间距。钢筋上下两层之间按梅花状安置钢筋马凳,其间距不得大于1米。柱、梁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600 梅花状布置, 基础底板用混凝土垫块 600 梅花状布置。6.5 搅拌站模板施工模板均采用 12 厚竹胶板, 50*100 木方做次龙骨, 100*100 木方做主龙骨。模板安装前认真检查,清理模板板面,按要求涂刷隔离剂。模板板缝用海绵条堵缝,保证拼缝严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两块模板板缝处及模板的阴阳角处必须盖一道木龙骨,以保证

11、模板板缝的刚度。模板拆除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同时提出拆模申请, 由技术部门审定认可后方可拆除。6.6 搅拌站混凝土施工因搅拌站所用混凝土量较小,故采用现场人工搅拌混凝土, 小推车进行运输。浇筑时采用 50 插入式振捣棒, 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 50cm 。每一振点要使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 表面泛出灰浆,不在下沉为准。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 昼夜。7. 搅拌站的各项技术质量管理措施7.1 管理机构搅拌站站长:蔺秀杰生产负责人:张书振材料负责人:蔺长民技术负责人:亢建恒砼砼管收质资试工工库料检料验长长员员员员员蔺黄张蔺陈黄高大丙占俊继慧德庆火国

12、立勇云良7.2 技术管理建立技术管理组织组长:蒋海云副组长:潘海军亢建恒组员:张双喜蔺长民蔺起乐张书辉高德良原材料管理水泥水泥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根据季节变化、施工部位和施工要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 级。水泥采用散装水泥,为保证水泥质量,要求进购中关村建设评审合格的大厂水泥,严禁使用小窑水泥。选定水泥厂家时必须对其资质、生产能力、质量情况进行考查,选择资质高的、设备先进、信誉好的厂家。水泥进场后,必须进行复试,以同一水泥厂、同品牌、同强度等及、同一出厂编号,散装水泥每 500t 为一验收批,每批取样一组(12kg ),复试合格以后方可使用。水泥进场采用专用运输车,直接泵入现场的特制贮仓。贮仓临近现场搅拌站设置。水泥贮存期不能过长,贮存期不得超过3 个月。砂、石砂采用中粗砂, 石子采用粒径在525mm 的优质石子。砂、石进场后按同一产地、 同一规格、每600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