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酶解液的制备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53KB
约2页
文档ID:481274636
酶解液的制备_第1页
1/2

酶解液的制备称取虾头,加水后煮沸,过滤除去虾壳等调整 固形物含量和pH 7. 0,按照2000 U/g添加中性蛋白酶, 55°C水解4h再调整pH6. 0,按照500U / g添加风味 酶,保温50 C,水解2h加热灭酶,过滤除去不溶 物,得蛋白水解液2. 3脱苦脱腥方法的比较以产品风味为指标,比较活性炭吸附、环糊精包 埋、酵母发酵三种方法对虾头酶解液脱苦脱腥的效果A) .活性炭吸附:量取50 mL酶解液置于1 50 mL 小锥形中,添加2%的活性炭,在50C下吸附60min, 离心过滤后进行感官评定B) .环糊精包埋:量取50 mL酶解液置于5个150 mL小锥形中,添加2%的B-CD,在55 C下吸附60 rain,离心过滤后进行感官评定C) .酵母粉发酵:量取50 mL酶解液置于5个]50 mL小锥形中,添加1. 0%的酵母粉,在37C下发酵 60 rain,沸水浴5 min后进行感官评定 从实验知,活性炭吸附法脱苦脱腥的效果与活性 炭的添加量正相关,当添加量达到4. 5%时,风味评价 值达到7分,但游离氨基酸的损失较大而p环糊精 包埋法脱苦脱腥的效果较好,当添加量在2%时风味评价的分值达到7. 5,但仍有腥苦味。

酵母发酵法是较新的脱苦脱腥方法,以脱苦脱腥效果好,有用成分损耗小而倍受关注脱除后水解液的风味值达到8以上,损耗小于O. 5%因此,本实验将对酵母发酵法进行进—步的研究2. 4酵母发酵法单因素实验2. 4. 1酵母添加量对脱苦脱腥的影响 分别添加0. 5%、 1. 0%、 1. 5%、 2. 0%、 2. 5%和3 %的酵母粉,在37C下发酵60vain,沸水浴5rain后 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适的酵母粉添加量酵母添加 量与感观评价分值的关系见图2添加量% 图2酵母添加量对脱苦脱腥效果的影响 由图2可见,酵母的添加量对脱苦脱腥的影响在 初期比较明显,当大于1%时变化较小,因此确定添 加量为l%2. 4. 2温度对脱腥脱苦效果的影响 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在20C,30C,40C, 50C,60C和70C 下发酵60 min,沸水浴5 rain后 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适的发酵温度发酵温度与感 观评价分值的关系见图3由图3可见,温度对脱苦脱腥的影响较大,温度 低时脱除效果较差,随着温度的升高,风味的分值增 加但大于40°C以后,变化有下降趋势因此,选 择发酵温度40 C2.4.3发酵时间对脱腥脱苦效果的影响 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发酵20 rain、40 rain、60 rain、80 rmn, 100 min和120 mil 1,沸水浴5 min 后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与 感观评价分值的关系实验结果见图4图4发酵时间对脱腥脱苦效果影响 由图4可见,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风味分值增 加,达到60 rrfin以后增加平缓,并于100 rrfin以后有 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发酵过度,将影响虾的风味,降 低风味质量因此,选择60 min2.5酵母法实验条件的优化 根据单因素实验的正交实验设计和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最佳发酵条件为A282C2即最佳 脱苦脱腥条件为:温度40C、酵母添加量1. 0%、 时间60 min验证实验脱苦脱腥后水解液苦味评分为 8. 5,腥味值为8. 42. 6酵母发酵法与环糊精包埋法联用 经发酵法脱苦脱腥处理后,水解液的苦腥味显著 降低,但仍可品出淡苦腥味因此,将采用联用方法, 强化脱苦脱腥效果取定量的水解液,先添加1. 0%的酵母粉,在40C 下恒温发酵作用60 min再添加2. 0%的pCD,在温 度60C包埋60min,沸水浴5rain离心分离后风味 评定值分别为:腥味9. 6,苦味9. 3 结果表明,酵母发酵法和环糊精包埋对虾头水解 蛋白液苦腥味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处理后所得的水 解液为澄清黄色的液体,基本上无苦腥味,并有愉快 的清香虾味。

3结论(1) 活性炭虽然能够脱去一定的苦腥味,但是氨基 酸损失较大,这将使产品的营养价值降低2) p环糊精作为脱腥脱苦剂时随着添加量的增 加可使苦味明显降低,但若添加量过大会产生异味, 且脱腥效果一般3) 酵母发酵法可很好地去除蛋白水解液的苦腥 味,且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发酵香味,但仍有淡苦腥味4) 采用酵母发酵法与争CD联合脱腥脱苦的方 法,处理后所得的水解液为澄清黄色的液体,基本上 无苦腥味,并有愉快的虾香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