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125752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总体目标21.5工作原则22.危险源分析23.应急保障33.1 组织机构、职责33.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33.3.相关人员职责33.4 应急抢险小组职责分工及联系电话44.应急响应54.1 应急响应细则54.2 应急响应处理65.警戒与治安76.人群疏散与安置87.医疗与卫生87.1 对于急救和诊断应注意以下事项87.2 诊断原则87.3 急救要点89.应急结束910.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改进措施9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段项目部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工作,防止和减少施工生产突发性事件可能造

2、成的人员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损失,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指挥部下发文件、集团公司有关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1.3适用范围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段范围管段内人身伤害预案。1.4总体目标以确保施工人身安全为核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排查、防治并举、超前预警、果断处置”为手段,以确保行车安全、确保施工人身安全、确保以运输秩序为核心,

3、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科学确定危险处所,努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杜绝突发事故造成行车及人身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建设施工安全持续稳定目标。1.5工作原则项目部在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协调一致、救人优先、反应迅速、救援有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危险源分析本项目的主要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如下:2.1 物体打击:高空作业,上、下交叉作业安全措施不当,安全设施不规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导致人身伤亡;2.2 机械伤害:因机械异常运行或使用不当导致人身伤亡;2.3 起重伤害:起重机械或起吊物体在运行或起吊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2.4 触电: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检修,电动

4、工器具的使用不当造成人身伤亡;2.5 火灾:电气设备、燃油系统、氢气系统、制粉系统、办公场所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烧、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温、辐射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2.6 灼烫:蒸汽、水等高温烫伤,酸、碱等化学物品及焊接作业等造成人员灼伤引起的人身伤亡;2.7 爆炸:氧气、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质爆燃(炸)造成人身伤亡;2.8 中毒:酸、碱、氨等有毒化学药品引起急性中毒及用餐、饮水等引起急性中毒,导致人身伤亡;2.9 车辆伤害:生产区域内厂内机动车辆或其它车辆造成伤害,导致人身伤亡。2.10 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坍塌、冒顶等导致人身伤亡。3.应急保障3.1 组织机构、职责项目部成立了应急

5、抢修“指挥领导小组”,由常务副经理、副经理、安质部、工程部、计划部、财务部、物资部、办公室、实验室、各工区主要人员组成。组 长:牛耀文 王步峰副 组 长:贺雷宁 李成杰 程光海 罗嗣学 穆常奔 廖兴全 组 员:贺海军 郑 舟 张宪林 周海强 王卫东 李晓攀 李 龙 王立东 陈 飞 樊庆飞 金 松 黄松贵 郑治安 崔松召 3.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执行;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是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的命令;向设备管理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

6、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工作经验教训。3.3.相关人员职责组长职责在遇到重大突发危害事件发生时,接到报警报告后,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往现场,向其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进行排险抢险、应急救援,并根据险情程度与应急小组的应急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副组长职责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本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情况。当指挥长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指挥长的一切职责。组员职责(1)接到通知后,立即与事发现场保持畅通的

7、联系,根据险情程度和需要与地方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如指挥长决定需要外部资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报告有关情况并派人到指定地点接车、接人、接物,引导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到事发现场。(2)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脱离事故危险区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医疗机构前来救护,在专业医疗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或者根据伤者人数及伤情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通知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务必使人身伤害降至最低程度。(3)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抓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进行人员搜救、疏散受灾人员、现场侦察和组织救灾抢险工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

8、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排险抢险、抢救物质财产,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4)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必须的物资材料、工器具、设备等,以确保抢救现场的需要。3.4 应急抢险小组职责分工及联系电话序号部门联系人职责分工联系电话1常务副经理牛耀文应急总负责、整体控制,组织指挥全线的应急救援及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工作2党工委书记王步峰应急行动组,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总工程师贺雷宁应急行动组,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安全总监李成杰疏散引导组,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工程部贺海军工程抢修组,负责制定应急措施的方案,配合设备管理部

9、门制定救援方案5安质部郑舟安全防护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6物资部罗嗣学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物资供应工作7财务部廖兴全资金保障组8计划部穆常奔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讯联络工作9对外协调部程光海外部协调组10实验室周海强救护组4.应急响应4.1 应急响应细则人身意外伤亡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物资设备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4.1.1 发生事故后现场首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抢救,将事故伤员送往事故现场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向上级汇报事故现场情况。4.1.2 所有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全部作业活动,在现场应急总指挥

10、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态的扩大。4.1.3 如伤者行动未因事故受到的限制,且伤较非常轻微,身体无明显不适,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的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4.1.4 如伤者行动受到限制,身体被挤、压、卡、夹住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现场进行封闭或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根据伤者的伤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4.1.5 如伤者伤口出血不止的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药品为伤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等),并及时用车将伤者送医院治疗。4.1

11、.6 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有多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4.1.7 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公司应急救援组到达。4.2 应急响应处理4.2.1 起因物、致害物明确,无发生群伤事故的可能,且不影响运行设备正常运行的事故,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倒杆塔、灼烫等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维护正常的生产运行,同时根据需要在事故现场设置隔离,并指派人员到现场进行巡视,防止运行设备受到影响。

12、抢修救援工作中根据事故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尽快控制起因物、致害物的状态,在尽量保护事故现场的前提下,使其恢复至无害状态;4.2.2 触电:抢险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如用木棒、绝缘杆等工具使受害人脱离带电体,同时在事故现场设置安全围栏,要保证安全距离,严防二次事故。同时要迅速切除故障点,根据实际需要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防止二次伤害;并正确隔离故障设备,保证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抢修救援工作中要根据现场实际,迅速处理故障设备,严防人身伤害再次发生;4.2.3 火灾:应急救援工作中要组织专业人员正确判断起火点及受伤人员的位置,及时切断与运行设备的联系,如果是在氢站、油区等有压力容器的部位发生火灾,要及时

13、隔离,严防引发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同时要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除利用现场设备外,要保证个体防护设施供给,采取可靠措施后实施救援,严防二次伤害。抢修救援工作中要迅速隔离故障设备,保证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要组织转移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运用隔离设施严防烧、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温、辐射等原因导致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必要时应及时请求周边地区的支援;4.2.4 压力容器爆炸:要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位置,及时切断与爆炸设备相连接的各种设备,在保证人身安全情况下进行可能的操作,并正确抢救受伤人员。救护过程中要做好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根据现场情况,组织转移

14、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运用隔离设施严防烧、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温、辐射等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4.2.5 中毒:组织专业人员迅速判断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质,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医务人员准确施救。救援工作中要保证救援人员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再实施救援,救援过程要设专人监护、指挥。4.2.6 灼烫伤:要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受伤程度,及时对伤员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方法:(1)用白酒冲洗伤口,只需要普通的白酒就可以(2050多度的白酒,不可用酒精),能够快速吸收烧烫伤处的余热;(2)如果没有酒,可以用纯净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3)再或者用凉开水冲洗降温。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酌情选择最便捷的方式。但是请切记:不能用生冷水冲洗或者浸泡伤口,否则会造成热毒内浸,引起肌肤溃烂,加重伤势,简单处理后看伤势情况立即送医院。5.警戒与治安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封闭或限制的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伤害,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6.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的准备,还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