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13KB
约1页
文档ID:481256798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_第1页
1/1

龙源期刊网 莫言《枯河》中的变异及叙事策略作者:陈小强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7期《枯河》是莫言以童年视角看取社会、人生、人性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 主人公小虎是一个身心不健全的孩子,经常受嘲弄、挨打,却有着高超的攀树技能在书记的 女儿小珍的怂恿下,小虎勇敢地爬上全村最高的白杨树为小珍折树杈,不料连同树杈摔落下 来,砸晕了小珍,这意外导致小虎被村支书、哥哥、母亲、父亲等人轮翻毒打,身心俱创于 是在挨打当晚,小虎便离家出走,悲惨地死在了村中的枯河里作家莫言有着不幸的童年,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不幸儿童的视角来表现生活中的悲剧, 《枯河》延续了这一创作特点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在语言、意象营造及叙事策略上却 显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意味语言的变异变异即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 方式[1]成功的变异能使作品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语言的变异在莫言的小说中相当常见,这一特点在《枯河》中也体现得极为鲜明如小说 中多次对月亮的描写:“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他摔倒在沙窝里时,月亮颤抖不止,把血水一样的微光淋在他赤裸的背上这时,他非常辛酸地仰望着夜空,月亮已经在正南方,而且褪尽了血色,变得明晃晃 的......”月亮本是静物,小说却用“水淋淋”、“血色”、“颤抖”等词来描写、修饰,这样的描写虽在 语符表层的搭配上不合常规,却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一则这些词自身带有鲜明的形象感, 使月亮不仅具有异常的颜色且富有动态感,把原本没有生命的、静态的月亮写活了,在文中起 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二则语符表层搭配上的不合常规打破了读者常规的阅读经验,造成一种陌 生化的效果,给人以新鲜感。

类似的,小说对周边环境其他事物的描写,也运用了大量的变异的语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