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124254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性分析】历年真题写作+自我批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题、写作、对照解析、重写复述、阅读后续归纳 2018年 物质决定精神分析:论点:不必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攻击提纲:1、 将物质与物质主义潮流混为一谈2、 精神生活 包括不限于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3、 大学生抽样调查不具有代表性,且数据不足以有说服力。正文:物质不会冲击精神吗?材料作者试图向我们证明物质生活不会对精神世界造成冲击。但是这些论证是否能够成立,是有待商榷的。首先,材料存在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晰的问题,作者提出“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但物质不等同于物质主义潮流,前者是具体的,而后者是抽象概念,因此,无法必然得出“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的结论。其

2、次,材料中对精神生活的界定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精神世界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公平、个人尊严,况且,就算精神世界受到了冲击,也很有可能仍然会保留对这二者的追求。最后,作者试图用一项抽样调查来支持自己的论证,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要求数据量达到一定标准,并且随机抽样,但本文调查对象数量未告知,并且,仅限于大学生,不能客观反映社会其他阶层的看法;况且,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9%在此处并不算一个可以直接忽略的数字,因此结论的得出不具有必然性。概括来说,题干材料的论证是难以被接受的。为了更好地支持自己的结论,作者应该提供更多有关物质生活对精神世界冲击

3、的证明。自我评析:463字1、 不必整句引用,引用关键词即可2、 所寻找的逻辑错误太少,没有抓到重点,思维盲点严重3、 正文写作结构为:先指出问题,画上句号,再加以分析复述:物质丰富会促进精神生活吗?材料中,作者试图证明(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物质生活的丰富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存在诸多问题(诸多不当),现分析如下:首先,“物质主义潮流”并不必然充实“精神世界”(段落第一句提出反驳对象,要尊重原文)(“物质主义潮流”未必不会造成“精神世界空虚”)。人类精神世界的满足要考虑许多其他的因素,即使一个人物质丰富,如果没有形成(培养出)兴趣,也不会(未必会)充实精神世界(“

4、也不会”过于绝对)。毕竟,物质丰富只是精神世界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然后(其次),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并不一定会注意到精神丰富(丰富改为“生活”,先注意到生活,才会丰富)。且不说,能否一直获得物质生活的满足,如果物质生活的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精力,那么很可能没有剩余精力去丰富精力世界(去注意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对应本段第一句所提出的反驳对象);况且,如果不能认识到精神世界丰富的重要性,也不会主动去提升。(即使维持物质生活不需要精力,如果没有意识到充盈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也一样不会注意到精神生活)(“即使”一词,对应前文提出的“如果物质生活的维持需要耗费”,表示让步,使得逻辑结构严谨,兼顾了需要精

5、力+不需要精力两种情况)其次,即使有(虽然只有)9%的大学生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但事实却未必如此。(第一句要斩钉截铁提出反驳的对象,并且画上句号)且不说大学生未涉足社会受到社会和工作的洗礼,对物质生活的感受不真切,是否能够代表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其想法也可能发生改变(大学生往往尚未取得足够的物质,其现阶段对物质的认识在未来有可能转变)。况且,如果大多数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物质丰富。(非此段落应涉及的点,可以发现此句话对反驳对象无反驳作用,放在此段显得混乱)最后,物质丰富如果没有用于追求精神生活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

6、提高不一定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一,对总论点形成反驳;第二,强调社会二字,不是少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如果社会将物质财富用于其他方面(人类精神世界以外的方面)(将“其他”具体化)上,如军事、武器,那么结果将会事与愿违(那么作者的希望就会落空);并不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发展。况且,如果社会的物质财富只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那么社会整体精神丰富又从何谈起呢?综上所述,该文章论证过程还存在归因不当(不当归因)等错误(其他谬误),因此“物质丰富会促进人类精神发展”的结论的成立还有待商榷。(结论是什么,要具体化写出来)本文学习总结:复述490字1、复述存在的问题有:段落错位,攻击组别混乱不堪;语

7、言不规范;机械复述,文章无逻辑链。2、要注意指出的应该是论证过程无效,而不是观点、做法对错。3、树立攻击的靶子,和自己的分析,要明确区分开。2017年 赏罚治理臣民分析:论点:只要利用好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提纲:1、人们并不必然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本性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然遵从,况且本性可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2、世上可能存在廉洁的人,只是数量比较少没有人发现而已;而廉政不仅需要防止以权谋私,更需要为民做事的官员,仅仅是阻止以权谋私是不够的。3、监察官制度并不一无是处。4、赏罚制度不是完美无缺的。正文:赏罚能治理好臣民吗?材料作者试图向我们证明“赏罚可以(就能)治理好臣民”的结论,但

8、行文中存在不少逻辑错误,结论难以使人信服。首先,作者认为“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这样的推理是难以必然成立的。就算人类这个物种的本性如此,也不能认为每个人都有这个特征,况且,本性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改变。其次,选拔官员很重要,仅靠防止“以权谋私”不一定可以完成廉政建设。不能假定人的本性好利恶害,便不把廉洁作为选拔的标准,假定不能作为论据;况且,廉政建设更重要的是作为官员必须为民发言、为民服务,否则官员的选拔又有什么意义呢?再次,监察官并不一定会和其他官吏“共谋私利”。论证过程中,作者假定了监察官和其他官吏的私利是不会发生冲突的,然而现实中并不总是这样;就算

9、作者的隐含假设成立,也有可能监察官履行职责的收益更高,所以监察官并不与官吏共谋。最后,赏罚制度的可行性还有待商榷。揭发的前提是知道官员以权谋私,并且有揭发的途径和能力,但民众并不一定能了解内幕;况且,如果揭发者与官员合作谋利的收益大于揭发所得,那么赏罚制度的实施将会更加困难,“最贪婪的人不敢以权谋私”的结论也过于绝对。综上所述,文章推理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赏罚即能治理民臣的结论还有待商榷。评析:1、498个字2、找到的逻辑错误有:(1)人的本性,可能会受到后天教育或环境的影响,(2)监察官和其他官员共谋私利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只能”过于绝对,更不应该据此来否定设置监察官的合理性(3)对

10、以权谋私的事实不一定了解,且有可能因为共同利益而有意隐瞒3、未找到的逻辑漏洞:(1)“好利”不一定是追求奖赏,也可能是追求其他利益,“恶害”也可能是逃避其他伤害而不逃避刑罚。(2)好利恶害不等于唯利是图而不顾礼义廉耻,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廉洁之士是存在的,不能由“好利恶害”推出“没有可能”找到廉洁之士。(3)即使罪恶行为无法藏身,但是如果不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者犯罪成本很低,那么是无法得到“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的结论4、自我认定:正文134段的论证是比较符合题目的,但第二自然段偏离重点。且xxx结论要打上引号更为醒目,解析中对某个字眼强调时,打上引号也更能一下子抓住重点。复述:只利用赏罚就

11、能治理好臣民吗?材料中作者试图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的结论,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错误(存在诸多不妥之处),(现)分析如下:首先,人的本性不“都”(不“都”,改为是)是好利恶害,有可能但由于后天教育或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由于的影响,人们未必“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即使本性与行为一致况且,“好利”有可能是追求其他利益而不是奖励(奖赏)(多使用文中出现的词,避免同义词替换),“恶害”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其他伤害而不避开处罚(刑罚)(多使用文中出现的词,避免同义词替换)。因此,由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难以必然推出“没有必要寻求廉洁之士”。其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廉

12、洁之士”的说法过于绝对,由于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世界上至少还是存在一些像杜甫、陶渊明这样或许本性好利恶害,却是不为私利的廉洁之士的,。所以(可见),不能由“人都是好利恶害的”难以推出“没有可能找到廉洁之士”,更不可能推出(更不能得出)(不要反复使用“推出”一词,可偶尔换成“得出”)“没有必要”寻找廉洁之士。再次,监察官即使追逐利益,但(让步,承认前提并寻求其他可能性)由于法律制度以及工作的约束,有的监察官并不必然(一定)(行文中已经出现多个必然)会以权谋私。就算没有约束(就算他们想要以权谋私)(贴近关键词!),如果监察官与其他官吏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那么他们也无法(“无法”一词过于绝对)共谋私利(

13、不一定存在的情况),。(句号)所以,得出“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最后,赏罚制度未必能有效促使臣民行使监督权,揭发的前提在于了解内幕(与范文中的攻击靶子不一样)(范文:如果臣民与官员有共同利益,反而很可能会选择隐瞒)。况且,如果没有有效的惩戒制度,或者犯错成本过低,那么罪行就可以“藏身”。因此,“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的说法(结论)过于绝对。综上所述,由于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上述材料中的论证存在诸多逻辑问题),如果想要得出“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的结论,就还需要更严谨的论证。总结:511字1、组合式攻击词语:即使、就算、况且2、质疑结论的词语:难以必然推出、更不能得出

14、、未免有失偏颇、过于绝对3、结语:所以、因此、可见3、句子写得不完整,省略太多,很可能会导致结构完整度不够。4、攻击对象尽量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不要使用自己想到的近义词。5、树立攻击靶子、段落结语,都用句号隔开。2016年 大学生就业并不难分析:结论: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攻击提纲:1、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由过剩变成了短缺,这还取决于劳动市场的需求情况,如果需求始终都小于供给,那么供给可能一直是过剩的2、我国的大学生未必是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由多个阶级的社会群体组成,大学生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就算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也不能必然得出“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结论。3、

15、整体素质不仅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同样地,适应能力也不仅仅取决于整体素质,还可能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的说法过于绝对。4、调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就业教育等措施仅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条件,采取上述措施可能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创业有可能会失败,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正文:大学生就业不难吗?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分析,试图得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的结论,但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现分析如下:首先,作者通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345万”的数据,得出我国劳动力由供应过剩变成短缺的结论是有些牵强的。因为,供应的状态由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共同

16、决定,如果需求在这两年间始终都小于供应,那么供应可能是一直处于过剩状态的。其次,我国的大学生未必是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由多个阶层的社会群体组成,大学生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劳动力紧缺而大学生过剩的情况完全可以存在;况且,空缺岗位未必和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对口。因此,难以必然得出“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结论。再次,由“教育程度高”得出“容易就业”的论证过程是有失偏颇的。整体素质不仅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同样地,适应能力也不仅仅取决于整体素质,还可能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可见,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的说法过于绝对。最后,采取材料上述措施可能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创业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