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一、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 配平Al + Fe3O4 → Fe + Al2O3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二、观察法 具体步骤: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 ==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 Fe2O3 + 3CO == 2Fe + 3CO2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 Fe3O4 + 4H2 三、单数两倍法 具体步骤: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即乘2;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四、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2H2 + O2 → CO2 + H2O 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2H2 + O2 → 2CO2 + H2O 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2H2 + 5/2O2 → 2CO2 + H2O 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4CO2 + 2H2O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 有氢看氢,无氢看氧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简介 一. 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¾®Al2O3+Fe 例1. 配平:Al+Fe3O4¾¾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可确定Fe3O4的系数为3,Al2O3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结果得8Al+3Fe3O4高温高温4Al2O3+9Fe 二. 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2例2. 配平:H2O2¾¾¾®H2O+O2 MnO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先把H2O的系数配成2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H2O2的系数为2,最后确定O2的系数为1 配平结果为2H2O2MnO22H2O+O2 三. 定一法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¾®CO2+H2O 例3. 配平:C2H5OH+O2¾¾解析:先设定C2H5OH的系数为1,再确定CO2的系数为2,H2O的系数为3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C2H5OH中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2的系数为3 配得结果为C2H5OH+3O2点燃点燃2CO2+2H2O 四. 代数法 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¾®K2MnO4+MnO2+O2 例4. 配平:KMnO4¾解析:可先假设KMnO4和K2MnO4前的配平系数分别为x和y,再由此配平MnO2和O2即得 DxKMnO4¾¾®yK2MnO4+(x-y) D① ① MnO2 + (x-y)O2 ②③ 一 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 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点燃点燃 (1) P + O2 P2O5 (2) C + O2 CO 点燃 点燃(3) Al + O2 Al2O3 (4) Fe + O2 Fe3O4 点燃(5) Mg + O2 MgO (6) H2O2 MnO2 H2O + O2↑ 通电点燃(7) H2O H2↑+ O2↑ (8) H2 + O2 H2O 2 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 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2) Mg + HCl — MgCl2 + H2↑ (3) (4) (5) (6) Fe2O3 + H2SO4 Fe2(SO4)3 + H2O Al + H2SO4 — Al2(SO4)3 + H2↑ 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 Al2(SO4)3 + NaOH — Na2SO4 + Al(OH)3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Al + CuSO4 — Al2(SO4)3 + Cu Zn + HCl — ZnCl2 + H2↑ Al2O3 + H2SO4 Al2(SO4)3 + H2O Fe2(SO4)3 + NaOH — Na2SO4 + Fe(OH)3 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 CH4 + O2 C + CO2 NH3 + O2 点燃3 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CO2 + H2O CO NO + H2O 高温催化剂高温(10) CO + Fe2O3 二 练习 Fe + CO2 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 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 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5 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6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7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 1 :1 B 2 :1 C 2 :32 D 4 : 32 8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9 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成 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____ _。
13 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点燃后,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试写出以上发生的两条化学方程式: ① ,② 14 简答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理论上生成物多一种元素,质量应比镁条重,但同学们实验后称量收集的氧化镁反而轻,原因是:___ ____ ___ ____ _。